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速读预习语文做表填空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语文的预习似乎很难.总是粗略阅读一下课文了事.怎样才能全面、完整地完成预习工作呢?

现在的功课都越来越难,越来越深。不事先预习,贸然去听课.效果不会太好,成绩也难以提高。可是不少同学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预习,大不了是粗粗翻翻课本了事。为此,江苏省一些重点学校的教师颇费苦心地创立了“图表填空预习法”。

所谓“图表填空预习法”,就是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图表。然后同学们根据图表的要求去预习课文,并认真填空。如此.同学们只要像平常做题一样即可全面、完整地完成预习工作.使预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现以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散文”为例,予以具体说明:

根据课文内容,可制作如下预习图表: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课文预习一览表

分析/ 课文 绘景 叙情 联想 主题 备注

《荷塘月色》

《绿》

《灯》

《蒲公英》

《故乡的榕树》

散文的特点

依照此表要求预习课文后,填写如下。说明两点:一是文字当然不要求与下表相同.意思不错即可。二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即写于“备注”一栏.在下表中一概从略。

分析/课文 绘景 叙情 联想 主题 备注

《荷塘

月色》

(1927年)

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那和谐、

宁馨的境界

不满现实的淡淡哀愁.而又

幻想超脱以至得来片刻的消

遥的喜悦 眼前荷花一采莲一西洲曲→不流水的影子一多水的南方一思乡之情.又与现实对照一复杂的心绪 在大革命前夕追求宁静的生活.表

达作家的理想

与愿望

《绿》

(1924年)

以梅雨瀑

布衬托梅

雨潭的绿

自然美景给人欢悦轻松的感受.蓬勃向上的情怀

眼前绿色与北京什刹海淡淡绿杨、杭州虎跑寺碧草绿叶及西湖、秦淮河明暗不同的渡影作个性化对比.领略丽山秀水

对美的追示

《灯》

黑夜中的灯(实写)黑暗中的“灯” (虚写)

从黑夜灯光给人指路得到启发,要做施惠的“灯”,寓指追求光明的信念 眼前的灯一风雪夜中因灯指路—灯塔与长夜孤灯→点灯的人→灯是不灭的 追求光明与希望

分析/课文 绘景 叙情 联想 主题 备注

《蒲公英》

对和平与战争环境中蒲公英殊异命运的描写

不同心境下蒲公英在作者心目中地位变化.使人思考其

原因 由蒲公英联想到“孩子似的儿子”的命运.与孩童时吹蒲公英的情趣相映照 憎恶战争.追求和平生活

《故乡的

榕树》

家乡和异地榕树的不同特征的描写

回忆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引起浓烈悠长的思乡之情 眼前自己的孩子在榕树下嬉戏联想到故乡的榕树及有关的传说与故事 思念故乡呼唤亲人

散文的特点

虚实结合.描绘形象而有哲理的艺术境界.使景物成为作家主观情感的载体 借景抒情.依物

思情.情感附于景物并通过它来表现

联想丰富.虚实相生.意蕴丰美.联想是散文做到情景交融的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 从景与情的交织中提炼艺术主题

“图表填空预习法”是一种值得称道的预习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对于学习不太自觉、不太细致的同学来说,“图表填空预习法填不好表的。

第二.对于学习比较自觉、比较细致的同学来说, “图表填空预习法”又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只要认真按照表中的

要求去做.不用担心哪些地方预习到了,哪些地方没预习到,更不用考虑该去预习什么,不用去预习什么。

如上所述.此法对于学习较自觉和学习不自觉的同学都适用。但在具体使用时对这两类同学应有所区别:

对于学习不太自觉的同学来说,一定要加上“检查”这一环节.否则指望他们自己去按时按量地依图表进行预习是有困难的。

对于学习比较自觉的同学来说,在检查或抽查几次之后应放手让这些同学自己去做。一般来讲,这类同学依图表要求找出课文中的特点、难点、重点并不困难。所以应逐步引导他们把时间花在“备注”上,即多想想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换句话讲.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利用此法是要强制他们弄清课文讲的“是什么”。而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利用此法是要引导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

至于图表设计。并不困难。当然开始时最好还是由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设计。以后逐步参照老师的范例和课后作业自己设计.这也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下面试举二例:

例一,现代文预习表:

课 题 字 词 佳 句

生字 形近字 多音字 生词 成语

分段段意

中心思想

写作特点

例二。古文预习表:

课 题 字 特 殊 重 要

生字 异读字 通假字 活用字 句 式 虚 词

分段段意

中心思想

写作特点

点评

“图表填空预习法”只要付诸实践.就应该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对于那些不太会预习语文的同学来说.此法无疑是一帖良方。

