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是七年级历史考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反馈教学信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情况最有效的手段。小编整理了关于2017七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7七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范文一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卷面总分为5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依纲据本。命题依据七年级历史课本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七年级有六个班级,班平人数55人。其中及格211人,及格率为62%,平均分32分,最高分50分,最低分8分。达到优秀的有74人,优秀率为23%。
从每个大题来看,选择题最高分满分,最低分3分,大部分同学的分数集中在7至10分。非选择题丢分在10分以内。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时间、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如材料分析题,问这两段材料说的是什么人的什么事?这道题明眼人一下就可以看出是我们平时强调的“商鞅变法”和韩非的改革,但是许多同学却总结不出材料中两人的相同思想都是改革。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和材料题都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复习时间太短,从上完新课到考试的复习时间只有一个星期,所有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七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范文二
本次抽测试卷依据中招试题题型及分数分配比例:
选择题:共20个小题20分,试题依据教材基本内容,灵活性较强,重点比较突出,部分试题通过创设情景或与现实时政热点相结合,对教材中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考察,整体上难度稍微大了些:涵盖面比较广,比较贴近现实,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现实中学到历史知识,从历史中给现实以启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触类旁通,学生的得分情况比较正常,其中有两个小题难度稍微大了些,学生不好把握,需要动脑筋思考才能回答,高分和低分的比例适中。其中1、3、5、8、14、17、18、19、20等小题都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得分率较高,2、9、13等题目需要学生多方联系思考,失分现象稍微严重些。总的看来,选择题部分难度还是一般的,得分一般在10—18分之间。
非选择题:共有6道小题,30分。第21小题考察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得分率比较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商鞅”的“鞅”字,有部分学生写成错别字了,丢分最多的是最后一问,学生对于改革的认识不会表述,有的回答商鞅变法的影响和战国后期变法运动的影响等,不符合题意。第22小题考察了我国古代史上两次大一统王朝的基本史实,突出了秦汉两朝在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学生失分主要表现在:“第一次大一统”个别学生理解成“汉武帝的大一统”了,所以连锁反映连后面的意义也失分了;第二问的措施个别学生回答的不够具体,用语不够准确,如“推恩令”,个别学生只写“削藩”表达就错误了不给分,如果写成“推恩削藩”稍微沾边就给分了。第23小题属于送分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简单的题目,然而还有些学生根本就看清题目,出现了个别的不该出现的错误。第24小题考察的是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其中一些题目的设置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学生不会审题,抓不住问题的切入点,如“社会生活方面凝结下类的成果”学生就不理解“社会生活”该从哪里下手回答了,还有得到启示方面,学生缺乏答题技巧,不少学生简单的答出改革的意义,而其实应该是今人学习借鉴的可贵之处,也有一些学生回答的非常好:倡导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学习先进文化等。第25小题考察的是秦朝暴政及其引发的起义,第一问稍微拐点弯,学生回答的不够完整,其他两问比较简单,然而学生答卷时错别字较多。第26小题考察的是非常基础的识图能力,比较简单,得分率也比较高。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开卷考试也不能忽视历史的双基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进一步推广先学后教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以及迁移、应用。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教会学生寻找解题的恰当的切入点。
2017七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范文三
期中考试是检验一个学期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其试卷质量的高低决定能否很好检验一学期的教学成绩很重要。下面对本学期的期中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五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列举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设计出了32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第20小题:相当部分学生错选为B,此题得分率只有0.56,这是由于学生对皇帝的贡献没有认清导致的。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如第6小题显然是学生空间感弱、地理知识缺陷造成的。
3、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如第28小题第2、3问,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史实分析不透。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又如第31小题,要求学生结合谈谈对应当如何考试的看法,这考的就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许多考生在答经过时不是答得啰嗦,就是太简略,一笔带过。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29小题第3问,有学生审题不仔细,不少学生举的例子不恰当。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历史作为中考学科已经几年了,但从重视的角度看还不够。第一,从初二年级的成绩来开,校与校、班与班之间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均分差距在15---20分之间,这说明了有的学校、有的教师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造成差距较大,为初三年级的历史教学埋下了隐患。第二,从初二年级的试卷来看,学生答题的质量普遍不高,书写不整齐,空白的试卷较多,说明了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近代史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占中考分值的近一半,所以学校一定要给初二年级充足的课时,保证教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近代史的知识,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要求学生基本知识点掌握准确无误。
2、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
《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兼职教师也可参看练习册的学习目标)
3、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4、加强训练,注重巩固
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落实每一堂课后的作业练习,落实好练习册的习题,反复落实基本知识点,注重巩固。
5、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图片,一定要让学生识记、理解、掌握。
7、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