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叙事 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是指叙事主体讲述教育生活中的事件的活动。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很重要的,班主任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有怎样的发现与感悟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仅供参考。

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篇一:一则拾金不昧的故事

德育是对学生最重要的教育,极大地影响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能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回报与贡献。我自己作为六年级的一名生物教师,在我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始终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下面是我进行无数德育教育的一例。

开学不久的一天,我带六(2)班的同学上了一节生物实验课。之前,我要求全班同学在教室外面排队,然后按秩序进入实验室。在排队过程中,芳子同学突然跑到我的面前,对我说

“老师,我捡到20元钱!”

“在哪里捡到的?”

“在地上。”芳子同学回答。

“这钱是哪位同学丢的?”

……

“感谢芳子同学,下来我调查一下吧!”

我明白了,这钱一定是其他班的同学丢的,现在一时也查不到了。

事后,我反复思考,怎样处理芳子同学上交的钱物妥当呢?怎样表扬一下芳子同学呢?经过思考,我认识到这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典型,这种优良品质应该在班上所有同学身上发扬,同时,我还觉察到这件事是一次对芳子和全班同学进行一次生动的德育教育机会。

于是,我决定这样处理这件事。首先我将20元钱交给班主任做班费,并请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表扬芳子同学。然后我又在一次培优活动中特意加上了芳子同学。

我清楚地记得,在那次培优活动中,我看到了芳子同学灿烂的笑容和饱满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也发现班上的那些优秀学生对芳子好热情,争相在学习上帮助芳子同学!

我看到这一切,心里感到无比欣慰,因为我觉得对芳子和全班同学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德育教育。同时,我还发现了教育无止境的深刻内涵,感到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真是无限啊!

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篇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任教20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一位学生,时常让我坐卧不宁,寝食不安。 2013年的9月1日,我又迎来了刚分过班的九年级新生。第一眼看到她,很是与众不同: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五官搭配很和谐。奇怪的是与她谈话很难同时看到她的两只眼睛,只有一只眼睛仿佛在与你对话,而另一只眼睛总被她时髦的留海严严地盖住。她的留海很是特别,从脑门的左边到右边,是一条斜线裁下来,到右耳边时已是长长的一绺。 “这样的发型很酷,但是看书看黑板得劲吗?”我第一次与她交谈起来。

“怎么不得劲,习惯成自然。”呀,好老练的回答,我初次感到此生不凡。

“可是我们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你是新转来的,不知道。我校学生不能穿奇装异服,男生不许留长发。”“可是我是女生啊!”又一次让我哑然。

“但你发型这样盖着眼,不利于你学习啊!”“我爸说了,创新才有发展。”我又是一惊。“你爸是干啥的?”“我爸是村里的大队书记。”说这话时她自豪而骄傲的神情溢于言表。哦,我明白了,原来如此,村支书的女儿,在我们农村也算是“官二代”了,更是“富二代”了,这孩子的别具一格肯定是与家庭的熏陶、家长的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看你的表现,我想。

“老师,请你帮我女儿调个班。”一天,他的父亲来了。“为什么?”“女儿回家说,你班里的任课老师太严格,今天提问背这个,明天要求背那个,而且班主任说话太直接,她受不了。”“哦,那得请示一下校长。校长开会说了,一旦分好班,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调班,否则几十个班级就会搞得很乱。”“校长那边我已经说好了,叫我女儿到某某班。”“啊?”我无语。但气不打一处来。任课老师们也猜测说:那他肯定是向校长告我们的状了,要不校长怎么会答应?难道我们对学生严格不对吗?老师们愤愤不平地说着。

临走时,村支书对刚下课回办公室的老师说:“不好意思啊,我家小女调走了。” 不料下午村支书又来了,满脸的无奈:“老师,某某班老师说他们班已经满了,而且我女儿也听说他们班上课很少用多媒体,她不喜欢。”

