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下贤 《出师表》《吕氏春秋·下贤》比较阅读题的答案

作为语言的四种基本技能之一的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纵观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阅读试题,发现考查的能力项目越来越容易检验出真正的阅读能力。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现小编整理了###《出师表》《吕氏春秋•下贤》比较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2010云南省普洱、西双版纳,10—14,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凶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弗: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吕氏春秋下贤 《出师表》《吕氏春秋·下贤》比较阅读题的答案

12.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1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14.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3分)

《出师表》《吕氏春秋•下贤》比较阅读答案:

10.(1)亲自。 (2)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排除,铲除。 (4)不,没有。

11. 译文:(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1分)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1分)

12. 答案提示: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13.答案要点:(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1分)(2)都是求贤若渴;(1分)(3)都不惜降低身

份,亲自去拜访。(1分)

14.答案要点:内容: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3分)

形式: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3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20561/160422979.html

更多阅读

《出师表》习题小集

出师表一.文学常识填空。1.《出师表》选自《》,作者是,字,是蜀汉家、家。2.表:。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

《出师表》说课稿1 出师表优秀说课稿

《出师表》说课稿1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臣子给君主上的奏章,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现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表传后者颇少,惟有诸葛亮的《出师表》却一直灿烂于文苑典册,为后人传诵不已!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论《吕氏春秋?当务》 吕氏春秋去宥

《吕氏春秋?当务》    四曰──  辨而不当论,信而不当理,勇而不当义,法而不当务,惑而乘骥也,狂而操“吴干将”也,大乱天下者,必此四者也。所贵辨者,为其由所论也;所贵信者,为其遵所理也;所贵勇者,为其行义也;所贵法者,为其当务也。跖

《暨阳开化吕氏宗谱维则堂 吕氏春秋

《暨阳开化吕氏宗谱(维则堂)》——诸暨谱牒选介之二十八杨士安《暨阳开化吕氏宗谱(维则堂)》前为《谱序》,卷1:《凡例》《世训》《族谕》《谱序》《行序》,卷2:《制诰》《赞》《墓志铭》《诔》《行状》,卷3:《文传(缺)》,卷4:《文传(缺)》,卷5:《阃

《出师表》与《陈情表》比较阅读 陈情表阅读训练

《出师表》与《陈情表》比较阅读表是古代臣子对君主有所陈请的一种文书。自古以来,以《出师表》与《陈情表》最为后人称道。文以厚德载物,以实情动人。这两篇表之所以铭传后世,很大原因就是这个“情”字。所谓以词达意,以语传情,两篇文

声明:《吕氏春秋下贤 《出师表》《吕氏春秋·下贤》比较阅读题的答案》为网友独一无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