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汉字的艺术,也是汉字文化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是我国艺术百花园地中的一枝奇葩。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字毛笔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字毛笔书法欣赏:字毛笔书法1
字毛笔书法2
字毛笔书法3
谈书法摹与临:“摹”与“临”,是传统的有效的练字必经程序。旧时代老师教小学生写字,总是先写“描红”(北方叫红模子),后写“影格”(北方叫照格,也叫仿影)“描红”是用墨笔依着印有红字的描红本直接填写,“影格”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隔纸描写。这是“摹”的两个步骤。练习写字,必须先“摹”后“临”,不过我们现在应该变通办理,将“描红”“影格”两个步骤并在一起来做,以缩短练习过程。
“摹”的方法是:先从帖里挑选清楚完整的单字(古代碑帖因年久剥蚀断裂或拓裱不精,往往有模糊不清的,所以必须挑选),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雪连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帖字的轮廓,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书法术语叫“双钩”)。然后把双钩的字作为描红本,第一步蘸红墨水填写,第二步蘸绿墨永到纯蓝墨水填写最後在完整填写,这样一本双钩本可填写三遍,最后变成原帖的复制本,再就这复制本蒙上薄纸写“影格”。不过有两点必须注意:一,钩空心字要极细心,勿使丝毫失真(双钩线条稍微偏里一些,钩出的字就会比帖字瘦,稍微偏外一些,钩出的字就会比帖字肥。必须刚好在帖字的边缘上,方不失真)二,每次填写时,要注意不要写出双钩轮廓之外,不然就会破坏字形。至于写“影格”时,尤需注意“亦步亦趋”,帖字粗,跟着粗,帖字细,跟着细,总之要完全跟着帖走,不要任意变动。
“临”帖有“格临”、“对临”、“背临”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格临”。取云母片或薄玻璃片或洗净的废摄影软片,照帖字大小画上九官格或米字格,把这格字放在帖字上面,然后在现成印有九官或米字格的练习本上照式临写,也可以在别一张纸上画上放大的格子(一般比帖字格子放大三分之一倍或二分之一倍,不可太大),蒙着白纸临写。临写的时候,先看清帖字哪一笔在格子的哪个部位里,照着它也写在该一部位里(图十二),这样才不致走样。不然,字还是这个字,笔画、间架的位置跟帖字不同,那就是“抄”帖而不是“临”帖了。 “抄”帖是练字者最易犯的毛病,必须注意避免。
第二步是“对临”,就是不用格子,直接对着帖临写(也需放大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倍)临写时,最好将帖用特制的帖架架起,放在桌子前方(如无帖架,用几本书或其它东西把帖架起来也可以),对着它写。又须注意要看一字写一字,不要看一笔写一笔,因此必须先经“格临”,熟悉了帖字的笔画、间架,然后方可“对临”。
第三步“背临”,就是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背临”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帖字全部临完,即临到熟透以后,从头至尾默写出来。一种是随临随默,临熟多少字,即耿写多少字。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而且可以合起来用,先局部默写(即临几字默几字),后全篇默写。默写完毕,要与原帖比对,发现某些点画或间架跟帖里不一样,要改正重写(对临时也要如此)一本帖到能全部默写,而且写得跟帖很相像,才算初步成功。但这样的成功是不巩固的,如就此停止不临,隔了些时,还会回生,所以就是能把帖全部默写出来,仍须继续临写,这时可以“对临”、“背临”相间为之。等到帖里的每一个字都能牢牢记住,永不忘记,即使帖里所没有的字,也能写得跟帖字相仿佛,至此才可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