想走就走,想来就来,任课老师们不高兴了,要么说不想管她了,要么说不敢管她了。提问时,左提右提就是不提她,批改作业时左细改右细改就是不给她细改,只给她打个日期而已。月考结束了,她的成绩比分班时下滑了不少;期中考试临近了,她的心中十分惧怕,考不好,对不起她美丽的形象和那颗好强的心;考好,对于她这段时间的学习来说,太难。怎么办?还是想个法子躲考吧。期中考试的前一天,她约了一名女同学回宿舍,她故意从上床滑到下床,把脊梁蹭破了一点儿皮,然后跟女同学说:你快去跟班主任讲,就说我从上床跌了下来,叫他打电话通知我爸把我带回家。”

村支书来了,一脸的担忧。二话没说,把女儿扶上车,去医院拍片子。医生说没摔着,不碍事。班主任说:“那还能不能参加期中考试?”“不行,得歇一天看看再说。”村支书很坚决。

考试的第二天下午,她来了,就考了一门化学,得了29分。不考也罢,考了就得算平均分啊。化学29,其余各科均为零。这自然影响了老师们的评比,老师们不高兴的情绪油然而生。他们有的说:这样的学生还不如劝退算了,今天惧考能从床上跳下来,明天遇到挫折说不定能从楼上跳下来,到那时我们老师和学校可就惨了。是啊,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她的家长太与众不同了。

“劝退?”村支书满脸的酒气,一生气脸更红了,说话不干不净,气势汹汹地拍着办公桌喊道:你们要劝退?我就去告你们的校长!你们学校收的什么什么钱,合不合法?收据呢?如果要劝退,我非告倒你们不行!

老师们都知道: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我们没有体罚你孩子,更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你是告不倒我们的;老师们也了解:学校收的费用都是有依有据的,你也告不了。但是老师们更知道:学校大了,班级多了,校长的工作不说是日理万机也是千头百绪,我们怎好为了一点小事去惹校长生气?如果每个班级都拿这些琐事去找校长,那全校七、八十个班,校长还用干别的吗?

“这样吧,你与我们老师签个口头协议,保证孩子以后不乱来,我们就给她个悔改的机会。”村支书也算理解我们,答应绝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大休回家一定好好教育。

孩子继续在校学习,但老师们心有余悸也好、生气也罢,要么不敢管她、要么真的不愿管她了。虽然,大休回来,我发现她的发型变得普通了,由原来的斜线型变成了直线型,两只眼睛也终于共同露面了,下课也不像原来那样大呼小叫好表现了。

慢慢地,随着老师的不在意,她也更随意了。该背的课文、单词一律不背,该做的练习几乎不做,该值日的时候更不见人影„„。

有一次上课,我叫学生仿造句子 :金钱能买来 ,但不一定能买来 。轮到她造时,她说:“金钱能买来老师,但不一定能买来师爱。”我大吃一惊。我叫她再造一句,她说:“金钱能买来朋友,但不一定能买来真正的友谊。”句子造的是不错,但言为心声啊,我感觉她的思想有些低沉,有一种被孤立的凄凉感。

又有一次,我在她的作文上发现了这样的语句: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是一片黑暗,活着不如离去!我一看,坏了,老师的放弃、同学的孤立对她来说可能是一个无形的杀手,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要毁了一个年轻、脆弱的生命!于是我立马行动起来。元旦联欢会上,我特别邀请她合唱一首《感恩的心》。这一次她笑得特别开心,这是她“调班事件”以来笑得最灿烂的一次。

批改作文的时候,我利用下批语的机会与她谈心,她的每篇作文我给她写的批语几乎是一篇小短文,我告诉她:挫折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我还告诉她:人要慢慢地成长,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分析跌倒的原因,吸取跌倒的教训,你会走得更顽强„„

期末考试临近了,我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封信,打开一看:第一页:两片紫红的玫瑰花瓣做成的两颗红心紧连在一起。第二页:亲爱的语文老师:我不知该怎样感谢您。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您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我迷失了方向的时候,是您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我厌弃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您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您的安慰与鼓励似缕缕春风吹开了我的心门,如丝丝春雨滋润了我的心田。经历了这一次,我成熟了许多,我明白了作为学生,什么才是最美,我懂得了自尊、自爱的重要性,我更感觉到溺爱的可怕、师爱的不可缺少。你把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也一定会把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您!

