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复习还是预习,抓住知识重点才是真正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一)1、自转和公转比较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为逆时针)
自西向东(逆时针)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左右)
产生现象及原因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不透明球体,只能照亮一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时间早,更早看到太阳]
四季、五带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因此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形成四季和五带(纬度不同受热不同)]
2、二分二至日及四季
节气(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位置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北半球月份
南半球季节
春分
赤道
3.21
春
3、4、5
秋
夏至
北回归线
6.22
夏
6、7、8
冬
秋分
赤道
9.23
秋
9、10、11
春
冬至
南回归线
12.22
冬
12、1、2
夏
3、五带
名称
分界线
有无太阳光的直射
有无极昼极夜
特点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有
无
终年炎热
北温带
北回归线、北极圈之间
无
无
四季分明
南温带
南回归线、南极圈之间
无
无
四季分明
北寒带
北极圈以内
无
有
终年寒冷
南寒带
南极圈以内
无
有
终年寒冷
4、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2)海平面的升降;(3)人类活动,其中1和2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5、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6、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7、六大板块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8、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活动p50)
9、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会有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
10、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二)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球体。
严格意义上说: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5、地球的自转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6、地球的公转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7、七大洲和四大洋
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
⑵海陆分布大势:
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洋
海洋的中心部分
海
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⑶亚洲是最大的洲;大洋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9、沧海桑田
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10、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学说名称
学说内容
主要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
①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②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①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②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
③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
板块构造学说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①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②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
③大西洋的扩张。
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三)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4、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伤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2006年3月,世界人口已达65亿。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5、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都是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是人口稀疏地区。
6、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为了解决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7、人口增长的同时,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会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
8、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9、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
10、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