自己“备课"预习课文“上课时我常想.要是我能自己‘备课’.不就和老师一样了吗?这是不是异想天开呢?”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 “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正是遵循这一思路,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特级教师潘凤湘老师决定:不仅自己要备好课,而且应教会学生自己去“备课”。这位1955年即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师深有体会地谈到: “最重要的是把读书方法交给学生,教会学生读书。” 潘凤湘老师的这套方法.可以用“一次多篇法”和“自己‘备课’法”这两个具体方法来概括。

翻阅过统编中学语文教材的人大概都注意到了,统编中学语文教材每一册大致都分成若干单元,每一单元则收若干篇相同类型的文章(比如都是记叙文,或都是散文,等等),最后总结此类文章的特点。是一篇一篇按部就班地讲下去,还是有重点地讲一篇,其他几篇让同学们仿照老师的讲授去自学。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做法、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潘凤湘老师选择的是后一种做法:每组课文精讲一篇,略讲一两篇.其余各篇由大家自学,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梳理.这样学一篇,带一串。精讲的这篇一定要讲透。讲一篇课文约需10课时,差不多两周的样子。潘凤湘老师解释说:“有人说这样做太慢。我认为,从读一篇课文来看,进度确实太慢.然而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初中毕业就能具有读书能力,拿到文章会分析,并能写一手较规范的字。实际上是形慢实快。”

那么.自学的几篇,又是怎么个“自学”法呢?实际上,就是教师把自己备课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同学们依葫芦画瓢.自己去tt备课”。具体说,就是要求同学们自己去查字典、词典,先扫清文字障碍;然后再多方查找资料,弄清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最终完成包括“读书体会”一类“教案”的作业。

下面以统编教材中《王戎识李》一文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王戎识李》一课选自《世说新语》,原文不长: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因为老师在此前已精讲过类似的文章,故而这篇文章就要求大家自学。下面我们看看一位名叫吴英的14岁女同学,是怎样自己“备课”的。

这个女孩子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做了以下几步工作:

第一步.查找生字、难词。吴英同学查找了下列字、词:

1)诸:众,许多的意思。

2)尝:曾经的意思。

3)折:压弯的意思。

4)竞走:争先恐后地朝前跑去。

5)人:过路人。

6)之:代词,指王戎。

7)信然:果然如此的意思。

第二步.查找资料,弄清作者及时代背景等问题(此处从略)。

第三步,归纳段落大意。吴英同学把《王戎识李》一文分成四层:

第一层.简介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背景。

第二层.写王戎和他的伙伴们看见李树多子时的不同表现。

第三层.写王戎不与诸小儿竞走取李的原因。

第四层.写王戎推理的正确性。

第四步。归纳中心思想。吴英同学归纳的本文中心思想是:记叙了小儿王戎识李的故事,表现了他遇事不盲从,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第五步。在以上各步的基础上,写一篇小文章,逐段逐节进行分析.夹叙夹议进行讲解。实际上是一篇小“教案”。

下面是吴英同学所写的“教案”:

《王戎识李》浅析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代表作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书中不少故事,如“周处除三害”、 “祢衡击鼓骂曹”、 “温峤娶妇”、“望梅止渴”、“曹植七步成诗”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 “新亭对泣”、 “谢女咏雪”、 “管宁割席”、 “子猷访戴”等,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全书语言精炼,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梁刘孝标为作注释。后代仿《世说》者极多,在我国古小说中自成一体, 《王戎识李》一文就是摘自此书。

王戎是《王戎识李》中的主要人物,西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字溶仲,好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惠帝时,累官尚书、司徒,贪吝好货,广收八方园田,积钱无数。每自执牙筹,昼夜计算,为时人所讥。《王戎识李》这篇文章共分四层。

第一层是“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诸”:众,许多的意思。 “尝”:是曾经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王戎识李”这件事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生的.王戎并非事先就知道旁的李子是苦的。 “七岁”:是指王戎当时的年龄。当时.年仅七岁的王戎就能正确地对事物进行严谨的推理.真不愧为名副其实的神童,作者明确地指出王戎当时的年龄.是为了突出“年龄小”,为下文打下伏笔。作者在这一层简介了人物和事情发展的背景。

