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来说,我国养殖业要想继续快速发展,必须在增加养殖产量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养殖技术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养殖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罗非鱼稻田养殖技术论文 》1.水稻种植和鱼稻管理
稻田养鱼是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因此水稻种植与常规的单一水稻种植略有不同。一是选择水稻品种必须要求茎秆坚硬,耐水性好,抗倒伏能力、抗病害和耐肥能力较强,单位产量较高。二是用于养鱼的稻田比常规稻田育苗时间要早,以利提前插秧,方便鱼类尽早进田养殖。三是稻秧栽插时应偏密,采取宽窄行,充分利用边行优势,适当增加埂侧沟旁栽插密度。四是稻田排灌时应保持田沟中始终持有一定的水位,晒田时间不要太长。五是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多施底肥,田块翻耕时每亩施用有机肥200千克。追肥宜少量多次,氮肥施用量应低于常规稻田,一般可减少15%左右。六是稻田养鱼时水稻病虫害防治主要以生态防治为主,田间施用农药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忌使用剧毒农药。用药方法一般可采用喷雾方式,粉剂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洒,水剂在露水干后喷雾。喷药时应喷嘴向上,尽量将农药洒在叶面上,减少落入水中的药量。施药前将田水灌满,施药后及时换水,切忌雨前喷药,除草时采取手工拔草为主,以免影响鱼类安全。
2.鱼种放养及饲料投喂
鱼种的放养,要结合鱼类的生活习性,做到因地制宜、灵活调整。一要做好放养准备工作。田间工程全部结束后,一般在鱼种放养前2周,在鱼凼、鱼沟及田块中按每亩使用生石灰75~100千克化水泼洒消毒,第2天用耙子等工具将沟、凼及田泥翻动处理,让石灰水与田泥充分混合。在鱼种放养前1周,通过施肥培育田水中天然饵料,一般可在田块中施入发酵腐熟的畜禽粪肥进行肥水。二要掌握好鱼种放养时间。具体放养时间可在稻田插秧后5天左右,秧苗已经返青,适于放养鱼种。也可在5月上旬前后将鱼种放入鱼凼中暂养,等秧苗返青后再打通沟凼之间通道,让田鱼早日适应稻田生长环境,延长生长期。三要采取科学放养方法。一方面要把好鱼种选择关,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罗非鱼等鱼种。
另一方面要把好放养密度关,稻田养鱼放养密度一定要合理,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鱼种300尾左右,规格6厘米以上,同时搭配草鱼、鲤鱼等鱼种200尾左右。如果稻田条件较好,并能投喂施肥,可适当增加鱼种放养量。另外,还要把好放养操作关。罗非鱼等鱼种进田前,可用3%~5%食盐水浸浴消毒5~10分钟。在鱼种放养和运输途中,水温与田水温度不可超过3℃,若温差较大,应将水温调节到基本一致后才能放鱼入田。鱼种放养时机应选择在晴天上午,不可在雨天或阴天放养。四要加强鱼种投喂管理。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稻田养殖时,可投喂小麦、玉米、饼粕等各种饲料。如果规模化养殖可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每日投喂量约占鱼体总重量的3%左右。投喂时应按“定时、定量、定质、定点”原则进行,阴雨、闷热等恶劣天气要减少投饵或停止投喂。
3.病害防治和日常管理
一要重视鱼类疾病预防。鱼种进入稻田放养前要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消毒,同时对田块及水体要定期消毒,每半月按每亩用生石灰15~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消毒。二要随时注意水温变化。罗非鱼适温范围为20~35℃,水体温度低于16℃或高于40℃时,鱼类就很少吃食或停食,应通过抬高水位或降低水位等方法调节水温,促进鱼类快速、健康生长。当水温超过30℃时,要及时换水,并适当增加田水深度。三要适时进行水质调节。水质偏瘦时,可通过施用腐熟有机肥或其它肥料进行肥水。水质过肥时可采取注入新水方法调节水体肥度。高温时可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20%~30%。四要保持日夜巡田。每天坚持早、晚巡田,观察鱼群摄食、生长情况,检查田埂及拦鱼栅网等设施设备完好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特别是暴风雨天尤其要注意检查稻田设施设备状况。平时要严防农药污水入田,杜绝鸟、鼠等其它动物入田危害稻鱼。五要及时捕捞收获。稻谷收割前,就要安排捕鱼时间。捕捞田鱼时可先疏通鱼沟、鱼凼通道,方便鱼群集中到鱼沟、鱼凼内。排水时慢慢把水排干,待最后大部分鱼群自动进入鱼沟、鱼凼时,可用小抄网等捕捞工具捕鱼。捕鱼完毕,再收割稻谷。
浅谈养殖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泥鳅淡水池塘养殖技术论文 》1水质的要求
