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雷的科学知识

夏季下雨天经常电闪雷鸣,但你知道雷电是如何产生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出来的雷的科学知识,欢迎阅读!!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雷的科学知识

什么是雷电?

当天空乌云密布,雷雨云迅猛发展时,突然一道夺目的闪光划破长空,接着传来震耳欲聋的巨响,这就是闪电和打雷,亦称为雷电。雷属于大气声学现象,是大气中小区域强烈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形成的声波,而闪电则是大气中发生的火花放电现象。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它们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差很大,因此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光每秒能走30公里,而声音只能走340米。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看到闪电起到听到雷声止,这一段时间的长短,来计算闪电发生处离开我们的距离。假如闪电在西北方,隔10秒听到了雷声,说明这块雷雨距离我们约有3400米远。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雷电产生于积雨云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一部分云团带正电荷,另一部分云团带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KV至几百KV),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日常生活中雷雨天气的注意事项

1. 远离开阔的地方(旷野、露天停车场、运动场等)、山脊、山顶、孤立建筑物,不在避雷针及其引下线、有外漏金属物的地方(比如电话亭、路灯下等)停留,不在屋顶停留,不在大树和岗亭下避雨;

2. 寻找合适的避雷场所,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较深的山洞、但勿触及洞壁并要并拢双脚;如实在找不到以上地点,可选择低矮、茂密的树林、双脚并拢下蹲,穿好雨衣;

3. 在野外不打伞,关闭手机、小灵通及其它无线通信工具,不宜手持固定电话话筒通话,不使用电饭煲等带有金属的器具;

4. 雷雨时,如果感到头发竖起时应立即双脚合并、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在室内躲雨时,不应依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墙壁站立,宜保持一定距离,雷雨天气上下车时,不宜一脚在地、一脚在车,双脚同时离地或离车是最佳方法;

5. 在室内关闭电视、电脑等,拔掉电源线,并且拔掉电脑网线甚至集线器、modern等的插线电源;

6. 尽量不打手机电话;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关闭手机,因电话线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

7. 关闭门窗,以防球形闪电和球雷侵入等。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雷击时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不宜使用淋浴器;

8. 不在水面或者水陆交界处作业;不骑自行车摩托车等。

9. 不要站在电灯泡下,不要冲凉洗澡。

10. 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缘作用。

11. 闪电打雷时,不要接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电线变压电器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28361/662219188.html

更多阅读

说说你身边的科学知识 身边的科学知识大全

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很平常的现象,其实都是蕴含着科学道理的。比如夏天要穿颜色浅的衣服是因为浅色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比深色要少。你们还知道身边的哪些科学知识呢,都来说说吧!

身边的艺术作文450字 我们身边的科学作文450字

我们身边的科学作文450字今天晚上妈妈给我煮鸡蛋吃,我看到妈妈把鸡蛋从锅里拿出来放在凉水里浸泡一会儿才开始剥皮,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把鸡蛋放在凉水里泡了一会才拿出来吃啊,是要把它凉一凉吗?”妈妈说:“不是,是因为把热鸡蛋放在凉水里

科学小知识手抄报 科技手抄报之身边科学小知识

科技手抄报之身边科学小知识 :科学世界科技正一点一点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走进科学的世界。手抄报的主要内容:初识月食、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的起源、太阳脸上的小斑点、镭的母亲、月球神秘闪光。科技手抄报之身边科学小知识 :爱科

声明:《身边的科学小知识 雷的科学知识》为网友分手假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