第二层是“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多子折枝”,形容李子多得压弯了李树的树枝。 “多子”,可引申为无人采摘的意思。 “竞走”,争先恐后地朝前跑去。作者在此形象地描绘出儿童嘴馋的特点——争着摘李子吃.但对于同样属于儿童的王戎来说.他却没有去争着摘李子吃,他为什么不去摘呢?是因为他不爱吃那红得发紫的李子,还是因为他的妈妈不允许他随便在外面吃李子?于是.作者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这层是写王戎和他的伙伴们看见李树多子时的不同表现。现在,让我们带着作者特意留下的不解之谜,继续阅读第三层。

“人问之,答日: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之”:指王戎。 “人”指过路的人。我想这个过路人一定是个大人,为什么呢?因为前面我们分析了小儿嘴馋,如果他见别人摘李子吃,他必定也会跑去采摘。所以,我认为这个过路人一定是个大人。这个大人对“诸儿竞走取李,唯戎不动”这件事疑惑不解。连大人都没有想到那李子是苦的,而他却想到了,由此反衬出了王戎的智慧。这一层是写王戎不与诸小儿竞走取李的原因。阅读了这一层,作者设置的不解之谜就迎刃而解了。他不去摘李子,是因为他认为李子是苦的。为什么他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结论来自于严谨的推理.王戎的推理过程是:李树在道旁,既然果实累累,且均已成熟,为什么无人采摘呢?原因一定是因为李子是苦的.苦李子谁愿吃呢?如果是甜李子,早就会被人摘光了.怎么还会有他们的份呢?因此,他认为“此必苦李”.王戎的这种推理方法属于演绎推理中的直言三段论.他从“树在道旁而多子”这个已知的一般原理。得出关于“此必苦李”的特殊结论。在此,文章省略了大前提.即李树在道旁多子,成熟而无人采摘,必苦李。小前提是:这里的李树生长在道旁且果实已经成熟却无人采摘;于是,王戎由此得出了结论: “此必苦李。”

第四层是“取之,信然。” “之”:指树上的李子。“信然”:果然之意。摘下李子一尝,果然如王戎的推理,是苦李。这层是写证实王戎推理的正确性。

《王戎识李》这篇文章是以记叙文为体裁,记叙了小儿王戎识李的故事,表现了他遇事不盲从,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王戎识李》这篇文言记叙文语言精炼、简洁.通俗易懂且辞意隽永,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王戎的智慧。全文一共49个字,却把“王戎识李,,这件事写得生动、感人。

王戎的推理虽还严谨,但我认为还是有不足之处。儿童玩耍一般爱找没有人的地方去尽情地玩耍.因此,倘若王戎和他的小伙伴们看见的李树是长在人迹稀少的道旁,由于没有被别人发现,即使李子像蜂蜜一样甜,也不会被人采摘。所以,王戎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判断,那么他的结论就不一定正确。因此.我认为作者应当把“树在道旁’’改为“树在大道旁”才妥当些。

《王戎识李》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例如:有一位同学做了一道题,他的做法和结果都是对的,但当他看见一位学习成绩比他好的同学的答案与他不一样时,他也不管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就立即照葫芦画瓢地把答案抄下来,这是不对的。他不应该盲目地随大流,应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这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很有益的。

至此,《王戎识李》一课就自学完了。

看了这位初中女生自己备的课,你做何感想呢?你是不是觉得.这才真正是“主动学习”呢?由学习的客体向学习的主体的转变。对我国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在上了大学以后才开始的。本书的编者就在大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发现一些高考分数很高、学习也很用功的学生能力不行。开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心想这些学生也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考上来的,如今又如此用功,似乎不应这么差。后来才明白:这些学生之所以能力稍差.是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学习的客体向学习的主体的转变过程中。在中小学时。学生只会被动地学习,词语老师给查过了。段落老师给划好了,中心老师给归纳了……;上了大学,却要求学生迅速学会主动学习.词语得自己去查,中心得自己去想……,难免有些不适应。如果把这个转变过程往前放.比如像潘凤湘老师这样.放在初中阶段,让学生从一上中学时.便懂得学问是喂不出来的.只有靠自己去找。那才真可谓是“三生有幸”。

诚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 “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自己“备课法”.就是这样一种“能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好方法。

这一学习方法.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老师详解一篇,自己自学其余。那么“举一”在这里就十分关键了。如果这个“一”举不好.那么学生的“三”自然也反不好。所以要想真正掌握这一学习方法.首先应在“举一”上下功夫。如果家长本人具备这个水平.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做示范当然好:如果家长本人不具备这个水平。那么只好把希望放在寻求“名师”上.为了这个目的.花点钱请个家教。倒是值得的。

开始自学时,不要一下子就追求十全十美.这是整个学习方法的改变,应允许有一个过程。像前面吴英同学所写的“教案”,前几段多少还有点转抄的痕迹,也没有多大关系。抄就抄一点吧,关键看方法是否真正掌握了。

点评

一旦方法真正掌握了,预习任何课文都不会感到困难了。

学好语文的高招

先说积累。湖北省潜江市张金中学薛红梅、李本晟老师.曾以初中文言文中所包括的成语为例,示范大家如何积累。两位老师说,按课本顺序,各册教材中文言文课文中所包含的成语计有:

七年级(上)

《童趣》

1.明察秋毫——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4.怡然称快——为之怡然称快.