养殖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溶氧在3.0mg/L,PH在6.0-8.0,透明度在20cm左右。
2苗种的放养
在放养前1个月,池塘底夯实后池塘注水20cm,用生石灰150kg/667m2化浆全池泼洒。在苗种投放5天前,加注过滤的新水至60cm,施发酵腐熟的有机肥250kg/667m2,培肥水质,为苗种培育适口的饵料。同时,池塘应种植慈姑、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占池塘面积的1/4,用以遮阳、降温、增氧、提供饵料与栖息。在相同的条件下,养殖人工泥鳅苗收成高,易驯化,增重快,病害少,生命力强。野生苗种易死亡,成活率低,增重倍数低,产量低,效益差。因此,养殖商品鳅最好选择人工繁殖的苗种。如需放养野生苗种,应选择黄斑鳅养殖,以人工网具捕捉的野生苗种最好。苗种应选择活动力强、体色正常、体表光滑、鳍条完整、体质健壮、规格均匀的苗种。放养前苗种用3%-5%食盐水浸浴5-10min,杀灭病原体和寄生虫。放养时应选择4月份天气晴朗水温稳定在10℃以上,7cm左右的苗种放养密度为6万尾/667m2。养殖条件好的,密度可达7万尾/667m2。经过4-6个月的饲养可达到80-100尾/kg上市规格。混养鲢鱼、鳙鱼夏花鱼种,滤食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3科学投饵
泥鳅食性杂,可投喂泥鳅商品颗粒饲料、人工配合饲料、新鲜的动植物饲料。按照泥鳅的饲养标准及饲料的营养成分来配制饲料。同时新鲜的动植物饵料应消毒(3mg/L的二氧化氯浸洗)后投喂。水温在10℃时,投饵量为存塘泥鳅总重量的2%,随水温投饵量逐渐增加。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应停止投喂。应保证泥鳅吃好、吃饱、吃匀,不留残饵。看季节、看天气、看泥鳅的吃食与活动情况、看水色来确定投饵量与投饵次数。,一般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饵要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点投喂。
4防病技术
池塘养殖泥鳅是高密度养殖,水质易变坏。应泼洒EM菌液。EM菌液能有效分解水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酚类、胺类等有毒有害化合物,改善水质,充分保证水体的无毒环境,减少疾病发生,有利于泥鳅生长。同时饵料中加入中草药、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药物制成药饵投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进行挂袋杀灭寄生虫,增强泥鳅的抗病力。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相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搞好疫病防治。搞好工具消毒、食场消毒、饵料消毒、鱼体消毒,定期用生石灰10kg/667m2化浆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在渔药的使用上,严格遵循用药制度,做到对症下药,不滥用药物,禁用国家禁止的药物,严格执行休药期,确保食用泥鳅安全、营养,生产优质泥鳅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主要做好泥鳅的赤鳍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由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的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疗。
5日常管理
5.1水质管理
泥鳅养殖的水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在20-30cm。当池水透明度大于25cm时,追施发酵的有机肥,调整水色。透明度低于25cm时,就及时排出老水加注新水。在生产中定期施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每隔2周用二氧化氯消毒水体,确保泥鳅有一个适宜生长的水环境。
5.2水温调节
水温对泥鳅的生长很重要。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就进入泥中避暑,生长基本就停止。要做好降温措施。采取更换池水、增加水深来降低水温。种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来遮阳降温。
5.3坚持
早晚巡塘各1次,观察泥鳅的吃食、活动情况、生长情况,观察水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大风大雨恶劣天气,应勤巡塘,加固防逃设施,以防泥鳅逃逸。及时清除残饵、腐败的水生植物,以免污染水体。
作者:汤庆广
有关浅谈养殖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养殖技术研究大专生论文范文
2.电大养殖技术研究本科论文范文
3.养殖技术与推广论文范文
4.养殖技术大专论文范文
5.养殖技术研究大专论文范文
6.养殖技术研究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