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 国学就是中国自己本土发生的,有着中国特色的许多学问,这些学问不是在中西文化沟通以后才产生出来的,而是在东西文化沟通前就已经存在的中国文明与中国学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小知识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小知识风
【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这个是百度的说法)〖洛阳〗(这个才是真正的)谢谢洛阳的网友这么支持自己的家乡...很感动...真的...为自己家乡多次给我留言...经过我的一些资料查询...的确...洛阳的牡丹才是真正的四大名花原产地...拖了这么久...大家不好意思...)、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十二生肖】
〖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谷】稻、黍、稷、麦、豆
【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杭州十门】涌金门 望江门 钱塘门 清波门 艮山门 武林门 清泰门 凤山门 候潮门 庆春门
【六欲】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中国历史朝代)
国号:即国家的称号,或一个朝代的名称。国家或朝代创建者首办的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
朝代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练习7》)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
夏朝 约前2070-1600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商朝 约前1600-1046年 亳(bò) 河南商丘 汤
周 西周 约前1046-771年 镐(hào)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jiù)
春秋 前770-476年
战国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6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嬴(yíng)政
汉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东汉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魏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 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yǎn)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guī)
东魏 534-550 邺(yè)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mǐn)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907-960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xù)
后晋 936-946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táng)
后汉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gǎo)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yìn)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临安 宋高宗赵构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耶律阿保机
金 1115-1234 会宁 黑龙江阿城 太祖完颜阿骨打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注: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