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窝中泛出鱼星,即是告诉垂钓者:鱼儿已经应邀前来“赴宴”,该给它们一次次地“上菜”啦!在下钩的时候,应当估计水的大致深度,把浮距抹大些;当钓钩落到水底以后,看水平面没到第儿个浮了,然后再把鱼线提上来,重新调整好浮距。羽梗散子浮一般要求是:如果用五只浮子应保持水下三只,水面上两只,或者四下一上;如果是用标浮,则应经常调整成垂直状态,顶端平于或接近水面;蒜辫浮则应两只全平于水面之下,浮距6厘米~8厘米;其他浮标均可参照羽梗散子浮的用法。下面以羽梗散子浮为例,说明下钩钓鱼与浮标反应征状的关系。
见星下钩时,要使饵钩徐徐下坠,当饵钩估计到达水的中、下层还要抖动一厂,以招引鱼来就餐,然后再把饵钩放到水体底部。
当饵钩在水体底部停妥之后,要将水面上多余的鱼线,横放到右边或左边,可担放在水草上,使水面上漂浮的两只浮标也成横向,以便于钓者观察鱼的吃食反应。这时应稳住钓竿,做准备提竿拎鱼的站立姿势(坐钓也如此),身体垂直或稍向后倾,双脚应叉开站稳。
在正常情况下,鲫鱼吃钩是很稳重的。当它开始用嘴来吃钩上的钓饵时,总要先尝一尝味道。这时水面上的浮子,会一动一动地“点水”。“嗯,味道不错,蛮好吃的!”于是一下子把饵钩咬到嘴里。鲫鱼从水体底部摄食时的姿势,一般呈25°-45°的角度,当它咬住饵钩后,随即抬起了头,又保持身体的平衡,准备进一步把钓饵吞食。此时它无意中把接近水面的几个浮子“捧”上去了。而“捧”浮子的动作和征状,正是通知钓者:举竿拎钩、提鱼上岸的时机到了!
一般情况下。“捧”浮子的时间是很短的,只有两秒钟到三五秒钟的时间。“捧”的高度一般在5厘米~20厘米之间,鱼越大,相对“捧”浮也越高(捧浮亦叫“顶浮”、“送浮”、‘漂浮”、“冒浮”等)。
鲫鱼吃钩,浮子反应的征状,除点、捧(分小捧、中捧,大捧、反复捧)外,还有拖、斜拖以及中途停顿(鱼从水中、下层截钩)等动作。在这一系列动作中,不是所有的征状都能举竿拎钩的。因此,在第三步,就要讲究拎钩提鱼的火候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