古语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游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对于公摊面积来说也是一个道理,公摊面积小了不对,大了也不一定好,二手房购房者在看房选房的时候,怎样才能规避公摊面积带来的风险呢?
公摊面积不是越小越好
1、公摊面积并非越小越好。公摊面积大了会影响住宅面积,也会花更多的钱购房,但如果公摊面积过低,那么配套公共设施的规模将会被缩减,也会使居住品质受到影响。
2、楼层越高,公摊面积越大。因为楼层越高,则电梯、消防等公共设施越多,所以公摊面积越大,因此小高层的公摊比高层要少。
3、公共设施、走廊越多,公摊面积也越大。
公摊面积如何保障?
一般,高档小区的公摊面积相对更大,因为设施更加完备,但凡事都需要讲求一个度。二手房购买的时候,购买者应该详细了解到分摊面积及其具体数据。在我国新启用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有附件标明了“公共部位与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仅此是不够的,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如何获得房屋的实际公摊数据:
1、索取公摊数据;在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时,可以向出卖人要求出示有关计算公摊面积的数据,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等基本数据,也可以要求出卖人列明公摊公用建筑面积的具体项目以及各项目的面积,这样业主可以通过数据求出公摊面积,以明确自身的权益。
2、查阅有关资料;如果不怕麻烦,二手房收受人可以自己核查或者聘请律师向设计单位、规划单位、测绘部门等机构查阅所购房产的相关文件,比如终设计图纸或者终设计方案、终面积测量报告、各种数据的计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3、二手房买卖合同中明确约定公摊面积。《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有关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的条款,购房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的数字。在附件二“有关公共部分与公用房屋公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中,详细约定公摊的具体部位、面积大小。是有关共有建筑分摊部位变更的情况,约定得越详细,对购房者就越有利。如果二手房买卖双方发生纠纷,购房者就可以以合同约定来保障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