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们应该为他的学生们准备什么样的模拟测试卷去检测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试卷分析以供大家阅读。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试卷
一、填空题。
1.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
2.一个圆的半径是5cm,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
3.画一个周长是18.84c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cm ,面积是( )cm2。
4.一个半圆的半径是3m,这个半圆的周长是( )m,面积是( )m2。
5.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剪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 ),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宽相当于圆的( )。把一个周长是15.7厘米的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厘米2。
6.在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厘米2。
7.甲、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它们的直径比是( ),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8在直径是2米的圆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 ).
9.一个圆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 )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10.一个圆的周长是50.24米,半径增加2米后,面积增加( )
二、判断题。
1.圆直径的长度总是半径的2倍。 ( )
2.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28倍。 ( )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
4.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 )
5.圆的周长越长,它的面积越大。 ( )
三、选择题。
1.在下列图形中,( )有3条对称轴。
A. 圆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D. 等边三角形
2.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倍。
A. 3.14 B. 6.28 C.
3.用铁丝围成面积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 )用的铁丝最长。
A.长方形 B.正方形 C. 圆
4.钟表的分针长12厘米,它从3时走到4时,分针的针尖走了( )厘米。
A.12 B.24 C.144 D.6
5.在一个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分米。
A. 5 B. 3 C. 2.5 D. 1.5
四、画一画。
1.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2.画出下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五、按要求计算。
1.求圆(1)的周长和圆(2)的面积。(单位:厘米)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解决问题。
1.如下图盒子内正好放下5瓶罐头,每瓶罐头的瓶底的半径是3厘米,这个盒子的长是多少厘米?
2.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35㎝,如果车轮平均每分钟转100周,这辆自行车每小时能行驶多少米?
3.在一个正方形纸板上画了一个最大的圆,已知圆的周长是37.68厘米,这张正方形纸板的面积是多少?
4.校园圆形花池的半径是6米,在花池的周围修一条2米宽的水泥路。
(1)水泥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沿水泥路的外边缘每隔3.14米栽一棵柳树,最多可以栽几棵柳树?
5.从一个长10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半圆,剩下的木板是多少平方分米?
6.小羊和小兔在一个半径是60米的圆形草地上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小兔每分钟行28.26米,小羊每分钟行18.84米,它们几分钟后相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份试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说是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命题本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体现了迁移性、灵活性,侧重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考核。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1、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不论是填空、判断、选择,还是计算、解决问题,都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考查。
3、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我班有55人参加考试,全部及格,但是仍有失误。
三、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圆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方面知识,能够根据题意解决问题。但总体答题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对百分数的对比量掌握不够好。教师在教学中得加强练习。
第二大题:选择题,失分在第2小题,说明学生对单位1掌握得不够好。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比较训练。
第三大题:判断题,大部分学生对这类知识掌握得不错。个别学生出现失分是由于学生对于题目里的字眼理解不清。
第四大题计算,本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对百分数的换算很熟练准确,这得益于平时坚持训练。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计算粗心,所以出现失分。
第五大题:动手画画算算。本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画对称轴,对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较好。
第六大题:应用题。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没有理解题目中所阐述的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三是计算不过关,加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
四、改进建议:
1、抓两头并进,促中间层发展。学困生已成为本班的现实问题,一时也难以改变。只能在新知教学时让这部分学生切实掌握好一些简单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方法。尖子生太少,今后要融入拓展性习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当然首先要夯实基础,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中间层的学生只能靠耐心,多伸援助之手,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详细讲解要点,帮助他们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才不至于他们掉进学困生的队伍。
2、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不断积累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与能力。
6、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审题不严,读题不完整,写丢答案,做错顺序,不认真检查,这类情况各校普遍存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