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坚持奋斗下去,哪怕你是最差的那一个,无关成功,因为喜欢,便是最好的理由。”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2016年高考作文必看励志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年高考作文必看励志文章(一)许磊是一所名牌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在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磊因为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越,而且在大四的时候就考过了司法考试,因此在别人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已经轻轻松松地去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律师助理了。
这家律师事务所非常有名,能在这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人都是业内精英,收入可观。跟他一起入职的还有一个张强的人,这个人毕业于一所三流大学,而且考了几次都没通过司法考试,所以,许磊在心里非常瞧不起张强。虽然应聘的时候说试用期三个月,两个人只能留下一个,但许磊压根就没把张强放在眼里。
刚进事务所的时候,许磊和张强被安排整理案卷,任务平分。许磊看着堆积如山的案卷,心想,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啊。张强二话不说,傻呵呵地就干起来了。最可笑地是张强整理案卷时还一页一页地看里面的内容,末了还拿个本子做笔记,时不时问一些在许磊看来傻到极点的问题。于是,许磊背地里把张强叫作大傻帽。
所里的律师在所里的时间并不多,多数时间在外面跑。所以,所里大多数时候只有他们俩,每当这个时候,许磊就把手里的案卷扔给张强做,自己则跑去调查了解怎么样才能当一个高收入的律师。
许磊用尽浑身解数终于知道:当一个优秀的律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强大的开拓业务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他找到所里资质最好的郭律师,请他带自己一起去办案,郭律师同意了。
当许磊跟着郭律师去见当事人、法官或者出庭的时候,张强正以蜗牛的速度做案卷,同时做着打扫卫生、端茶倒水的工作。
当许磊在写诉状、律师函、合同,出去立案的时候,张强还在以蜗牛的速度做案卷,同时做着打扫卫生、端茶倒水的工作。
许磊嘲笑张强,你这么笨,看样子是给人家白干三个月的活喽。张强笑着说道:“没有啊,我学到很多东西的。”许磊心想,真是个大傻帽,整理案卷、打扫卫生、端茶倒水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就到了,主任首先来找许磊。许磊心想,主任是来谈待遇的吧,我要提多一点要求才行。
然而主任说的话却让他愤怒到极点,主任说,所里研究过了,准备留下张强,请许磊另谋高就。
主任看着许磊目瞪口呆的样子,问他:“你是不是觉得你比张强优秀,比张强能干,最应该留下的那个人是你?”
许磊点点头。
主任接着问道:“那你在这三个月里学到了什么?”
许磊说:“我已经跟着办了十几个案子,办案的所有流程我都掌握了,很快就可以独立办案了。”
“那你想不想知道张强学到了什么?”主任问。
那个大傻帽整天做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又没通过司法考试,能学到什么呀?许磊心里很不服气。
主任拿出来一张统计表,说是张强做的。许磊接过一看,上面统计着张强整理的那一堆案件的种类、标的、案源等各方面情况,甚至还分析了每个律师最擅长的案件及办案特点。
主任接着又拿出五本大大的笔记:“你看看,这是张强对每个案件学习研究的笔记,不懂的地方都有红笔标注,还注明可以向谁请教以及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许磊低下了头,终于承认,在这场战斗中,他确实输给了张强。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学习了十几个案件的经验,而张强却用最笨的方法学习了几百个案件的经验。
许磊以前总觉得自己身上缺少点什么,不是聪明,不是勤奋,也不是踏实,直到认识张强,他才明白,自己身上缺少的正是这种肯花力气下笨功夫的精神。张强教给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下最笨的功夫,往往是这样的人,在日积月累中走得最远。”
2016年高考作文必看励志文章(二)
他是天生的侏儒,身高只有100厘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他的到来不仅没给家里带来欢乐,反而给父母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家里人对他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因为他患上了罕见的“成骨发育不全症”,这种病人体内钙质无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头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称的“玻璃娃娃”。
他的父亲擅长吉他和电子风琴,受家庭的影响,他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7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了一场钢琴音乐会,着迷到神魂颠倒的地步,向父亲提出自己也想要一台钢琴,父亲满足了他的要求。
但是,一个手脚无力,行动不便的人,要想学习钢琴谈何容易。每次他都要依靠别人抱着才能上下钢琴座。有一次,父亲刚把他抱上座位,有事临时出去了,他一不小心,从座位上摔了下来,脚被摔成了骨折。
心疼他的父亲建议他学点别的,可是他死活不同意,就认定了钢琴。无奈之下,父亲想出办法,在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辅助器,使他的脚较容易牵动钢琴踏板。虽然如此,他还是在练琴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意外的情况,以致于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但他却不管不顾,凭着顽强的毅力,近乎疯狂地练琴,这一练就是五年。
他13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父亲获悉一个剧团急需招聘一个丑角兼配角,觉得他很适合,于是送他去了。剧团内有一个名叫布鲁内的小号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几次之后,发现他在钢琴方面有着特殊的悟性,就推荐给打击乐演奏家洛马诺重点培养。在两位音乐家的悉心培养下,15岁时,他推出了个人的第一张专辑《闪光》。优美的曲子震撼人心,轰动法国音乐界,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巨星”。
