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市场中,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场景:
曾经咬牙买房的人,发现还贷其实也没那么难;而前些年在房价“低迷”的时候买房的人,发现房子价格已经增长了不少。那些一直在看房却从未出手的人,发现自己能够买得起的面积越来越小,地段也越来越偏,后决定出手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到自己能够接受的房子了。
房地产市场不断上演着“傻瓜经济学”,那些对房地产行情缺乏了解的人敢于果断买房,对行情比较了解的人反而一直在犹豫。前者买房赌性颇大,而后者希望寻找到楼市真正的底部却很难触及。
买房是不是完全不需要了解行情呢?当然不是。不了解行情,不知道怎么选房,不会选择付款方式也会让自己损失不少。就当下的楼市来说,真正需要的是成熟的买房观,摆脱焦虑的买房观。
真正成熟的买房观,即使不能让你立刻让你拥有一套房子,但至少不会让你那么焦虑,买房不会再随波逐流。
错过了好机会,没必要懊恼
喜欢拿过去的行情来数落自己,是当下很多购房者心态。之前的房价比较低,但房价一直在涨,你选择了观望,现在入手成本又太高。
其实抱怨过去并没有作用,指望房价回到2014年,甚至2010年的水平也不现实。在同一时间点,房价总是跑赢工资收入,即使房价微跌,房价和工资收入的差距也非常大。就房价收入比而言,国际公认3-6比较合理,但中国大部分热门城市房价收入比早已超过这个指标。如果房价收入比从30跌倒20,甚至跌倒10,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就工薪族而言,存款似乎总是赶不上首付。
你也许不会想到原来卖不出去的房子现在变成了天价房,买房没必要过度纠结这种事,人们的视野总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况且时机好的时候,你也不一定有钱呢!
房地产市场仍然由卖方控制
2016年的房地产仍然由卖方控制,虽然有些开发商营销方式不对路,但不改这一局面。1-10月,很多开发商选择延迟开盘,购房者参与认购后迟迟无法买到房子,资金被套又错失其他楼盘的认购机会。
销售环节也出现了各种奇葩现象:有的随便开价,有的索要各种费用,有的开发商干脆直接暗示你去假离婚。好不容易等到开盘了后,给你较短时间选房,如果排在后面,好户型是甭想了。
这些乱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供不应求,以至于开发商可以“大展拳脚”。作为购房者,我们能怎么办呢?除了忍,恐怕没有别的办法。虽然我们正在加大供地,但在热门城市,特别是北上深这种城市,新房市场仍难言供需平衡。作为购房者,要有这个心理准备,想买房要多认购一些楼盘。
还要不要买房?
看了一年的房子,也参与认购了好几个项目,结果全部没有摇上号,房价就这样涨上去了,未来还要坚持买房吗?
城市的原居民不用管这话题,你没得选,必须买。外地户籍需要想清楚这一点:你要不要买房?想要在一座城市扎根下去,买房几乎是必须的,我们的租房体系非常不完善,而且我们的传统观念还难以接受一直租房过日子,即使你愿意,你未来的对象也愿意吗?
随着土地供给的增加和地王潮的褪去,房地产总体上是向着理性的方向发展的。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
担心成为接盘侠怎么办?
说到了接盘侠,就得说投资买房,有很多人因为房价偏高,寄希望于房价下跌后再买房,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投机心理。就以往的经验来看,真正抄底成功的人寥寥,反而因为等待房价下跌错过上车机会的比比皆是。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他面对的是一个整体,他不可能因为一部分人买不起房子就降价出售,除非是问题房或者位置不好的房子。
房价的波动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短周期的波动已经出现了好几次,近两次的高点在2011年8月和2014年4月。长周期仍未出现所谓的“高点”。
对于楼市来说,长短周期都很有用。短周期可以让你买得从容一点,不用被开发商的营销手段忽悠,上半年涨得挺猛,但十一过后这种猛涨势头已经结束,而长周期决定了你要不要买。
一个城市的房子是否值得买,关键看这个城市的经济活力如何,是否能够持续吸引人口和资本。说白了,大家对这个城市还有没有信心,如果是肯定的,那么大趋势就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