5.夏蚊成雷——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论语)十则》

6.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lO.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死而后已——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日: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山市》

13.历历在目——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塞翁失马》

14.塞翁失马

《龟虽寿》

15.老骥伏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浣溪沙》

16.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7.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七年级(下)

《木兰诗》

18.扑朔迷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9.吴下阿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

20.刮目相待——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夸父逐日》

21.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八年级(上)

《桃花源记》

22.世外桃源

23.豁然开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4.怡然自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5.与世隔绝——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6.无人问津——后遂无问津者。

《大道之行也》

27.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8.夜不出户——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长歌行》

29.少壮不努办,老大徒伤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八年级(下)

《五柳先生传》

30.不求甚解——好读书,不求甚解。

《小石潭记》

31.犬牙交错——其岸势犬牙差互。

《岳阳楼记》

32.百废俱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33.气象万千——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4.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满井游记》

35.飞沙走石——作则飞沙走砾。

36.汗流浃背——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流出背。

九年级(上)

《陈涉世家》

37.鸿鹄之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9.披坚执锐——将军身被坚执锐。

《隆中对》

39.如鱼得水—_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出师表》

40.三顾茅庐——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1.妄自菲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九年级(下)

《(孟子)二章》

4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

44.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曹刿论战》

45.一鼓作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6.再衰三竭——再而衰,三而竭。

47.辙乱旗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48.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愚公移山》

平时学习时把这些成语都抄录下来,就成了一笔宝贵积累了:一是再考这些成语,不会为难;二是这些成语运用自如了.又可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说总结。如果说积累只要肯下功夫就行的话,那么总结除了肯下笨功.还得有一点巧劲。知道去总结什么,知道怎么去总结。

河北省正定中学蔡强老师指出,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几乎均为人物传记类,文中有着大量涉及人物官职的词语。这些词语今天一般不用了,几成“死文字”.同学们很生疏,而命题者偏偏爱在这些字眼下点上个点。让你解释.以至丢分不少。为此,我们完全应该对此类词语加以总结:

一、表示授予、提升官职的词语

①征: “征,召也。”(《说文》)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征引” (征召引用)、“征令”(征召及施令)、“征吏”(召用佐吏)、“征车” (古代征召贤达使用的车子)、 “征守” (谓天子征召守国的诸侯)等。例如:

王使来征聘。——《左传•宣公九年》

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②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荐本” (官吏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奏本)、“荐辟”(举荐)、“荐书”(推荐信)、“荐士”(推荐有才德的人); “举孝廉” (荐举孝子和廉洁之士)、“举保”(推荐,举荐)、“举主” (古时推举贤者做官或参加考试,被荐者称荐者为举主)等。例如: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孟子.万章上》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左传.襄公三年》

③拜:授予官职(任命)或接受官职(上任)。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拜石” (拜受俸禄)、 “拜邑” (拜受邑宰)、“拜将封侯”(命为大将,封为列侯)等。例如:

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语有“迁于乔木’’ (比喻升官)、 “迁除” (指官吏的升调委派)、“迁乔’’(官吏由低职升到高职位)、“迁封”(加封爵位)、‘‘迁官”(晋升官爵)等。例如:

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另外.“迁’’有时候也作“贬谪;降职”、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左迁”(降职)、“迁斥”(贬斥、放逐),“迁臣,, (指贬斥远地的官吏)、“迁削”(谪降削职)等。

②转:迁官转任。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转除” (升官)、“转任’’(转换所任职务)、“转补”(迁调官职, 以补缺额)等。例如: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世说新语•方正》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 ——《晋书》

③调:调动、选拔或提拔官史。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调补,,(调动填补官职空缺)、“调派”(分派)、“调拨”(调遣分派)等。例如:

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汉书》

婿竞不调。——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④徒:调动官职:贬谪。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徙放,, (流放)、“徙逐” (放逐)、 “徙废” (贬谪废弃)、“徙锢,,(贬谪禁锢)、“徙边”(将犯流放边境服劳役)等。 武帝即位.徙为内史。——《史记•酷吏列传》 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徙之汶山。——《三国志》

