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第一批的80后集体“奔三”,他们能做到三十而立吗?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80后应从什么开始自立。
孔夫子说“三十而立”,指的是30岁的人应当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承担所应该担负的责任,面对一切困难。这意味着人到三十就应该成家立业、安身立命,并且在心智上也要相应成熟起来。
80后中的很多人已经结婚生子,开始供房、供车、养老人,已经有了不少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在工作中也能够独当一面。步入30岁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挥霍了,因为时不我待,他们的角色已从过去的独生子女脱离出来,各种社会角色的自觉意识促使他们加紧脚步。
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最具有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的阶段,许多80后都在努力进取,自觉地担负起家庭和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来解答三十而立的这道命题。
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一阶段的80后都面临着人生活中迫切需要消耗金钱的阶段,他们虽多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却也赚钱不易,诸多现实问题必须解决,要真正地做到“立”,80后必须学会理财。
目前的80后在管理财富方面存在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不管自己收入多少,月月光的情况普遍存在;二,无论是否即将迈入三十而立的阶段,80后们一直热衷于休闲娱乐,是现今中国消费主体力量三甲之一;三,无论是否成家,80后们的持家理财意识都较为薄弱,偏重于“开源”,忽视“节流”,存在不少理财误区。当然,这些都与80后成长和生活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第一点,80后中的独生子女深受长辈们的疼爱,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很少让他们接触家庭理财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即便看到父母省钱记账也很难有所感悟。父母的省钱在他们眼里变成了抠门和小家子气,他们不赞同老一辈人勤俭度日的保守生活态度,不懂得量入为出,更不会科学地打理自己的钱财。
第二点,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认为让孩子从小接触钱,会使他们的思想受到铜臭气的熏染,不利于他们修身养性、研究学问。这就导致很多80后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认为在金钱上“斤斤计较”是不入流、不高雅的行为。
第三,步入社会后,不少80后因为娇生惯养而养成了盲目攀比的消费习惯,不会控制消费欲望,严重缺乏理财意识。
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肤浅的生活态度阻碍了80后正确理财观的形成。
但有一类80后不存有如上所述的缺点,他们是惹人喜爱的“麦兜族”。
麦兜是一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能过着简单快乐生活的小猪,麦兜如此平凡却令无数人羡慕。“麦兜族”80后就是现实生活中麦兜们,他们大多出身贫寒,具备坚强的意志力,为了在大城市获得一席之地,甘愿每天默默奋斗,从不怨天尤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其中以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外来打工的年轻80后居多。他们很早就认清了自己的定位,不愿做“啃老族”,能吃苦、愿节俭,希望将来能回报父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家立业。
“麦兜族”与“月光族”有着鲜明的对比。“麦兜族”独立自主、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没有父母的人脉关系,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工作以后就不再向家里索要生活费,他们独自在大城市里奋斗,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钦佩。
那么“麦兜族”就不存在理财弱点了吗?不尽然。绝大多数“麦兜族”事业心都很强,无不希望出人头地,初入职场的那几年生活十分艰辛,可仅仅依靠节省是实现不了科学理财的。由于生活工作压力比其他的80后更大,他们需要及时为自己做好保障,还应当制定详细的理财计划,且要兼顾自己的事业规划。其实这也是所有的80后在理财时需要认清的一个问题。
无论今后是创业还是跳槽,80后都应当先审视清楚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职业走向,给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理财。因为理财最终是要为自身的整体发展服务的,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财富积累是对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最有益的,这个目标需要你自己来定。“钱当然是越多越好”的理想过于空泛,你若只是这样想,也许永远都不能理好财。
缺乏理财和投资经验的80后,在决心理财时不应给自己设立过高的门槛。第一个理财目标应该小一点,将时间设立在一到两年之内为好,比如计划为自己添置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架数码相机。这是因为80后目前在收入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大约两到三年就会步入一个阶段性的转折点,根据不同阶段的收入特点来实施理财,更加实际也更有效果。当第一个理财目标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订立难度高一点的第二个目标,比如计划在三到五年内赚得房子的首付。
积累财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80后理财投资切忌急功近利。只将目光锁定在投资项目或“一夜暴富”的愿望上是极不实际的。此外,若是对理财结果抱有过高期望,那么理财将变成为自己的负担。我们应该将理财的目光放长远一点,每天坚持才有可能达成目标,否则无论是短期理财还是长期理财都有可能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