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答案及解析

新课程实施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和考查不断被关注。要想快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的。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古诗文阅读理解:###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含答案),希望能借此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答案及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①

(元)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注】 ①这首诗作于元顺帝元年寒食日祭扫祖墓时。作者的先祖虞允文曾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大破金兵,暂时稳定了南宋局面,但最终宋朝还是灭亡了。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江山信美非吾土”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是如何理解诗中“啼鹃”这一意象的?请结合末句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阅读理解: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含答案解析)

8.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联系注释里面的写作背景和诗歌的前两句即可归纳出作者流露出的情感。这首诗的首句与其它诗歌不同,开篇作者即直接入题,把感情寓于其中,赏析这首诗歌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答案:这首诗表面上是教育子侄们不要忘记祖宗故土,表现了殷切的思乡之情,但字里行间又处处婉曲地流露出兴亡之感。(2分)“江山信美非吾土”,面对大好河山,作者突然意识到这已不再是宋朝的天下,亡国之隐痛顿时涌上心头。首句直扣诗歌的主旨,增强了全诗的悲壮色彩。(3分)

9.解析:本题考查对意象的鉴赏能力。“啼鹃”这一意象,要结合自己以往学过的知识来加以理解。诗歌的最后一句,一语双关,既有字面意义,也有深层次的亡国之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整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案:啼鹃,相传为古代蜀主望帝之魂所化,啼声甚悲,往往用来寄托国家的兴亡。(2分)这首诗末句语意双关,明写暮春杜鹃哀啼使人难过,暗中寄托了国家兴亡的悲戚。语意含蓄,隐晦曲折而又感情深沉。(4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27661/170212071.html

更多阅读

寒食诗词集锦 经典诗词名句集锦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注释】  1、

《寒食帖》 周毅书法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内容】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赏析】: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中情深的诗人。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

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日意义

节日意义寒食节从春秋起,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

寒食节手抄报:寒食节日活动

  节日活动  1、禁烟冷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

声明:《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答案及解析》为网友龙吟威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