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厅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置的,是省政府主管全省财政工作的组成部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财政厅长工作会议讲话材料,仅供参考。
财政厅长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篇1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我省经济处于止滑回升的关键时期、财政工作继续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省长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全省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执行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判断,对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工作提出了重要意见。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 在服务全局中注重实效,上半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的不利影响,各级财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方针,为确保财政稳健运行和推进全省“两个加快”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全省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先于全国触底,好于年初预期,呈现积极向好的势头。在此基础上,财政收入止滑回升,财政支出大幅增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5.41亿元,为预算的56.7%,同比增长10.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44.34亿元,为预算的55.4%,增长12.8%;非税收入完成151.07亿元,为预算的60.7%,同比增长3.9%。全省上划中央“两税”完成235.19亿元,为计划的55.5%,增长8.7%;上划中央所得税完成126.76亿元,为计划的57.4%,增长4.9%。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实现1326.13亿元,为预算的42.5%,增长54.7%。
从收入执行看,主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积极向好的态势初步确立。全省财政收入一季度止滑回升,二季度稳定增长,上半年完成全年预算的56.7%,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二是收入质量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全省税收收入增长12.8%,高于非税收收入增幅8.9个百分点,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4.6%,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在一般预算收入增量56.04亿元中,税收收入增加50.54亿元,收入增长贡献率达90.2%。三是市(州)收入实现全面增长。全省年初13个市(州)收入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市(州)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25.65亿元,比一季度提高2.14个百分点,21个市(州)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6个重灾市(州)均完成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其中绵阳、广元两市增长达26.9%和56.4%。
从支出执行看,主要表现三大特点:一是支出规模创历史新高。全省一般预算支出超过1300亿元,增幅创近十年同期新高,支出规模居全国前列。二是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全省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环保等重点支出完成595.03亿元,增长35.5%。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1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6.6%,教育支出增长15.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6%,科技、环保支出增长32.9%,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85.5%。三是支出结构更加优化。上半年,全省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5%、9.2%,较上年提高1和0.3个百分点;行政成本性支出所占比重为15.8%,下降1.3个百分点。民生、发展支出增长快于运转支出增长,三大板块呈现“两升一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各级共同努力下,“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截至7月底,全省化解‘普九’债务77.88亿元,占20xx年锁定余额的96.2%,140个县(市、区)将20xx年锁定“普九”债务化解完毕,104个县(市、区)将系统内外“普九”债务全部化解完毕。
(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灾后重建。按照中央“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决策部署,狠抓资金统筹平衡,严格资金管理。截至6月底,省财政累计下达中央及省级重建基金1200亿元(含20xx年下达资金),分别占中央和省级预算安排的90%和95.4%;已落实20xx年中央重建基金658.27亿元,占我省今年包干指标的73.36%。积极开展与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谈判,加快灾后重建12亿美元外债项目的签约进度。截至目前,全省没有任何地方因为财政资金不落实影响重建项目开工建设。
二是促进经济止滑提速。截止6月底,全省累计下达中央扩大内需专项资金132.57亿元(含20xx年48.69亿元),占中央下达预算的99.8%。通过积极汇报争取中央支持,圆满完成18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目前,债券资金已全部分配拨付到位,各地各部门正在抓紧项目实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有效引导了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增强了地方的资金配套能力,缓解了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资金压力。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截至7月底,全省家电下乡产品实现销售金额46.1亿元,名列全国第一,有力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与此同时,认真落实金融激励、贷款贴息、农业担保、农业保险、出口奖励政策,促进经济提速发展。
三是大力扶持产业升级。在中央重建基金分配中,安排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资金30亿元,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安排灾后重建产业投资基金30亿元,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重建。省级财政安排园区发展资金5亿元,支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投融资担保体系、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技术研发、重大项目技改、重大装备制造和中小企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各级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围绕生猪、玉米、马铃薯三大产业,打造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全力保障民生政策落实。
以推进“八项民生工程”、“富民安康工程”实施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机制,确保各项民生政策兑现到位。针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新增政策的启动,针对促进就业再就业、新农合提标、城乡低保提标等原有政策的完善,各级主动谋划,研究制定政策,准确测算需求,确保政策制定科学、执行有效。上半年,全省累计拨付“八项民生工程”资金399.75亿元,占预算的55%;下达和调度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资金9.13亿元,占预算的75%以上。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政策,上半年中央和省级应负担资金已全部到位。与此同时,农民工培训、扶贫解困、百姓安居等民生工程加快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四)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创新。
