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高考成功故事,欢迎阅读!
高考成功故事一有这样一个年轻人。
他3岁的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母亲拿出多年的积蓄为他买了架钢琴,教他弹得一手好钢琴。在读高中的时候,他就成了学校的“知名人物”。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确立了自己音乐的梦想。
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不得不到一家餐厅里当服务生。由于地位卑微,他稍不留神就会遭到经理无情的训斥。有一次,他不小心烫伤了另一位女服务员的手。经理一生气,竟罚了他半个月的工资。
即使在这样艰辛的打工生活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音乐梦想。他几乎把所有的工资都用在了买音乐资料上,在业余时间,他一刻不停地积累着自己的音乐“资本”。
后来,餐厅配备了钢琴。一连换了几位琴师,老板都不满意。出于对音乐的爱好,他瞅着一个没人的时机,忍不住上去弹了一曲。不料,这事被老板知道了。老板让他弹奏一曲,竟发现他的琴声正合自己的口味。于是,在人们惊异的目光中,他当上了钢琴师。
经人介绍,他很快获得了一个演出伴奏的机会。他感到自己的机会就要来了,精神抖擞地投入伴奏。但事与愿违,他的伴奏音乐与歌手的歌声很不和谐,舞台下嘘声四起。那一次他彻底演砸了。他伤心至极,但并没有灰心丧气。
不久,那家请他去伴奏的公司的老板发现他很有音乐天赋,请他去专职写歌。他高高兴兴去上任,却发现自己的职务却是“音乐制作助理”。这是一个除了写歌,什么杂事都得做的工作。但他二话没说就留了下来,因为跟餐厅相比,这里至少有音乐的环境。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终于给他配了办公室,让他专职写歌。总算找到了可以放飞梦想的舞台,他压抑已久的创作欲望喷薄而出,创作出大量的歌曲。
然而这些歌曲,老板一首也没有看上。在老板看来,他的音乐天赋很好,可曲子写得怪怪的,不讨人喜欢。巨大的失落感笼罩着他,有一瞬间他想到了放弃。但很快,他就把这个念头否定了,因为如果现在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他决不放弃!一连七天,他每天都创作一首歌。每天早晨上班之前,老板准能见到他的一首新歌。终于,老板感动了,答应向明星推荐他的歌曲。
但是,公司一连几次向明星推荐他的作品都被对方拒绝了。一次次的失败,把他打入了痛苦的深渊,但他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
终于有一天,老板把他叫来,对他说:“如果你能在10天内写出50首歌,我就从中挑出10首,为你出唱片专辑?”
他感到自己简直就是在做梦,当明白这是事实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次,他要拼了!
他一头钻进创作室,任由激情迸发,一首接一首地创作。饿了就泡包方便面,困了就倒头睡一会儿。近乎疯狂的10天过去了,他竟然创作出了50首新作品!
半年之后,他的第一张专辑一经上市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歌迷抢购一空。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在第八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评选中,他被评为“最受欢迎的男歌手”。
他,就是当今红透两岸三地的华语歌王周杰伦。
回首走过的道路,周杰伦不胜唏嘘:“当幸运之神还未降临的时候,请不要着急,要耐心等待,并非你不是天才,而是时间还未到,我为这一天,努力了20年,在此期间,我从来不曾放弃。”
当今20几岁的年轻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与上辈人三天两头搞运动、弟兄几个抢粥喝的年月相比,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动乱的和平年代。
不仅如此,因为是家中独苗,我们受到了来自父母和祖辈加倍的疼爱。可以这么说,在20岁之前,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吃过什么大苦,也没有经过几个像样的大风大浪。
但是,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父母也不可能庇护我们平安地走过一生。当有一天我们进入社会,不得不独自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究竟能不能经受住生活中的挫折与考验,就得打一个问号了。
与周杰伦相比,我们的起点也许并不比他差。最起码我们大多数人都念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够取得周杰伦那样的成功,并不只因为他对音乐独有的天赋,更因为他在面对挫折与失败的时候的那种永不放弃、百折不挠的韧劲儿。
正如周杰伦所言:“明星梦并非遥不可及,任何人都可以做。我之所以能有今天,是我永不服输的结果。”
高考成功故事二1984年,在浙江大学的校园里,你经常会看到6个年龄相仿的高考落榜生,他们聚在一起,对着天空肆无忌惮地振臂高呼: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这6个落榜生里面,也有马云的身影,也有马云的声音。24年过去,当我们重温那些充满激情的青春誓言时,我们的心仍然被深深震撼着。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勇往无前、破釜沉舟、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大信念。 和张朝阳、李彦宏、史玉柱、丁磊、马化腾这些打小学习成绩就非常优异的当今互联网领袖级人物们相比,马云真的不是一个好学生。
他的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那简直是差到了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地步。因为数学太差,初中毕业,他根本不敢报考重点高中,只报了个二流的高中,但连考两次都没考上。 1982年,18岁的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是他的高考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只考了1分。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说实话,马云是很灰心丧气的,他认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学那块料,于是他开始四处打零工谋生计。他每天踩着一辆装满货物的笨重的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驶。我们可以想像,以马云那样瘦小的身子,干着那样沉重的活,是怎样的一副情景。18岁的马云常常望着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当这样一个踩三轮的“骆驼祥子”?他不甘心,他当然不甘心! 有一次,马云踩着三轮去给一家文化单位运书,在金华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他捡到了一本书,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人生》里高加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
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之路,不仅是漫长的,更是充满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将经历一番磨练。他想起了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经过一番深入思考之后,他决定再战高考。他开始了勤奋的学习。1983年,19岁的马云第二次参加了高考。这一次,他满怀信心。但是老天偏偏喜欢跟他开玩笑,他再次惨败,数学只考了19分。 成绩出来之后,父母都对他不再抱什么希望,认为这孩子注定不是考大学的料,劝他安安心心学点手艺,当个临时工,混口饭吃。 但是马云却仍不甘心,他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个临时工,他要考大学,他明白只有考大学才能改变他的命运。
由于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学,所以他只有边打工边复习。他那时常常跑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去学习。在浙江大学,他认识了5个落榜生,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着他们的抱负和理想。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他们对着天空肆无忌惮地振臂高呼: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 我相信,他们每个人狂喊着这些誓言的时候,眼里含着泪水。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
马云记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对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马云的表现让余老师大跌眼镜。考数学的时候,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结果这一套,居然给套出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这个分数在马云的数学考试史上,绝对是破天荒的伟大成就。 马云非常幸运地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成为外语系的一名本科生。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高大帅气的形象,没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没有聪明睿智的头脑。他靠的是他的不屈服于困境的精神,对一定要改变生存现实的决心,对一定要成功的坚定执着的信念。
所以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我经常这样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没有参加第三次高考,而去学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我想,绝对不可能! 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马云来到他当年一手创立的海博翻译社,题下了四个大字:永不放弃。这四个字,如今在海博翻译社的网站首页上赫然在立。它传达着这样一种精神:做任何事情,你可能会碰到很多很多的挫折与失败,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永不放弃,那么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永不放弃,这是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是马云终生的信仰所在,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所有正在创业道路上或即将走上创业道路的人共同的大信念。 本文结束的时候,我在幻想着这样一个大场面:在一个站满了600万人的空旷地上,600万创业人一起用他们最大的声音呼喊:我们一定可以成功!----我们一定可以成功!------我们一定可以成功!--------那将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一个恢弘磅礴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