⑤补:补充缺职。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 “补官” (补授官职)等。例如:

选补众职。——《后汉书》

⑥改:改任官职。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改授”(另行授予官职)、“改除”(另行授官)等。例如: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道改南吏部右侍郎。——《明史•海瑞传》

四、表示兼职或代理官职的词语

①署: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署印”(代理官职)、“署任” (暂摄原任)、“署缺”(本官出缺,由他官暂代其职)、 “署事”(官员任职。以一年为期的叫署事;代理管事)、“署院”(代理抚台)等。例如:

署南平教谕。——《明史•海瑞传》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范晔

《后汉书.范雎传》

②权:唐以来的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权官” (指代理之官)、 “权署” (暂时代理或充任某官职)等。例如:

韩愈吏部权京兆。——清•鼓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积官至监察御使,兼权殿中侍御史。——《宋史•李纲传》

③领:兼任。例如: ,

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五、其他

如“知”、 “主”、 “行”等词语不表示官职的变动.但常常与官职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最后说说做表格。高才生都是做表格的“专家”。请看以下两表:

表一.初高中古诗文表。

把初高中古诗词基本篇目,按篇名、作者及时代、出处及命名方式、体裁、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背诵篇段等条目以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如:

篇目 作者及时代 出处及书命名方式 体裁 相应知识 名言警句

成语典故 应背篇、段

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王勃 初唐 《王子安诗集》

以字命名 五律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唐 《全唐诗》 七绝

凉州词 王之焕 唐 《唐宋诗举要》

秋浦歌

望天门山 李白 唐 《李太白全集》

以字命名 五律

七绝

春夜喜雨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唐 《杜工部集》

以官职命名 五律

七绝

江南春绝句 杜牧 晚唐 《唐宋诗举要》 七绝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白氏长庆集》

唐穆宗的年号 七律

卖炭翁 白居易 唐 《白氏长庆集》

唐穆宗的年号 新乐府

琵琶行 白居易 唐 同上 同上

忆江南 白居易 唐 同上 词小令

渔歌子 张志和 唐 《唐宋诸贤绝妙诗选》 小令

雨淋铃.寒蝉 柳永 北宋 《全宋词》 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北宋 《东坡乐府》

以号命名 词

扬州慢 姜夔 南宋 《全宋词》 词

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南宋 《稼轩长短句》以号命名 词

表二,鲁迅作品比较表。

鲁迅作品是语文课本中选录最多的。可按文体、出处、写作时间等项列表归类,形成纵横比较。如下表所示:(说明:*的是自读课文)

作品题目 文体 出处 写作时间

1《孔乙己》 小说 1919年3月

2《药》 小说 1919年4月

3《阿Q正传》 小说 20年代初

4《一件小事》 小说 《呐喊》 1920年7月

5《故乡》 小说 1921年1月

6《社戏》 小说 1922.10

7《祝福》 小说 《彷徨》 1924_2

8*《鲁迅自传》 记叙 《集外集》 1925.5

9《藤野先生》 记叙 《朝花夕拾》 1926.10

1O《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记叙 同上 1926.9

11《纪念刘和珍君》 记叙 《华盖集续编》 1926.4

12*《范爱农》 记叙 《朝花夕拾》 1926.12

13《为了忘却的纪念》 议论 《南腔北调集》 1933.2

14《呐喊》自序 议论 《呐喊》 1922.12

15《论雷峰塔的倒掉》 议论 《坟》 1924.10

16《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议论 《坟》 1926.1

17《文学和出汗》 议论 《而已集》 1927.12

18《友邦惊诧论》 议论 《二心集》 1931.

19《答北斗杂志社问》 议论 《二心集》 193L12

20《拿来主义》 议论 《且介亭杂文二集》 1934.6

21《中人国失掉自信力了吗》 议论 《且介亭杂文》 1934.9

22《人生识字胡涂始》 议论 《且介亭杂文集》 1935.5

点评

高才生之所以成不了高分生,就因为缺了积累的功夫,少了总结的程序和做表的归纳。如果看书又多,写作又强;平时注意积累,课后善于总结,那么语文怎么会不得高分呢?

