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 创业励志成功故事

随着社会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展现在社会发展中。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的展现在创新和创业发展的基础上。在这个创业社会里,很多人创业成功的故事在激励着我们前行。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创业励志成功故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业励志成功故事一:

养鱼亩产2500斤鳜鱼创养殖神话

2001年,中专毕业的李军,年仅19岁。他率先回村自学养殖特种鱼,成为当地水产行业最年轻的千万富翁。此外,他还发起成立了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带领200多户村民一起致富。他预计,3000多亩的养殖规模,今年年产值过亿元。

弃保安工作回家养鱼

2001年,中专毕业后的李军找不到理想工作,在一个居民小区当起了保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到餐馆吃饭,要了一盘鳜鱼,价格100多元,“其实,这种鱼在我们村很常见,没想到这么贵?”这年,他辞掉工作,在华南海鲜市场做调查,并翻阅了一些养殖鳜鱼的书籍。

19岁的李军有了创业冲动。他决定回家养殖鳜鱼。事实上,他家乡的荷包湖农场水源充足,鱼塘多,具备鳜鱼养殖条件。他把想法跟父母和盘托出,“我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李军的哥哥李允表示支持。父母无奈,只得同意兄弟俩,并拿出了11万元积蓄予以支持。

第一年亏得血本无归

挖鱼塘,盖棚屋,找鱼苗,置增氧机,李军信心满满。2002年,他用16亩鱼塘养殖鳜鱼,并花了2个月时间,到汉江边找渔民收集了万余条小鳜鱼苗。曾养过鳜鱼的蔡师傅告诫他:“鳜鱼要吃小活鱼,死鱼不吃,饿了就互相残杀,且对水质要求很高,缺氧就死。”

李军从广东引进了300万条小麦鲮鱼作为活饵料养殖。但给鳜鱼喂多大的饵料鱼,又是一门学问,太大吃不下去,太小则增加了鳜鱼的捕食活动量,影响生长速度。7月的一天,离鳜鱼上市仅3个月。天气闷热无比,耐氧能力差的鳜鱼,纷纷浮出水面。浮头就意味着死亡,当李军开始抽水、转塘时,一切为时已晚,整塘鳜鱼瞬间全军覆没,损失达10万元,血本无归。

债主紧逼险些卖掉鱼塘

李军的失败,引来了村民们的嘲讽。“你搞这行不行,完全是瞎掰。”当时,在村民汪文学看来,李军成不了大事。

经朋友介绍,2003年,李军赴黄冈罗田县找郎正全师傅学技术,并一呆就是3个月。“你年纪这么小,有这个闯劲,让我佩服。”郎师傅将自己的鳜鱼育苗孵化、养殖技术,全部教给了李军。

李军不想放弃,回家后再借3万元钱,购了8000条鳜鱼苗。但这么多鳜鱼的“吃饭”难题,又让他栽了跟头。“饵料供应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鳜鱼自相残杀。”

3年的时间,李军先后亏损20万元,债主无数。2004年春,李军家穷得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恰巧在这一年,哥哥李允患了肾病综合征,需要大量的钱治病。一些债主眼看李家无钱还债,甚至抱走他家的电视等值钱物件。

母亲哀求李军,“你把鱼塘卖掉吧。”那一刻,他哭了,“搞了几年的养殖,眼看就要成功了,要放弃我心有不甘。”在他困难时刻,李允的岳父出手,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亩产2500斤鳜鱼创养殖神话

2005年5月,连败三年的李军,放手一搏。他找亲戚、朋友再凑了5万元,购置了自动测氧机。实际上,此时的李军,其鳜鱼养殖技术,已是十分成熟,“何时下饵料,每亩下多少,何时换水、消毒,这一切我了然于胸。”

为了解决活饵料鱼供应问题,他将麦鲮养殖交给其他村民,然后以合适的价格收购。2005年,他承包的50亩鱼塘,收获了8000斤鳜鱼。当时,鳜鱼价30多元一斤,这年,他的毛收入近30万元,纯利润达15万元。2006年,李军扩大了养殖面积,承包的鱼塘面积达100亩,他拿出70亩养殖鳜鱼,此外,还用30亩养殖新品种黄颡鱼,实现多元化养殖,分担风险。“黄颡鱼可高密度养殖,耐低氧,抗病能力强,产量易保证,风险系数相对较小。”这一年,他的毛收入有200多万元,纯利润就有100多万元,鳜鱼养殖亩产达到2500斤。2009年,李军发起成立了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截至2011年4月,该社社员发展至200多人,养殖面积达3000余亩,预计年产值过亿元。

如今,李军扩大了养殖品种和规模,并承包了300多亩水域,养殖鸭嘴鲟、鲈鱼。目前,他正在通过中间商联系销售渠道。

创业励志成功故事二:

他养竹鼠“听”世界名曲月入两万

“这是贝多芬的名曲,接下来是中国的古典音乐……”听着悠扬的轻音乐,数百只竹鼠见到陌生人,并未出现躁动,而是悠闲地啃着草、吃着粮食。

这些竹鼠的主人是吴建安,两年前,他是都市白领,辞职后扎根深山,靠养竹鼠致富。

不当白领 回乡下创业

走进永春县苏坑镇嵩溪村洋田角落吴建安的竹鼠养殖场,你会发现,这边的竹鼠如此乖巧。

2003年大学毕业后,小吴一直在某大型公司做财务,月薪近万,后来他认识了妻子姜笑丽,作为白领,他们收入都不错。几年积累,他们已打算在厦门海沧区买房定居。然而,孩子出生后,吴建安却犹豫了起来。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事业和生活?