一是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扩权强县财政体制改革,新增扩权县32个。研究制定了调整财政管理体制的政策制度,建立了对试点县“分类考核、差异扶持、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各项对接工作有序进行。认真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积极开展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前期工作,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二是优化管理模式。切实提高预算调控能力。通过加强结余资金管理,清理注销20xx年省级部门结余资金近3.9亿元,统筹用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整合中央和省级支农资金4.56亿元,引导带动市县及社会投入28.55亿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创新政策执行方式。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型合作医疗同步结算的“一站式”工作机制,帮助群众及时便捷领取医疗补助;探索建立了全省政法系统装备管理、灾后重建及扩大内需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实时在线管理。
三是强化财政监督。深化部门预算管理。省厅成立了预算编审中心,集中归并了省级部门基本支出预算草案编制和预算调整审核职能,部门预算管理得到加强。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各级财政与监察、审计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协同开展财政资金全程监督检查。与此同时,各级通过深入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小金库”清理检查等专项工作,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基础。
以上情况表明,面对灾后重建任务繁重、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财政减收增支的巨大压力,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广大财政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和艰苦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运行中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平衡面临挑战。增值税转型改革、重建税费优惠等政策性减收效应仍在继续释放,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增支压力突出,自然灾害频发对相关地区收支平衡影响严重。二是重建基金预算执行进度偏慢。上半年,全省累计实现重建支出514.6亿元,占已下达预算的49.58%,其中城镇建设、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精神家园等项目进度明显滞后。三是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预算执行的规范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四是区域间财力水平差异较大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 在推进发展中系统谋划,注意把握当前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运行带来了积极成效。为继续巩固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中央已经明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控工作不放松,调控重点将更加突出。从财政工作角度,需要我们从更深层面、更大范围理解好政策、把握好政策、落实好政策。
(一)坚持公共财政基本取向。
近年来,随着财政保障能力的逐步提高,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等方面实施了许多好的政策,始终贯穿着公共财政的基本取向。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积极财政政策同样必须在公共财政职能框架内运行,既要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更要纠正政府缺位,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央扩大内需专项资金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公共领域的投入,所占比重达86.5%,充分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取向。
各级要利用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大规模增支的机遇,下决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要加大经济提速提质关键领域的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要增加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快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向市场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倾斜,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继续扩大消费需求,壮大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发挥公共财政调整利益关系的职能,扩大财政补贴规模,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能力。
(二)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功能。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政府性开支、实施结构性减税,增加全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复苏。因此,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功能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为此,各级财政部门要重点把握三个方面:
一是用好财政政策工具。要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在扩大项目融资方面,要认真落实金融激励、贷款贴息、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发展促进政策,充分利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地方金融机构贷款,多方筹集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发展。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要用好用活技术改造、园区发展、外贸出口等补贴政策,研究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引导个人消费方面,要认真落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补贴、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惠民政策,促进扩大居民消费。
二是搭好政府融资平台。近年来,各级积极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投融资平台总数已经达到300余家。投融资平台的良性运作,首先是做实资本金,绝不能让平台成为“空壳”;其次是筑牢财政与平台间的风险防火墙,杜绝政府给平台公司提供担保;三是控制平台自身的运作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实现平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搞好资金运作管理。从本质上讲,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赤字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把以后年度的支出提前到现在进行安排。因此,在债券资金和通过融资平台筹集资金的安排使用上,要搞好运作管理。具体讲:一是要注意划清政府债务和公司债务的界限;二是政府债务资金要尽可能安排那些以后年度预算有来源、还款有保证的项目。