背出好成绩

人都说历史、地理要背的东西多.其实语文要背的东西一点不比历史、地理 少,而且更分散、细小。

毕业于湖北黄冈中学的盛中华,高考时语文考了135分.是该地区的语文状元,现在是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她的学习方法就是一个字:背。她说:其实我的方法一点也不特别,就是两句话吧:

“书山有路背为径,学海无涯考作舟”。或许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的方法有点不合时宜,可是我个人认为这种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学习方法在今天也并不过时。我们知道,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基础的基础,其中大量的基本知识点要想牢固地掌握.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反复的记忆。书山有路, “背”也应该是一条捷径;学海无涯, “考”亦可以作一叶扁舟。我认为能力和分数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高分未必低能,高分高能的学生大有人在;反过来,低分未必高能,低分低能者也确实存在。 “背为径,考作舟”只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也不能完全说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背不等于死记硬背。考也不能说完全是为了应试。所以我个人认为: “背为径,考作舟”不应该成为高分低能的理由。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打基础,要从最基础的字、词学起,这些最基本的音、形、义就是要通过背来掌握;还有像一些优美的文章、古诗词也要需要背诵。考作舟只是强调考试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为了单纯的考试而去考试。我们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考试时有哪一个问题答不出来。对这个问题印象就会很深刻。如果记住它下次就不会再出同样的错误。以考促学.仅仅把考试作为一种学习方法,而不要过多地注意分数.这样的态度或许要好一些。平时做模拟题的时候也要像考试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做完以后认真对答案.

查找自己遗漏的知识点,不懂就问,这样有目的的学习提高很快。

语文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它的各个部分都是有联系的。字词的基础比较好.对阅读就会有帮助,阅读又是提高写作的必要途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要扎实的基础做支撑。如果连基础的字义、词义都搞不懂,又怎么谈得上能力的提高呢?当然。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还是靠多读多练。多读.不仅要读课本中的作品。更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多练。就是要把自己的阅读和平时生活中的感悟及时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盛中华同学说。要背.首先就要能吃苦。她说,她所在的黄冈中学有一句“名言”.就是“苦吾苦,以及人之苦;累吾累,以及人之累”.当时学校的老师也是“练人不厌,考人不倦”。她说高中的学习是相当艰苦的,不过却对一个人一生都影响巨大.如果这个阶段基础打好的话,对其一生都会有帮助。比如她当时对文言文阅读下了一番功夫,对一些基本的文言句式做了归纳总结.现在还受益匪浅。至于会不会产生厌倦心理.她觉得主要和大家的学习态度有关.如果你不把它当成负担.而是把它当作人生的一个必然阶段,当作前进的惟一途径.相信就不会厌倦。

要背.还要有好的心态。有良好的心态,学习就不会感到枯燥.就不会产生厌倦心理.学习起来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考试时同样要有良好的心态,把平时的考试当高考一样重视.认真对待每一个小题。这样不仅可以检查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起到促进学习的目的,而且也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高考时要像平时一样放松,相信自己。

首都师范大学毛志成教授.也坚决主张中文系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想从事文学创作、成为写作大家的人,一定要背一点东西。他写道:说个底线吧:假如你是中文系的大学生,又果真打算此生能够起码地做到以文谋职、谋生、谋业,不是混日子.背下一点书总是应该的吧。当年鲁迅在与施蛰存论战时。曾大大地反对过青年学生读《文选》,乃至赌气劝说青少年“最好少读甚而不读中国书”,我看那话有一大半是气话.或是另有它意。在实际上,单就《文选》而论,我看就实在不乏应该读一些、背一些文章作品.当然指的是有志搞文的人。宋时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曾引用过某些文人的讥讽之言: “文选烂,秀才半。”然而《文选》作为一种文学选本,平心而论是应当给予某些肯定的。全书从七八百年中精选129名作家作者的700余篇诗文辞赋,供读者赏读,实在不无价值。作为眼下的中文系大学生、研究生,求学时间为好几年。只要求你抽出一点时间粗识129位作家的大体文绩.粗览700余篇作品的概貌,只依据你的需要背诵多少不等的若干篇,少则十几篇,多则几十篇,应当说是不过分的。即使不是大学生、博士生,只是喜欢搞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作者、作家,这要求似也不为奢。

除了背《文选》,还不妨可以背背《古文观止》。毛志成教授写道:说到《古文观止》,我实在有一点佩服。这部书,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编者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书中从周代至明末,选文222篇,分为12卷。内容、体裁、形式、风格各异,堪称异彩纷呈.五光十色。上下卷,其中的上卷大都是文献、史料的汇编,先后选了《左战》34则, 《国语》ll则, 《公

羊传》、 《谷梁传》计5则, 《礼记》6则, 《战国策》14则.秦文l则,楚辞2则,史记14则,西汉文12则,东汉文2则.三国文2则。我大都只要求粗览,部分精读,可背诵的总计不足10余则。但在下卷里,则另有要求。

所收入的作家中限在两三篇以下的作品,基本上要做到背诵。对那些收篇较多的,如韩愈24则,柳宗元1l则,欧阳修13则,苏轼17则,至少要做到各自背诵四篇以上,且能牢记。

大学生、研究生都要背,中学生就更应背了。

点评

无论对于何种学习.背诵永远都是一个很有必要且很有效的手段。语文的学习更是离不开背诵,背的东西越多,积累得越多,才能得到好的成绩。

把语文变成强项的秘诀

语文是弱项.怎么办?