迷途归圈的羔羊 掩信深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小学班主任德育叙事 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

是啊,中学时期是青少年思想想、品德和兴趣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中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的时期。幼稚与成熟、独立与依赖、冲动与理智等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犯错是难免的,要不就叫“学熟”而不叫“学生”了。我们做老师的千万不能把犯错的学生一棍子打死,而应该合理引导;老师的严格是对的,毕竟“严是爱,松是害”,而且 “严师出高徒”,但是一定要严中有宽,宽中有乐,乐而不乱;要严中有慈,慈中有爱,爱而不宠。要审势度量,严的有理,严的有道,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然,家长的溺爱也是一剂可怕的毒药,对孩子听之任之的教育方法绝不可取。 为此我要与诸位共勉:

作为一名教师,所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篇三:别让你的“爱”被当做借口

每位老师的班上都会有个别相对来说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可能经常忘记自己的物品放在哪,到处找东西找不到;可能理解能力比较差,别人听一遍能理解的内容,他要想好久才能弄懂;可能写字的速度特别慢,要花费双倍的时间才能完成和别人相同的任务„„当你遇到他们,你会怎么做?

我们班有个孩子覃小龙,这个孩子平时在班上总是一声不吭,很老实,平时上课不讲话、也不做小动作,但是也不举手回答问题。内向的性格让同班的孩子觉得他很不起眼,有的时候还会被别的孩子欺负。做到作业的时候,他总是速度很慢,做一题要花很长时间。从表面现象看,这个孩子思维能力弱一些,一些填空和应用题对他来说可能确实难以理解。他平时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自己一个人坐在那,从来都不主动开口问我,让你觉得不忍心批评他。我觉得像这样弱势的孩子,需要我们加倍的关注和耐心,所以总是利用课余的时间帮他把课上没听懂的部分再讲一遍,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也为他详细地讲解,希望他能尽量缩小和别人的差距。

但事与愿违,每天对他加倍的关注,花费加倍的时间与精力却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慢慢地他对老师越来越依赖,打开作业本也不再积极认真地先自己独立完成,而是先乱写一气,等我给他把每道题的方法讲解清楚后,再重新写一遍。这样的结果是,不只是简单的生字,就连最基本的填空题他也错得一塌糊涂,字也是写得乱七八糟,对学习的积极性反而是一落千丈。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的满腔努力付出,全心全意的爱难道错了吗? 这时候恰巧班上有另一位学生林奥运也出了一些状况。这个孩子的智力水平没有问题,但却是一个比较幼稚的孩子,经常性的作业忘记做,做一半留一半,忘记订正,等等。他妈妈也经常找我们交流说这个孩子在家里也是丢三落四、跟他说一件事情,没有5分钟就全部抛到脑后了,学什么忘什么,他妈妈也是经常在家里急得直掉眼泪。通过和他妈妈的交流,我感觉这个孩子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因此对他也就比较宽容,有问题的时候而大多是提醒他一下,很少严厉地去批评他。

但是慢慢地又出现了问题,我发现这孩子的学习也越来越糟糕,甚至发展到上课的时候也不听了,把手伸到抽屉里做小动作。有一天,在课上留的作业时间里,他没有写作业,晚上回家也没有完成,第二天早晨很轻松地告诉我他忘记了,在我提醒他尽快把作业补好之后,他也没当回事,还在忙着找小伙伴做游戏。

为什么孩子会全部当回事呢?

我在反思,为什么在我的关心、宽容、付出下,所得到的却完全相反呢? 一天,从网上看到一则小故事,大意是说:一个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一直都瞧不起自己,所以一直都一事无成。在他30岁生日这天,他的好朋友告诉他广播里正在寻找拿破仑的孙子,外貌特征和他一模一样。听到自己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他顿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充满了力量,第二天一早,他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20年后,成为这家大公司的总裁。但成为总裁的他经过多方查证,发现自己并不是拿破仑的孙子。这个故事说明了暗示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我为覃小龙补课,每道题都为他详细讲解;从来都不责备林奥运,只是温柔地提醒他,这样我所认为的为孩子着想,反而给了他们另一种暗示呢?我的行为是不是也可以解读为,我知道他们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接受他们的不足呢?那他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既然老师都觉得我不行,那我也可以不用努力,得过且过也就行了?那我所认为的对孩子的“爱”不就成了他们可以不认真努力的借口了吗?

