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离开过 林志炫 林志炫《没离开过》该怎么唱 歌唱的基本技巧

《没离开过》是林大仙在我是歌手第一季时唱的一首难度非常大的歌曲,由席琳迪翁的I surrender改编,高度基本卡在男声换声点,对气息,声音位置,共鸣等多种技巧有极高要求,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林志炫《没离开过》该怎么唱。

林志炫《没离开过》所需技巧

低配:熟练的气息控制能力,开内口,高位置,头腔共鸣,咽音

高配:精通的气息控制能力,开内口,高位置,头腔共鸣,咽音,颤音,声带边缘化震动

林志炫《没离开过》主歌部分该怎么唱?

主歌部分难度不大,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咬字自然,活用唇齿作用,让咬字清晰,尽量字正腔圆。

2.气息均匀,确保每句唱完之后不累不缺氧,有长音的地方换气要足,为副歌部分保留体力。

3.发声位置靠上,提高声带闭合程度,确保主歌副歌音色一致。

4.第二段重音地方横膈膜用力,把声音打到头腔,不要硬挤嗓子,错误动作会对嗓子造成瞬间撕裂伤害,导致副歌部分会很难控制。

林志炫《没离开过》副歌部分该怎么唱

副歌部分难度非常大,需要按两段拆成两部分说。

第一段:

没离开过 林志炫 林志炫《没离开过》该怎么唱 歌唱的基本技巧

1.位置提高在鼻梁,不要追求声音厚度,要像齐秦的处理方式,通透,飘逸,但是不要转假。

2. 深吸气,腹腔吸满再充满胸腔,把声音托上头腔,咬字放松自然,唇齿积极,减小下巴肌肉的作用效果。

3. 逆水行舟的舟字,通过元音练习ou,增强头腔共鸣通透程度,再用稳定有力度的气息打出来。

第二段:

1.除注意第一段三点之外,要注意每一句都尽量用大呼大吸的方式换气,换气要积极,不要偷懒两句一口气,疲劳会出现叠加。

2.气息量再度加大,提高共鸣效果,扩大音量,但是脖子不要用力不要喊,会导致喉咙挤压和下巴肌肉外力参与,进而出现挤卡,越唱越累。

3.长音那里,前面四个半句每句确保唱之前气息是满的再呼出去,否则长音这里快速大吸气,再长音呼气会让人头晕,或者气息剧烈波动,导致后面气息完全乱了。

4.借助形体的力量推动气息。副歌这里因为原本是女调,大片的换声音高会让人气息多少开始疲惫。需要对气息更高效的控制,原本用横膈膜控制气息发力的方式,需要再加上形体的辅助动作。具体细节可以仔细观察林志炫在我是歌手现场的向下挥拳,踮脚身体前倾向下压等小动作。

林志炫《没离开过》演唱小窍门

1.这首歌难度很大,如果你第一段唱下来都累,甚至副歌那几句非常难受,说明你基本功不到家,没有满足前面提到的“低配能力”,再去针对性练习一下上面提到的技巧。

2.难度高,技巧多,当你完全熟练技巧之后,要再一次反复单曲循环,让自己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这首歌,确保你在唱的时候能够有清晰的头脑和平静的心态。

3.第二段副歌感情浓烈,也要确保呼吸频率在你控制范围内,不要情绪过于激动打乱换气位置,更不要做大幅度弯腰或后仰等影响呼吸效果的动作,应尽量保持上身正直,脖颈微微后仰,下巴微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16261/866321994.html

更多阅读

重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依仁山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

按:身为东坡故乡人,对大文豪苏东坡知之甚少,《依仁山人》老师“重读林语堂《苏东坡传》”、“读《东坡乐府》”、“ 读《东坡志林》”、“坎坷的人生超绝的诗文——读东坡小品”等文章,简述了苏东坡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细细品读,能了解

林志炫演绎的《没离开过》,太棒了! 林志炫 没离开过 wav

林志炫在2月15号《我是歌手》第三轮第一场竞演中演绎的中文版的《没离开过》,我反复播放连听三遍,遍遍泪流满面,这一场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后来到网上去搜他以前唱的录音,就不如这个打动人心,这个更有现场感。光听也没有连看带听更让

缪凯乐:读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

读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人物介绍林纾(1852—1924)是清末民初的翻译家,古文家、小说家、诗人和画家,为清末民初的中国文化事业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林纾走上文学翻译之路,非常偶然,光绪二十三年,林纾夫人刘琼姿病逝,为了排遣寂寞和

美文推荐:林徽因·《窗子以外》

林徽因·《窗子以外》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自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

声明:《没离开过 林志炫 林志炫《没离开过》该怎么唱 歌唱的基本技巧》为网友欢者自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