杨大伟,毕业于甘肃省环县一中,2001年高考失利,复读一年后。以595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他之所以能转败为胜.语文这一门为他出了不小的力,而语文原本是他的弱项。

他写道:

我在高中的时候不喜欢语文,这也是我当初相对薄弱的科目。高考,我是败在语文,成也在语文。第一年我高考失败,固然与心态、情绪等因素有关,但不能否认.是语文拉了我的后腿。此后,我一直苦苦寻找一种方法来弥补,幸运的是,我及时找到了。在我复读的那一年里.我的学习重点就是把语文补上去,而且成绩真的上升了.语文不再是我的弱势科目,反而成了我的强项之一。

那么.究竟是怎样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的呢?杨大伟同学谈了他的“秘诀”:

,秘诀一,看课本。他说: “我以前不喜欢看语文课本,高一高二也没有好好学过它.我觉得问题就出在我没有很好的积累。课本一定要认真地、再三再四地去看。”

秘诀二,摘抄本。语文考试广博浩杂。实际上就是考你平时对一些小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此,他从复读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积累。每天,看书看报(尤其喜欢看《读者》),把一些精美语句篇章记在一个专门的“摘抄本”上。很多人对此很不屑,或者有人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对此,杨大伟同学想真诚地告诉大家:这是一种很好的积累方法,或许你没有感觉到自己在提高.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积累到一定的量.而且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效果也是不合实际的,只有你耐心地坚持一段时间。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秘诀三,多做题。踏踏实实跟着老师把基础知识过了一遍,很认真地做些练习。虽说语文是要积累的.但做题却也是一种很好的提高方法。杨大伟同学.他以前做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很容易丢分,但经过很多练习,逐渐找到题感了.有的题并不能说出选择的理由.可就是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告诉你:就是这个答案。这其实就是长时间积极思维的效果.而不是所谓的运气。

如何用速读预习语文做表填空

秘诀四,背课文。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课本过一下,尤其是要求背诵的篇章。一定要拿下。2002年的高考开始考背诵,大家都以为会考些名言名句.整天拿着厚厚的参考书狂背。课本上要求背诵的东西很多.所以很多人有了放弃的念头。杨大伟同学说,在高考前两天.抽空儿把高三课本上的诗歌看了一下,结果当年的高考恰恰就考到它.而他的同学,因为放弃了课本复习而白白丢了这十分宝贵而又唾手可得的四分。要知道。在高考中。每一分都非常关键,都有可能改变你的未来。

杨大伟同学说.正是靠这几招.他的基础知识越来越扎实。他说,他正是在这些小题、小分上下功夫,一点点积累,成绩才逐渐有起色的。相信很多中学生都有这样一个体验:每次做读音、错别字、成语等基础题目时,就是靠自己临场的感觉。而这种带“蒙”的选择和语感又有所区别,它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成绩不稳定。靠蒙,一次两次可以猜对,但你能保证在高考中把它猜对吗?以前语文之所以不行,就是在这里吃了大亏。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把很多较难的题很费时地做了出来.却又在这种基础题上丢了分,是多么得不偿失!一定要很有把握地拿到这些分,一分都不能随便丢掉。把做过的练习、试卷上容易犯的错,平时常见但也容易弄错的读音、字型、词语、成语、病句类型等,统统又记在另一个“摘抄本”上.每次做完题。第一个工作不是计算自己考了多少.而是把所犯错误统统写到错题本上。看上去这种积累量特别大.但实际上。考试涉及的也就是那么一两千个,而常考的就更少.所以一定要沉住气,从点点滴滴着手。很多人又问:花这么多时间在这几分上,划算吗?答案是:划算。你能保证你把别的分稳稳拿来吗?这里的分数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可以得到.而那些却不知要你做多少练习才能掌握.况且在高考中也不一定会考,孰难孰易,一目了然。

这么做。是很费时间的。那么积累的时间到哪里去找呢?杨大伟同学的做法是:在课间或者空闲的时间做,保证不影响其他科目的复习。大概积累了两个月后,做这些题已是很有把握了.在2002年高考中。在基础题上,一分都没有丢。另外.还要重申一下语文中的语感(或在考试中直接叫“题”)。这种感觉在大量的练习中慢慢会培养出来,而你时刻在用却无法感知。