(三)努力实现财政稳健运行。
近年来,各级支出需求急剧扩大,支出预期还在增长。解决当前收支矛盾,实现财政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夯实财源基础。从长远看,确保财政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夯实财源基础,通过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提高税收贡献率,努力做大财政蛋糕。当前,在加快发展过程中,要防止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牺牲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计成本招商引资等问题发生。在这个问题上,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把财政政策研究好,把投入产出账测算好,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提高收入质量。客观上,财政收入质量取决于经济发展质量。近年来,各级收入大幅增长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密不可分。但从质量看,近年全省一般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比全国水平低了近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比全国水平低近8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在省内一些地区表现更为突出。这说明,财政收入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客观存在。这个问题的存在有其不少的客观原因,但也存在一定的人为操作。对此,各级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进行清理,充分利用经济调整缓冲的有利时机,在确保完成年初预算的基础上,挤干人为水分,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三是确保收支平衡。当前,我省财政减收增支矛盾十分突出,平衡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各级必须加强增收节支工作,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加强结余资金管理,增强预算调控能力;必须围绕经济调整的特殊需要,强化公共保障职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加大扶持力度;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坚定信心,竭尽全力确保平衡,防止一些地方寄希望于摆赤字、靠调度来维系运转的做法。
省厅将继续健全完善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财政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厅党组决定在今年底开展对市县实施《**财政五年发展规划》的年度考核,重点对“三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随着公共财政建设的迅速推进,财政支出规模在扩大,保障范围在拓展,保障对象在增加,对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收支规模迅速扩大对财政管理的要求。20xx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接近3000亿元。如此庞大的财政支出,分解到市县动辄上数亿元,是几年前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而机构人员没有大的变化。管好这些资金靠什么?只能靠管理,靠制度机制,靠技术支持。二是服务对象增加对财政管理的要求。近年来涉及民生领域的政策高密度、高强度出台,财政部门的服务对象由过去主要面向部门和企业,扩展到面向全社会,面向千家万户;由主要涉及经济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服务的对象和层级在增加,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第三,资金安全高效对管理提出的要求。需要通过管理流程和制度机制的优化设计,实现资金分配和拨付的过程控制,降低管理运行的成本支出,落实相关责任主体的管理责任。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厅(局)长座谈会上,财政部党组作出了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工作部署,为我们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所谓科学化管理,就是要善于把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通过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增强财政管理的实效。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要运用信息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技术,完善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推进绩效评价。科学化与精细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重在制度机制层面,后者重在技术方法层面。希望各级财政部门认真研究,在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面大胆创新、谋求突破。
三、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做好下半年工作,需要全省上下准确把握当前形势,按照“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方针,落实省委“三个坚定不移”的要求,坚持厅党组“三、四、五”工作思路不改变,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坚持年初预算目标不动摇。
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外部环境并不乐观;全省经济出现良好态势,但基础并不牢固。但随着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预计下半年全省经济增速有望高于上半年。据此,我们对全省财政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各级共同努力,预计能够完成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任务,并有望实现一定数额的超收。各级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决把增收节支的政策执行好,把收支平衡的要求落实好。
要狠抓收入征管。增收条件较好、受灾程度较轻的地方要力争实现较大超收,年初预算较低的地方要调整收入预算,力争多增收,为确保完成全省收入任务多做贡献。要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坚决纠正违反税收政策的行为,堵塞收入流失,确保应收尽收。要完善支出执行管理,落实预算部门和执行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结余资金管理,提高支出的时效性。要坚决贯彻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有关规定,努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行政成本。总之,要通过增收节支,努力实现收支平衡。
(二)坚持支持发展力度不减弱。
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继续把支持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要加快推进灾后重建。认真按照“三年重建任务,力争两年完成”的目标要求,针对重建资金执行进度偏慢的问题,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要进一步明确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按照财政部和省政府关于重建基金使用的管理办法,由各地在分类控制数内作出实事求是的调整。要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加快规划执行的中期评估和优化调整工作。要对重建项目进行梳理排查、倒排工期、分类推进,在继续抓好民生项目的同时,同步推进其他项目实施。
要确保各项政策到位。要全面落实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加快投资预算执行,确保项目需要。要认真实施金融激励、贷款贴息、农业担保、外贸出口等发展促进政策,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增加发展投入。要加快拨付园区经济、工业发展、现代农业等各类专项资金,促进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