最近,在《读者》上又看见一篇文章,大意是当你在飞机上跳伞前,向教练询问伞是否能打开时,你希望听见“我相信能打开”还是“我知道能打开”?前者的潜台词是具有不确定性,暗示着结果是不一定的;而后者的潜台词是确定的,结果也是唯一的。那我是不是也应该调整对这两个孩子的态度呢?

我先把覃小龙叫来,对他说,经过老师的长时间观察,发现他的学习能力一点也不差,别的同学能做到的事,他也同样做得很好。所以,我对他说,我决定从今往后对他和别的同学做一样的要求,做不到就要接受我的批评,因为我完全清楚他的能力。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他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虽然有些不知所措,但还是同意了我的说法。

在这之后,他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作业也不会拖拖拉拉的,上课也会主动举手发言,有不懂的还会主动跑来问我。前后的情况一对比说明之前我对他的态度已经有了“溺爱”的嫌疑,他用行动证明他的能力一点也不差,别人做的到的,他也能一样完成得很好。覃小龙之前之后的变化,让我感觉到可能我们沉浸在孩子一直以来所给我们的假象,当我们主观地觉得有一些孩子可能能力比较弱,所以对他的要求降低的时候,我们有可能就进入了“溺爱”的误区,孩子也许也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所以也就造成了他们越来越差。

成功地找到了覃小龙的原因,再来反思林奥运的问题,我是不是给予他的关心与帮助太多,覃小龙有了依赖的想法,觉得不用自己努力,反正我最后还是会教她?思来想去,我决定和他来个“约法三章”,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独立完成,每完成一题,我就会在他的作业本上加一颗五角星。结果发现,他的解题能力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压压也就有了。

这两件事,让我有了新的感悟,孩子是会读懂你的暗示的,当你自以为是的展示你的“爱”,为他找借口,帮他想办法,自然而然的他也会觉得很多事使他无法胜任的。真的去相信孩子,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做得到”,给他自信,你会发现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状态。

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篇四: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一次,我去家访,来到学生袁智博家,刚一进门,孩子的妈妈迎上来就问:“老师,这小子在校是不是不听话?”又有一次,我家访完走出家门。听到隔壁邻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瞧,老师追到家里来了。”不难看出,有些家长(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学生家长)把家访看成了告状。究其根源在于以往的教师家访,总是以报“忧”不报“喜”的行式出现。报“忧”不报“喜”的家访行式,其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发展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也不能使家长很理智的对待自己的孩子,要么痛打一顿,要么无可奈何。

我班有个学生李燊,他课上不专心,课后作业不完成,不遵守纪律。教育过几次,效果不佳。告之家长,好景不长。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体育老师闲谈中,得知他的体育成绩较好,我抓住这个机会,

当着他的面向他的父母报喜,并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做个懂事的孩子就更好了。这下可真奏效,他上课认真了,课间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写了家校联系单。总之,该生一有进步,我就设法给他“报喜”,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希望他进步。这样他就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进步。几次成功家访给我的启示是:家访时“报喜”有时比“报忧”更管用。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09461/429089795.html

更多阅读

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 小学班主任2014年培训计划

《小学班主任2014年培训计划》培训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落实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加强我校班

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 2014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

2014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严抓德育,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平凡甚至十分繁琐的工作,但正是在这平凡和繁琐之下,却蕴含着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学期末,细细回顾,现总结如下:一、严抓德育,把

小学拔河比赛活动方案 小学班主任培训方案

篇一:小学班主任培训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通知》的有关要求,现根据我区培训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浑南新区浑河站中心小学班主任培

小学班主任德育总结 2016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

2016小学班主任德育  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

小学班主任德育计划 2016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

2016小学班主任德育  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全员德育”,以养成为抓手,牢固树立“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整合以“全员性、全程性、全体性”为特征的德育资源,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实施“一四五

声明:《小学班主任德育叙事 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为网友吻你唇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