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那么精神分裂症有什么引起的原因呢?现在就由小编来跟你讲一讲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引起原因吧!
精神分裂症的引起原因
一、遗传
这个是精神分裂症较为常见的一个病发因素,如果家庭中有精神疾病的病史,那么血缘越亲,病发的机率也会越大。
二、外部环境压力的影响
现在的人尤其是在青年在社会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对事业生活上的要求更高,一旦自己的目标实现不了,就会造成拼命工作没有成就感和日常生活就没有愉悦感,时间长了就会在精神上积劳成疾,引发病症。
三、性格问题
性格偏激,固执,做事敏感多疑,喜欢嫉妒或责备别人,易躁易怒,情绪不定,时好时坏,常跟别人发生摩擦,口角。在工作和生 活中,自以为是,以自已为中心,不听别人意见,这类人更加的容易在遇到事情不如意的时候更加的容易出现精神分裂。
四、性格引起的
性格是很重要的诱发因素,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多为性格孤僻、胆小、多疑、遇事犹豫、好思考、拘谨、兴趣贫乏类型的人,这类人更加的容易出现有时情绪非常高涨,对人特别热情,有时兴趣和热情均烟消云散,只有冷漠、乏味和孤独而导致病情发生。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1.情感障碍型
最主要的是情感淡漠与情感不协调或情感倒错。情感冷漠是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内心不能产生适当的情感反应,就象失去或枯干了感情的泉池一样,但与木僵抑郁症或痴呆的精神病人还有区别,因为后者呈反应迟钝或困难,但内心仍有情感。情感不协调或不适切是指病人对周围的情感反应不恰当,不通情达理或怪异,最突出的可称情感倒错。
2.联想障碍型
也是该病最基本的症状,表现为联想阻隔或中断,联想散漫,缺乏逻辑联系,思维不连贯,破裂与语词杂拌,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与思维具体化,内向性或孤独思维,语词新作,思维被剥夺,思维插入等。
3.偏执型
多起病于30岁以后。主要表现为比较固定的妄想,往往伴有幻听。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明显。这类病人较少出现显著的人格改变和衰退,但幻觉妄想症状长期保留。
4.青春型
多于青春期起病,起病急,进展快,以情感改变为突出表现,情感肤浅幼稚,使人感觉傻气,扮鬼脸,恶作剧,言语内容不连贯,难以理解,行为不可预测,没有目的。这类病人即使没有精神科知识的人也很容易识别,因为他们的言语行为都很乱,很明显的不正常,与他们无法有效沟通。
5.单纯型
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早期多表现为失眠,工作效率下降,主观感觉疲劳,逐渐发展到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与人交往,生活懒散,即使对亲人也缺乏感情。对普通人来说这类病人是最难识别的,特别是初期,往往被误认为只是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来往,或不求上进,所以经常是得病很多年以后才来求诊。
6.紧张型
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表现,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或主动性顺从与违拗。这类病人可能完全没有运动和语言,不动,不食,不语,甚至不去大小便,对别人的刺激没有反应。有时又突然语言动作增多,但是没有动机和目的性,让人难以理解。
7.孤独症型
亦称“自闭症”。其特征是将自己自闭于一脱离现实的小天地中,表现孤独退缩,不与人接触来往,冷漠而不通人情,或者生活疏懒,无所事事,终日呆坐,沉溺于白日梦状态。
精神分裂症的家庭调养方法
1、家属要为病人保管好药物,防止病人受精神症状支配而一次吞服大量药物而发生意外。每次服药时,家属都要督促,检查病人的服药情况,保证病人服药到肚。
2、注意观察药物的治疗效作用,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精神症状有着相对的选择性,不同的药物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疗效也有很大的差异。
3、要了解常用抗精神药物的一般常识,抗精神病药物大致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利培酮、奎的平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相对来说副作用小,服药物的耐受性和依性好,对阴性症状有效,并且能改认知功能,但价格比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贵。
4、家庭治疗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出院时一定要按出院时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地帮助病人服药,再定期门诊复查。另外,精神科药物治疗技术性很强,每加减一片药物都是依据病人情变化而决定的。家属决不能认为患者目前病情已好或担心服药后有副作用而自行停药。
5、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在医院复查:①病情波动:家属要密切注意病情复发的征兆,最先出现的失眠,注意力为集中、发呆,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阻止病情复发。②病人出现较重的药物副人作用时,如急性肌张力障碍导致患者眼睛上翻,口颈歪斜,严重的导致吞咽困难而出现意外。③发现病人身上出了皮疹。及时送到医院复查。④病人出现家属弄不明白的问题,也应尽快到医院复诊。
6、随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抗精神病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氯丙嗪、奋乃静等药物常可引起手脚震颤、动作为灵活反应(锥体外系反应)。这种情况未必停药,只需向医生报告,医生检查后合并使用药物就可以解除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