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具有道德教化,能力培养,文化传承及创新等多种功能,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教育教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篇一
《教育教学的相关论述》摘要:为实现新时期独立学院为社会培养“专、精、尖”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理工类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必须具备对知识的综合和“升华”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理工科;教师素质;自学能力;综合和“升华”能力;动手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及人才市场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渴求,高等院校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办学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不容忽视的方面军,独立 学院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承担的高等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已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独立学院要发展,一定要创立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办学目标定位在为社会培养“专、精、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要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力求办成各级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目前供独立学院使用的教材种类繁多,除了教育部推荐的规划教材以外,还有各出版社及各地各校自编的各类教材,专业门类繁多,层次深浅不一。有的涵盖面相当大,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有的内容较深,甚至涉及到某些边缘学科;有的系实践性课程或新兴学科,要求授课者自身必须具备相当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这些教材的出现,是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的标志,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些新教材的出现,无疑给教学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给别人“传道”、“授业”、“解惑”,则自己首先要“身正”之外,还必须“业精”,否则只能是“己所未学(不欲),无(勿)施于人”了(此处系套用成语)。
下面仅就上述理工类教材对教师的要求,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教学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
要能够胜任上述理工类教材的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因为上述教材所涉及的知识面是十分广阔的,往往是数、理、化、天文、地理、生物、气象、计算机等“无所不沾”,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提出了“广博”的要求。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旧教育体制的制约下,所学专业分类十分明确,分工十分细致,也正是这种“专业分工”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使他们在新教材面前往往无所适从。
面临新世纪已经来临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五彩缤纷。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各类知识互相交织,新的尖端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使我们大有目不暇接之感。“哪得渠水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授业者” 的教师,仅满足于原来的“一桶水”、“两桶水”那是根本无济于事的,必须始终保持“有源之活水”;如果不及时地充实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上岗中将无插足之地。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大学问家或知识渊博的学者,但至少必须做到在牢固掌握本门学科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对相关学科有足够的了解。要注意,这里的“相关”范围应该足够广,教电类课程的要懂点机械,教建筑的也要懂点电子,教理工的不但要了解数学、化学,也要了解地理、历史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有关内容;所有的理工科教师都应该掌握适度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特别是后者,因为已经全面展开的各级各类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师的继续教育“都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即便是自己十分熟悉的本门学科,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其知识更新的高速度也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因此,具有广博的知识是理工科教师的必备条件。
二、教学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应从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战略高度,认识自身职业的特点,积极抓好在职进修,努力获取新知,自觉地不断地进行自我知识更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和提高自学能力,要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手段,进修相关专业的有关课程,特别是一些新兴学科;要充分利用教学工作之余的闲暇,查资料、做索引、利用网络、定时观看教育电视台的教学节目甚或科普知识等等,要象海绵吸水似的“贪婪”地汲取一切有用的新知识,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油”,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获得新世纪合格教师的资格证。
三、教学者必须具备较好的知识综合能力和“升华”能力
教师在掌握了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资料后,还必须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提炼和“升华”,适当地反映到自己所教的课程体系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知识综合能力。要对各类知识的衔接点、融汇处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例证随手拈来,数据脱口而出”,进而上升到既“严谨有序”又“挥洒自如”的境界。
四、教学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又是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的,始终摆脱不了普通教育的影子:注重理论,轻视技能。作为独立学院这一崭新的办学形式,有望能从旧的思维柜架中脱离出来,走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创新之路。应该清醒地看到,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定位要科学而准确,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不能搞成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作为从事理工科教学的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自己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不但要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电教设备和教学仪器,更重要的是必须对实验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设计、制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讲授某些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时不至于捉襟见肘。可以预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对动手能力要求更高的课程设置必将不断出现,作为理工科教学工作者必须“未雨绸缪”,事先磨练好我们的双手。可以这样说,对于教师,“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矣。
作为独立学院或者高职院校的理工科教师,要具备上述能力,说到底,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素质。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没有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没有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职业荣誉感,就不可能含辛茹苦地“科海拾贝”,也不可能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知,更不可能心甘情愿地“为人灯烛”。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篇二
《浅谈理论教育教学》
摘要:众所周知,职工培训教学中加强 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已得到了大家的共识,但在职工培训中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能脱离理论教学,应把二者融为一体。
关键词:理论教学 技能培养
一、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二者的含义
