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者用法与关系
对的形式有两种:
只对不错2种: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既对又错2种:(即首句最后一个字平声字,首句入韵,五言为变格,七言为正格)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粘的情况是相粘必相错!比较简单。
粘的上句是上一联的下句,只有2种情况:(最后一字为平声字)
1平平-仄仄-平
2仄仄-仄-平平
由于第一个双步音必须平仄相同(重音在第二个字,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否则叫失粘)所以用粘后:(最后一字为仄声字)
1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用粘后)
2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用粘后)
注意:为防止前后两句相同,第一个双步音相同后(用粘)接下来的两个音步平仄相调(音节不变(既用错)例如: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自己分析下)
总结即对又错和相粘相错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
上句末字如果入韵(既平声字)下句不管是对还是粘,必须相错!
所以绝句的格式无非就是对——粘——对!懂了就很简单了!
讲完规律我举一首绝句的开头,然后通过对-粘-对写出整首诗的平仄形式。
仄仄-平平-仄(首句)
平平-仄仄-平(一二句只对)
平平-平-仄仄(二三句相粘记住:相粘必相错)
仄仄-仄-平平(三四句又对)
与其相对应的诗: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首句)
黄河入海流。(一二句只对)
欲穷千里目,(二三句相粘记住:相粘必相错)
更上一层楼。(三四句又对)
再举一例(左边平仄形式,右边相对应的诗)《微雨早燕》
仄仄-仄-平平(首句) 轻烟细雨霏,(首句)
平平-仄仄-平(一二句既对又错) 不见久相违。(一二句既对又错)
平平-平-仄仄(三四句相粘又相错) 谁与知春早,(三四句相粘又相错)
仄仄-仄-平平(三四句只对) 无痕飞燕归。(三四句只对)
还有另外两种形式我就不说了,这两种懂了,另外两种???你懂的!
好了,转个话题,顺便讲下古绝,好作区分
古绝是古体诗的一种,和近体诗的绝句(律绝)有一定区别,在唐诗中有很多是古体诗。
在一首绝句中,我们可以通过古绝的特征(也是古体诗的特征)来区分:
1. 古绝(古体诗)可以押平韵,也可以押仄韵。(近体诗只能押平韵)
2. 允许失对失粘。(主要在偶数字上,近体诗不许)
3. 诗句的后三字(即三字脚)允许平平平,仄仄仄,(近体诗不许叫三平尾,三仄尾,犯禁忌)
注:4.古体诗(绝句外)的句数没有定数,多句的话中间没有强求用对偶。
举例说下: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此诗押平韵,但为古绝(属古体诗)。“疑是地上霜”句为“平仄仄仄平”不是律句(前面讲的四种形式)。上句“光”是平生字,下句应相错,失粘。不愧是诗仙,果然走浪漫主义路线。一般人看不出来啊?????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很明显,先不管平仄,此诗押仄声韵,属古绝(古体诗)老孟实在多了,大家都看出来了,哈哈???
好了,回头讲七言绝句:五言为基,扩为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