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像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多次精心修改,才能不断完善。多学习这些优秀的散文,有助于拓展自己的眼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关于经典的哲理散文推荐以供大家参考。
关于经典的哲理散文推荐篇一:人生如书,书写人生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条坦途顺到底,每个人都会遇到沟沟坎坎,只有想法跨越坎坷,才能走向自己的辉煌。人生之笔在每一个人的手中,既然已经选好了自己的笔,那就认真的去书写自己的人生吧!纵观古今,有多少人能书写自己的辉煌呢?
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人生历程中汲取的营养越来越多,我也开始成长,更有了人生感悟。从祖冲之到李时珍,从牛顿到达尔文,他们创造的辉煌成就,都因为有一颗自信的心。这些辉煌都是源于他们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所以,我们不要活在别人嘴里,不要活在别人眼里,而要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人生,就似攀登,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挫折坎坷,当登上山顶的那一刹那,就会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才能书写我们辉煌的人生。书,是炫彩人生中的阳光,是四季常青的智慧树;读书,则是一种充满期冀的栽种:植下一个人生的憧憬;植下一叶生命的寄托。人生是由自己来书写的,书写,我们需要一支笔。
人生如书,书写人生。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书的理解不尽相同。幼时读书,乍闻书之香,为的是识文断字,初识人之初,学之道。少时读书,遨游书之海,为的是博览群书,汲取知识,如带箭小荷,蓄势待发。初学时,我们用的是铅笔。错了可以擦。用铅笔其实并不好,特别是当我们对一切都充满学习的欲望时。铅笔教会了我们反悔、后悔。但是人生不是这样,人生是没有铅笔的,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保存,而且是不可删除的。所以,人生是不容反悔的,能做的是坦然面对。当岁月的手,牵引我走过孱弱的春,浮躁的夏,走进了成熟的秋。时间的风,抚去了年少时的轻狂,让我们知道生活已经容不得我再去挥霍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书引领着人们走出误区,步入辉煌。在喧嚣的都市里,让我们举一杯清茶,握一卷好书,不停地探索我们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旅程都像一本书一样,或喜或悲,或精彩或平淡,各有韵味。在生命之初,苏轼用他的才情与不羁征服了文坛,征服了整个王朝。他用毕生的经历书写了人生的壮丽诗篇,坎坷而悲壮,豪迈亦浪漫,高傲的你留下了一部无字胜有字的书。哥伦布出生于纺织工人家庭,热爱天文,地理,航海,4次乘船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一些国家,开辟了大西洋——美洲新航路。3次到达巴拿马、牙买加,并把黄金、珠宝、玉米等等带回欧洲。这不是正是出于他的自信,才创造出来的奇迹吗?如果他没有这颗坚定的信念,那么,也许就没有人会发现新大陆,没有人能开辟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路。他就是这样书写了自己辉煌的人生。
岁月的风,穿行在花草之间,和着浅浅的芬芳,最后消逝在幽谷之中,而世间的万物却在季节中不断的交替轮回。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流逝的日子在我脸上留下了它匆忙的足迹。当我们哇哇坠地时,我们便开始书写我们的人生清单,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清单上画上了一笔,那我们的清单要用什么来写呢?人在旅途,行色匆匆,蓦然回首,已迈入中年。往事幽幽,撇开旧时那些破碎的记忆,依然想用温暖的笔调,书写人生的秋季。富兰克林是第一个研究雷电的人,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出生在蜡烛店,仅上了二、三年的学,并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冒着生命危险,在大雨中放风筝,研究雷电,是避雷针的发明者。你看,他不是正因有一颗不倒的信念,才发明了避雷针吗?之所以他能这样,都源于他心中那不倒的信念一直促使着他去书写自己辉煌的人生。
人生没有终点,只有不同的驿站供我们歇栖,因为我想让生活改变,所以我要坚强书写人生!生活从来都是美好的,如果你感觉不到,只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去体验。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来自于风雨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曾记得哥伦布说过:“我夜以继日的工作,把自己全都献给航海事业,我明白为此孜孜不倦工作是值的。”富兰克林不也是这样吗?他为研究雷电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呀!因此,一个坚定的信念可以书写灿烂的人生。生命的最初都是一本空白的书,由我们去书写,每个人都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是用浓浓的墨汁点下一个个惊叹号,还是像水墨画一般云淡风轻,由我们自己选择。
