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自然科学上现在能够发现的寿命最长的生物是一种在沉积物中生存的叫做玛士撒拉虫的微生物,据说已经生存了26亿年,跟恐龙曾经同学过。——26亿年!天,想想也晕!——更有意思的是,这种生物据说为了活下来,自己把新陈代谢的速度降低到了甚至现代仪器无法检测的程度。
寿命最长的生物
2000年7月16日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在英国芬得克里夫兰郡的地下发现了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生命。这是一种细菌,经过分析鉴定,科学家得出结论,这些目前依然活着的细菌的寿命为2.6亿年,并将该细菌命名为“玛士撒拉小虫”,玛士撒拉是《旧约》中的一个长寿人物,据说活了969年,相当于我国的彭祖。 以英国累斯特大学和免疫学家格兰特为首的生物学家是在地下的一个盐沉积层中发现了“寿星老儿”的,他们估计,该地以前是一片浅水,“玛士撒拉小虫”原来生活在该浅水中,后来水蒸发干净,它们与盐一起沉积下来。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它们适应了地下盐层的严酷条件,以盐层中的有机物维生,并且新陈代谢的速度极为缓慢,接近于零。 这一新发现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发现一种新的细菌,其次,这又是寿命最长的生命。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给探索生命起源和外星生命提供了新的方向,既然在如此严酷的条件下还能有生命存活下来,那么,在过去人们认为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也有可能找到生命,甚至诸如火星等行星及宇宙空间中,说不定也可能有生命。
当然,有了最长寿命的生物,那便有最短命的生物。
寿命最短的生物
蜉蝣 身体细长,头部能自由转动,翅膀两对,前翅发达,后翅很小;腹部细长,有一对比身体还长的丝状尾毛。成虫寿命依种类而定,有些极短只有数小时,最长的可达八~廿一日,通常为二~三日。所以成语中「朝生暮死」指的是蜉蝣由稚虫变成成虫后的生命。 蜉蝣交尾后即产卵于水中,通常一~二周即孵化,稚虫长得很像「衣鱼」,也有的很像「蝌蚪」;腹部有气管鳃,生活在水中,以水中的微生物及植物组织碎片为生。幼生期很长,有的要脱皮二十余次才成虫。
看看我们自己对自然界的了解,这些知识应该是帮我们多了解自然科学的神秘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