他第一次公开演出时,先是在台前离观众最近的地方,站了足足3分钟。最后,他笑着问:“都看够了吧?”在全场发出会意地笑过之后,才开始表演。听完他的演奏,观众被他的音乐震憾了,先是短暂的沉默,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先站三分钟,他说:“很多人是因为好奇我的身材才来的,先让他们看个够,才会仔细听我的演奏,才能看到我灵魂的高度。”
置身于神奇的音乐世界中,他忘却了残缺肢体带来的痛苦,变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对于取得的成绩,他仍然不满足,坚持每天练琴的时间增加到11小时,每年的独奏音乐会超过180场。有时,超负荷的训练量甚至令他的指骨折断,他也在所不惜。他的钢琴越弹越好,名气越来越大。1987年,他推出的另一张专辑《乐曲》,成为他音乐行程中决定性的转折,让成为世界级钢琴大师,他的足迹遍及纽约、米兰、东京、巴黎等著名音乐城市。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赞誉之声。这时,所有人都已经不再对他的奇特身材好奇了,而是带看钦佩的心在仰望他灵魂的“高度”。
然而,再伟大的人物也有沉浮之时。自《乐曲》出版后,他的事业开始落入低潮,因为焦急,有一次甚至晕倒在酒吧的阶梯上。苏醒过来后,他说:“我的骨头那么脆弱,这次却竟然一点伤都没有。我告诉自己:时间还没到,上帝还不想让我去死。”
乐观的心态让他对未来仍充满信心,坚持每天练琴11小时以上。果然,过了不久,他的事业又迎来了辉煌的时刻,不仅签约了新的唱片公司,而且出的唱片一张比一张好,广受欢迎。尤其是与另一名法国爵士乐手格拉贝蒂合作的唱片销售量突破10万张。
有人曾经问他成功秘诀,他引用一位哲人的话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优秀和缺陷并存。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上帝特别偏爱它的芳香,而我就是那个格外芳香的苹果。”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于纽约,年仅36岁,他留给人间最后的一句话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他就是法国的贝楚齐亚尼,世界钢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一个乐观向上,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克服身体的巨大障碍,奏出人间最美妙乐章的残疾人。他的身材虽然矮小,但他灵魂的高度,足以让世人仰视。
2016年高考作文必看励志文章(三)他学习成绩很稳定,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总是在倒数几名徘徊。
整个小学生涯,都没有特别擅长的科目,以致于今时今日采访他当年的同学,大多数人对他都没什么印象,太普通了,成绩也不好。好在有一个同学还记得他——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他的脸上都是阴天。
小学的几年中,他被生物学深深吸引,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算是他给人最特别的记忆,只因在当时引起老师同学的强烈反感。
15岁时就读于伊顿公学,如愿读上生物课,这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但是,他的生物课成绩在250个男学生里面排名倒数第一,其他理科成绩也牢牢垫底,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当学科的成绩是最后一名的时候,还梦想将来要做这个学科的科学家,确实让人觉得荒谬可笑。
他的老师加德姆写了一份报告:“我相信他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的荒谬可笑”。这位教师还觉得他“无法明白最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继续教他“简直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尽管自己成绩很差,老师也认为坚持下去没有希望,但他自己没有放弃,继续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哪怕不能成为科学家,也要满足自己的爱好。
中学毕业申请牛津大学时,由于成绩不佳,他被古典文学研究系录取。招生主任找到他,跟他说,牛津可以录取你,不过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马上来上学;第二,你不要学习入学考试的科目”。
也就是说,牛津大学录取他的条件,是不允许他研究生物专业,或许在老师看来,以他的成绩,真的不适合做科学家。不如去学习他所有成绩中看起来相对还不错的古典文学,这或许是老师对一个孩子的关心,坚持固然重要,但错误的方向,只会让人离成功越来越远。
但是,他仍然对生物学情有独钟,在牛津大学学习一年的古典文学后,他申请转入生物系,再次被老师拒绝,老师听闻过他的生物成绩,不愿意他的加入。尽管不被人们相信,他还是坚守自己的爱好,曲线选择了动物学研究,这跟生物学,有莫大的关系。
这一次,不仅仅是老师,连一直支持他的母亲,也反对转系,在母亲看来,英国的古典文学,是世界出名的专业,放着这么好的课程不学习,选择一个冷门的动物学,还是他成绩很差的专业,简直是一件疯狂的事。
他有点倔强,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意愿,拗不过的家人,只得放任他的选择,如愿所偿,他终于开始自己喜欢的科研生涯。此后的时间,他把所有精力交给了生物研究,可是,他还是“太笨了”。一批的同学,有的生意兴隆,有的出版了小说,甚至在生物研究的专业也有同学出了成绩,只有他,还是默默无闻,不知道在折腾些什么。
喜欢的兴趣,而不是成绩的指引,让他能顶住所有的压力,最终在生物学领域“化茧成蝶”,1958年,在完成博士学位时,他从蝌蚪细胞提取出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举成名,被称为“克隆教父”。在牛津读完博士后,他又在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从1971年开始,他一直在剑桥大学工作,如今,79岁的他现在仍坚持全职工作。2012年,他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约翰·伯特兰·格登,曾经最差的学生,64年以后的今天,成为公认的同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在他现在工作的剑桥大学办公室,还挂着当初老师给予的那份最差报告,他用此告诉自己:“面对爱好,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
“喜欢,就坚持奋斗下去,哪怕你是最差的那一个,无关成功,因为喜欢,便是最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