1、理论教学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是指对事物属性与 联系的认识。从一般意义上讲,知识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 文化素质,是技能形成的准备和基础。通过学习,知识转化为体验( 经验)而形成技能。因此,在职工培训过程中学习书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专业知识是指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知识。确定专业知识范围最重要的标准:一是岗位必备;二是可以接受。具体地说,就是要帮助培养对象掌握那些做好岗位 工作所必备的,并符合自身基础和学习条件的知识。
2、技能培养
技能培养指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活动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技能培养仅为动做(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动做技能是指在完成一项 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动做,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合起来,并顺利地进行。如操作设备,拆装阀门等;心智技能主要指借助于内部 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如记忆、想象和思维等。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模块式技能培养(MES)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利于教师 组织教学,能系统地传授给学员完整的知识,给学员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端:
(1)它以知识作为教师的教学重点,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2)它忽视了学员的主体作用及个性 发展,过分追求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3)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以现有教材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以课堂教学形式居多,难以克服传统教材多年不变以及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致使教学严重滞后于生产实践,因此必须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MES(模块式技能培养)的学习和研讨,我们发现通过建立模块教学模式,能够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讲练一体化,在教学上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突破:
(1)解决长期以来理论教学偏多,技能训练偏少,实习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2)注重实际需要,建立起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内容实践性这个中心环节;
(3)模块式教材打破了固有的学科体系,理论知识根据实际需要融化在模块中,是以技能类学习单元为一体组成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以技能训练场地作为课堂,以学员为中心,充分发挥学员的为主体作用,按技能形成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新突破;
(5)模块教学在实施后,可以及时评估反馈,这种评估与反馈教师围绕企业岗位劳动者的需要展开的,保证了学以致用。
因此,强化实践教学,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是培养学员技能的重要途径。
三、需解决的问题
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工培训学校教师资源大体分为三个渠道:一是普通院校分配的毕业生,这部分人员由于他们缺少与专业一线生产实际接触了解的机会,对本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 应用情况知之甚少,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力不从心,尤其难以解答学员的实际问题与困惑,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二是由普通院校调转来的教师。这部分人员由于长期进行普通院校的教学,他们在教学中往往是擅长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出不足和薄弱。另外由于对学员的学习特点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他们往往不能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对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难以应付,所以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三是基层一线抽调上来的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对弥补以上两部分教师的实践教学不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这部分人员未经过专业的正规师范训练,教学基本功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擅长操作,而对其原理的应用则缺乏符合教学规律的讲授,使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上三种情形都不适合职工教育,因此必须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所谓“双师型”,一方面是指教师不仅要有本科、专科学历证书,还要有相关技术等级、 职业证书,即不仅仅是个合格的教师,同时也是合格的工程师、 经济师等等。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就内部结构而言,应根据教师个体的具体情况,缺啥补啥,就教师队伍的外部结构来说,应依靠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优秀人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以弥补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中的基础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学教师比例失调的问题。同时,这些来自一线的兼职教师也会将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动态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在设置专业、设计课程结构时,更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关键。
2、教学内容以应用为主,教学方法要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职工培训还未有一套适合成人特点的权威性的教材,因此各校在选择教材时,或组织本校教师编写讲义、教材,或借鉴使用糍普通院校高职教材。组织本校教师编写讲义、教材,可充分考虑到本校专业特点、软硬件条件和学员的接受能力,但各教师力量有限,教师编写教材的能力参差有别,很难整体上保证教材编写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在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还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照搬照抄普通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抑制了成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职工培训中,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主,教学方法要适应成人学员学习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以应用为主旨,体现能力本位的思想,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在教材编写上,充分考虑成人的学习特点,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空洞无物,理论脱离实际。要以必要的实验材料和详实的案例分析,充实教学内容,满足成人学员立足本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调动发挥成人学员生活阅历丰富,实践经验多的优势,把以课堂为中心,教师单向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变成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结合,以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与企业联合,创建稳定的实践基地
实践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实习条件,职工培训应根据培训工种、培训任务、培训目标的不同,设置一定数量的实习项目,配备性能比较先进的、种类比较齐全的、数量充足的实习设备和模具进行模拟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单纯靠学校本身建设一个封闭的校内实践教学场所,是很难满足职工培训教学需要的。因此,必须同企业、厂矿、集团联姻,使其成为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坚强后盾和稳定基地,从根本上解决不能按职工培训要求组织实习和实践教学问题。
4、改革考核模式,注重实际操作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员的考核方式多是测验和 考试,这就容易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看似各门全优的学员,到了实际工作岗位上却又无所适从。正是为了消除这一弊端,职工培训教学应注重学员的实际表现与操作水平的高低,并以此作为对学员的成绩鉴定标准。由于成人学员的理解能力往往优于其记忆,卷面成绩可能不尽人意,但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可能很出色,因此,对职 工学员的鉴定应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将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客观地反映学员的实际水平。
总之,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所以,作为职工培训工作者,只有把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企业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