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展现在社会发展中。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的展现在创新和创业发展的基础上。在这个创业社会中,很多人选择回到农村寻找机遇。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农村创业致富真实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农村创业致富真实故事一
失聪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养鸽子致富年售300万
严漫话不多,脸上总挂着甜甜的笑容,如果不是耳朵上挂着的助听器,很难让人相信,这个乐观开朗的女孩一只耳朵的听力近乎为零。
金色的秋天来了,严漫也迎来收获季节:虽然创业时间不长,但她养的乳鸽在武汉各大农贸市场、酒楼供不应求,还为周边的养殖户提供种鸽,年销售额逾300万元。
既然找不到工作,那就给自己打工——
美院毕业生选择养鸽致富
1989年,严漫出生在湖北一个普通家庭,幼时因用药失当导致一只耳朵失聪。这让她的人生之路比常人多了一分艰辛,亦炼就了她坚韧不服输的个性。“从小读书,她就付出了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别人在玩的时候她都在看书做题,绝不肯落后于人。”严漫的母亲对记者说。
2013年严漫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虽然成绩优秀,但她找工作并不顺利,“很多时候,我去公司应聘,人家看见我戴的助听器,根本不愿意给我机会。”碰壁的次数多了,倔强的严漫横下一条心,既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就自己当老板,给自己打工。
选择什么项目呢?严漫打算做农业,并用半年时间考察了市场,“我去了河南、湖南等多个省份,跑遍当地农贸市场,最终决定养鸽子”。
2014,严漫和来自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同伴一起,在青山注册成立武汉鸿飞鸽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黄陂区罗汉街建起了占地100余亩的生态养鸽基地。
不用画笔也能绘出精彩——
拟建湖北大型养鸽基地
原本拿画笔的手现在却用来养鸽子,跨越如此之大,严漫坦言“中间遇到过不少坎儿”。
因为起步资金不够,一开始她只买了1000对白王鸽和灰王鸽。“去外地调研市场时,我也曾‘卧底’当地的养殖场,偷学养鸽技术。原以为养鸽不难,谁知基地建起来后,尽管百般精心喂食,鸽子还是不断死亡,2个月就死了400多只。”
看着每天都在减少的鸽子,严漫心里很着急,是放弃还是坚持?最终,不服输的她选择“输也要输得明明白白”,一定要找出问题出在哪儿。
那段时间,严漫吃住都在养鸽基地,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观察鸽子的状况。最终她发现,鸽子死亡是因为疾病预防技术不到位。她一边请教专家,一边买回大量养殖书籍自学养鸽技术。最终,半路出家的严漫变成了肉鸽养殖的能手。
爱动脑筋的严漫还勇于创新,她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机械养殖系统,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用传统的人工养殖方式,1个工人最多喂养14对鸽子,而采用机械喂养,一部机械可以同时投喂食54对鸽子。这就意味着,1部机械可以代替4个工人。”
目前,鸿飞鸽业常年存栏量在8000对以上,计划未来两到三年存栏30000对-50000对以上,填补湖北无大型养鸽基地的空白。
农村创业致富真实故事二
退休司机养泥鳅年入百万获6项发明专利
创业、创客是时下最火热的词汇。湖南省桂阳县李经武从机关司机岗位退休后,根据自己的爱好转行养起了泥鳅,凭着一股钻劲儿,攻克了养殖泥鳅的一个个技术难题,而今不仅年收入过百万还获得6项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
他的发明专利包括泥鳅捕捞装置、泥鳅种苗孵化池、泥鳅催产注射固定套、泥鳅产卵床、泥鳅种苗亲鳅催产注射器和泥鳅专用饲料发明专利。
谈起创业8年路上的酸甜苦辣,李经武说:“创业选择有很多,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才能苦中作乐,开心充实。”
2007年,时年52岁的李经武在桂阳一机关单位当驾驶员,当年该县下了一个鼓励机关单位人员从事农业的文件。从农村出来的李经偶然从江苏连云港工作的战友那里得知连云港很多农户从事泥鳅养殖,收入不错。李经武通过调查本地市场发现,桂阳当地每天需要消耗泥鳅600余斤,价格在22元一斤,而本地没有一家养殖泥鳅的,市场前景广阔。李经武说干就干,筹资71万元租赁了33亩抛荒地,在桂阳县鹿峰街道新澄村开始了创业。
第一次前往连云港进了100万尾苗,坐汽车、乘飞机、再坐汽车,回到养殖基地后李经武发现只有20万尾苗子存活。损耗太大,要长期做下去必须自己学会催产自己育苗。有了这个想法后,李经武整个人就像着了“魔怔”。“买资料、做实验,那时做梦都是催产育苗,几个月的时间里足足瘦了18斤。”
但试验的结果不是泥鳅不排卵,就是卵孵化不出来,或者是催产药量多了,亲本被打死了;经过10多次的失败,李经武终于掌握了泥鳅催产技术,在产床上泥鳅亲本终于产出了合格的泥鳅卵。
可是,来不及高兴的李经武很快就发现卵虽然产出来了,但由于泥鳅有吃卵的习性,如何避免卵不被吃掉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善于学习喜欢琢磨的个性又一次发挥了作用,通过反复观察和实践,李经武发明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发明专利:泥鳅双层产床,把传统泥鳅产床由单层变为双层,并改变了产床的材质,让产出的泥鳅卵能通过产床掉到第二层,从而避免了产出的卵被泥鳅吃掉。
围绕着泥鳅生产中“催产、育苗、捕捞”等过程,李经武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创新,先后发明了催产针用固定套、泥鳅幼苗捕捞器等6个实用型发明专利。目前,李经武的泥鳅育苗基地水面面积达100余亩,实现年收入100多万元,带动周边及江西省等240多户农户养殖泥鳅。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农村创业致富真实故事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