除了平时努力外,杨大伟同学还谈了一些拿分技巧: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拿分,他个人觉得做一些练习比较好。通过一些练习,逐渐找到此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比如说变换概念,扩大或缩小范围等,以此来提高准确率。另外。做语文题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就坚持自己第一感觉吧。社科文的阅读理解,答案基本上就在原文里。只需你细心对照和提炼,所以做这种题一定要紧扣原文。

最后说说作文。杨大伟同学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把自己平时偶然产生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这种火花往往就是很好的构思或想法),慢慢积累,就是很好的素材。高考前。杨大伟同学已经有了很多自己积累的话题。因为这些都是他经过较长时间思考的。自然就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每次考语文前,他只做一件事,就是把读音错题本和这个构思本(只写构思的框架。不写正文)看一遍。调动调动思维。又是在2002年高考中.作文要求的题目和他平时积累的一个话题特别相近,他就以其为蓝本.在有充分准备的心理状态下.构思出了一篇自认为很不错的文章.而后来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个方法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而且不能有投机心理.惟有平日的思考和练笔才是最重要和最保险的。

最后。大家一定要注意在平时的考试中(尤其是语文中的作文)养成书写工整的好习惯。很多人想:平时何必这么认真呢,只要在高考中注意一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如果你平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习惯保持下来.那么在高考的环境下,你很难记起要书写工整,尤其遇到难题或时间紧张,那就更不可能了。要知道高考阅卷时间非常紧迫,教师很难有时间仔细阅读你的文章,而这时,整个卷面的印象分可就不止那么一两分了。

通过看课本、摘抄本、多做题、背课文、构思本这几招,语文成绩稳步上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由弱项转为强项.为他最终考入北京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

要想提高成绩,首先就要去做;不做,好成绩是不会从天而降的。古人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一定要先干起来。

做起来后,又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做的方法对不对,要及时调整:二是能否坚持下去。这两条,一条没到位,都会变成无用功。但说一千道一万,最最重要的,还是要做,要动起来。不动起来,谈不上什么坚持,也不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什么问题。

要想提高成绩,必须去做,立即去做!画语文“知识结构图”。

语文的一篇课文里往往有诸多的内容,怎么进行总结复习呢?

理科每学完一章,老师往往要求大家画知识结构图;其实,语文每学完一章,也可以画知识结构图。下面先看几个例子:

或许有同学会问,现代文好说,文言文怎么办?文言文,也一样可以用知识结构图来总结,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点评

不少同学反映.自从采取了画“知识结构图”的办法后,发现语文比以前好学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22261/62311529.html

更多阅读

如何用东菱面包机1028做营养甜面包 东菱面包机1028gp食谱

如何用东菱面包机1028做营养甜面包——简介让我们来和食品添加剂SAY NO!自己在家用东菱面包机做甜面包,捍卫家人的健康。一般我都是在晚上做面包,用了预约程序,到早上7点就可以拿出新鲜、热乎的面包和家人分享了,看着他们很享受的吃着面

如何用美的煎烤机做烤肉 美的煎烤机jhn2828d

如何用美的煎烤机做烤肉——简介美的JSN32C煎烤机具有烙、烤、煎、炒等多种烹饪功能。美的JSN32C煎烤机四大设计智能一键通三级活力调节、定时操作精准控温、新型一体化铰链结构、美的锁水圈留住美味,特有一键电子控制操作方便简单,特

如何用ps做印章效果 在ps中怎样做印章文字

如何用ps做印章效果——简介印章是很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那么如何用photoshop来做一个个性的印章图呢?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用ps做印章效果——工具/原料photoshop CS6如何用ps做印章效果——方法/步骤如何用ps做印章效果 1、首先

如何用烤箱做面包 面包的做法烤箱新手做

如何用烤箱做面包——简介 教大家一款非常简单,非常好吃的,用香葱做的咸味的面包,家里只需有一台烤箱就可以完成哦~如何用烤箱做面包_电烤箱烤面包如何用烤箱做面包——食材面粉 300克温水 15

如何用Excel做直方图 excel2010直方图

如何用Excel做直方图——简介给出样本数据,做出直方图进行统计分析,这是工作人士基本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如何又快又好的做出直方图呢?小编告诉你一个超简单的方法。如何用Excel做直方图——方法/步骤如何用Excel做直方图 1、一般在Exc

声明:《如何用速读预习语文做表填空》为网友摇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