创业!小吴回了一趟家,看到家里山清水秀,生态条件非常优越,他小时候的梦想涌上心头。“我从小就想搞小农场,养的家畜吃青草,市场前景应该错不了。”小姜很支持丈夫的想法,也辞职跟他回老家。

养什么好?小吴到周围县市进调查,他发现养竹鼠很有前景:“我家里就有养竹鼠的历史,市场需求旺盛,但却还没有比较大养殖场。”小吴认为,养殖竹鼠投资小,入门较快,繁殖快,后续的投入较少。

父母不明白 一月不跟他说话

说干就干,小吴从亲戚处接手了100多只竹鼠。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 创业励志成功故事

刚开始,他像以前那样拔杂草来喂,也不懂防疫,“虽然竹鼠繁殖很快,但经常会有竹鼠死去。”吴建安介绍。

这并非小吴遇到的最大挑战。刚回家,父母亲一听说他要辞掉高收入的工作回家养竹鼠,气得脸都绿了。在反复劝说无效后,父母一个多月不跟他说话。

顶住压力,小吴一心想着,如何把竹鼠养好。

防疫是关键,他经常戴上手套,向医生一样,解剖死去的竹鼠,寻找致死原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年努力,他找出了一套成功的防疫方法。

经过努力,养殖慢慢上了正轨。一个远在江西的网友,通过网络,与吴建安联系,一口气找他买了300多只幼崽。他因此赚到1万多元。“想不到这种东西还可以赚钱,那就好好干!”父亲终于跟他说话。

放名曲给竹鼠听?让它们长得更快

给竹鼠听轻音乐,是一次意外的发现。

原来,一次在喂竹鼠过程中,小吴的手机铃声响起来了,原本见到人后到处乱窜的竹鼠竟然安静了下来。他想,如果长期给竹鼠听轻音乐,有助于竹鼠缓解情绪及长膘。他于是把播放设备装到养殖场,给竹鼠播放。如今,有陌生人进入,这些竹鼠也不会躁动不安。

他开始开发利用养竹鼠的第二价值。“竹鼠粪便也是好东西。”吴建安介绍,苏坑是佛手茶种植大镇,竹鼠的粪便便是改良土壤的好肥料,单单一年的竹鼠粪便,他卖了2万多元。

带领村民致富 想建生态农场

创业之初,拓展市场,吴建安也另辟蹊径。

他开着小货车,在永春、德化一家一家餐馆酒店寻找买家,有的老板刚开始不怎么搭理他,他就“强强”放5只竹鼠在那里,说好了如果顾客愿意吃再来收钱。

如今,当初不怎么搭理他的那些餐馆,隔三差五就找他拿货。

2013年,小吴的竹鼠总销售收入达到了60万元。今年前景更是喜人,他每个月能卖出4000只竹鼠,月纯利润2万多元。

“生意越来越好,一个人忙不过来。”小吴干脆把一些幼崽让乡亲带回家养,长成了再统一回收。这样,不少乡亲也在他的带动下,共同致富。

“最近我还挖了两口鱼池,打算把竹鼠的粪便弄成沼气池,再种些有机蔬菜,一座农场不久就会出现了。”他满怀豪情地说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10261/29717637.html

更多阅读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的励志文章

   关于成功人士的励志文章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爱华阅读配图     我在乌镇参加了全球互联网峰会,在这个会议上有马云,也有苹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  主持人抛出了一个问题,说:“雷军,你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的励志创业故事

   成功人士的励志创业故事  《陈天桥和夫人雒芊芊的创业故事》  陈天桥结婚5年,而他们的孩子———盛大网络也5岁了。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陈天桥深有同感。他始终觉得太太的支持是盛大能够发展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励志好文3篇

不论八九十岁的老人家,或刚学步的幼儿,都有着满满的爱,都会因那付出的爱得到回响而兴奋,也可能因为反应的冷漠而受到伤害。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伴随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成功人士励志好文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

现代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故事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的周围,环绕着鲜花和掌声;失败人的前后,浸透着汗水和奋斗。成功的歌是用鲜花和掌声为音符谱成的乐曲;失败的歌是用牺牲和奋斗为号子写成的催人奋进的战歌。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成功人士故事,欢迎大家前来观看!成功人士故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的励志日志3篇

如果你害怕失败,即使你再聪明,也可能很难成功,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你必须具备勇气,才能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到底,你才能证明自己!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伴随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成功人

声明:《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 创业励志成功故事》为网友霸气爷们灬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