在我们人生道路中,有太多的困惑,太多的挫折,但又有多少人能面对它,跨过它呢?有些人,因害怕失败而放弃,有些人,因没有自信而退缩,而往往成功的人都因他们有一颗成功的信念有一颗永不消沉的心。是呀,成功的背后往往都是因有一个坚定不倒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青少年朋友们,以后你们是国家的栋梁,肩负着国家给予我们的使命。你们想要成功,就需要更多的自信和更大的压力,这样才能书写你们自己辉煌的人生。
关于经典的哲理散文推荐篇二:面对困境
人生的路很少有坦途。有波折,有泥泞,有沟壑,有走着走着就没路了的绝望。如阮籍,嚎啕大哭之后又沿原路折返。无路的时候不多,多的是该转弯的路口。在网上看了一幅画,非常揪心无法选择。一个人抓住一个即将断裂的树杈悬在半空,一只毒蛇吐着殷红的芯子爬上树干向他游来,岸上一只老虎虎视眈眈的望着他,他脚下的河里两只鳄鱼正张着血盆大口等他坠落。我想世界没有如此倒霉的人吧,生存的希望如此的渺茫。求生的愿望让他死命的抓住树杈。是谁画的太有才了,竟然没有给挂在树上的人一线活下去的生机。连上帝都没有如此残忍。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还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人呀,有时候对自己的同胞太残忍了。我相信天,人会置于你死地,天不会。就像一个恶毒的兄长要把他的胞弟困在山洞里,但是一丝阳光给了他走出山洞的方向。人生有意外,也有惊喜。我们无法防范突如其来的意外,它像一把利刃悬在我们头上。我们也没有必要面对困境一蹶不振,梦死醉生,总有一束阳光不经意的打在脸上,总有一双手无形中给你力量,总有一句话冰释心房。学会感恩,学会善意的理解,学会宽容的对待是你走出困境的金钥匙。
有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环境,而是我们的心境。情感的挫折,婚姻的失败,事业的低谷,挚爱亲朋的离去都会让我们心灵蒙尘,欲摆不能。伤心我们会哭,难过我们会流泪,无论内心多么强大,谁也不会克制住这种情感的宣泄。只是内心修炼强大的人不会困在低糜的感情里走不出来,他会尽快的调整人生的方向盘,寻找一条光明的路。在风雨中奔跑,在阳光里微笑。做自己内心的主人,突破人生每一个困境!
关于经典的哲理散文推荐篇三:心灵与智慧
近段时间颇有江郎才尽之感。思维枯竭,文笔凋涸,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忍卒读。只好意阑心灰地停笔,去书中汲取营养,寻求灵感。
昨晚重读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心中颇有感触。突然回想许久以前读过哈维尔的几篇文章,心中不由想起这两位文学大师的一些往事。昆德拉是捷克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维尔是剧作家,也是东欧剧变后捷克第一位民选总统。他们曾是文坛的高山流水,但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军入侵捷克后,两人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哈维尔放弃了自己钟爱的文学,投身政治漩涡,几经牢狱之灾后终于在“铁幕”轰塌后登上政坛巅峰。昆德拉却拒绝了好友哈维尔力邀他在反对捷共的签名书上签名的要求,离开祖国继续文学事业,最终凭借嘲讽揭露“铁幕”黑暗面的小说登上文坛巅峰。众多的学者哲人在研究他们的著作文章中,说昆德拉是智者,哈维尔则是圣人。昆德拉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面对社会责任和人间苦难他看透了历史风烟,采取冷眼看人间的“游戏”态度,选择置身事外而抛弃了责任。哈维尔则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圣人,认为心灵比智慧更重要,承担比回避更重要,参与比置身事外更重要,所以他为维护心灵的责任而放弃自由,从而蠃得了人民的拥戴,也赢得了心灵的胜利。
对两位大师我没有资格去妄加评说。但这个话题却令我深思。作为人类精英的知识分子,相同的是他们都不会缺乏智慧和心灵深处的责任感,不同的是他们的选择。哈维尔和昆德拉的不同选择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古老而沉重的哈姆雷特式的命题:心灵还是智慧?
在这个功利至上的时代,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生存得更好是第二位的,除此之外别无所求。所以智慧成了我们唯一的武器。它象一架天平,能够称出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有无功利价值、有多大价值。我们只追求目的而无视心灵的是非曲直。在智慧面前心灵一钱不值。心灵是我们理想中飞翔的翅膀,这看似至圣至纯的翅膀不能带给我们任何有利于生存的价值。我们要它何用?所以我们毫不犹疑地接受昆德拉,接受“生命中能够承受之轻”。我们异常自觉地躲避哈维尔,躲避"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我们的社会充满智慧而匮缺道德,充满功利而匮缺责任,充满冷漠而匮缺关爱,充满尔虞我诈而匮缺社会良知。我们的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然而精神世界却极其贫瘠。我们的智慧丰富过剩而心灵家园却十分空虚。生存是我们的最高信仰,为了生存我们放弃所有的原则和所有的责任,只有到了汶川大地震这样惨烈的时刻才昙花一现地迸发我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这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是我们所有人---英雄除外---的丑陋和卑劣。
但愿有更多的人像谭千秋那样为心灵的责任选择奉献和牺牲,而不要像范跑跑那样为生存选择逃避还振振有辞地吹嘘卑劣。
心灵还是智慧,你选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