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 活着读书随笔_活着读书随笔范文

小说《活着》以主人公福贵一生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现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活着读书随笔,供大家参阅!

活着读书随笔篇1

我一口气读完了余华写的小说《活着》。一种沉重的感觉萦绕在心头,让自己觉得伤感、悲痛。

读书随笔 活着读书随笔_活着读书随笔范文

小说的前言很特别,有4种语言版本,并且前言内容各不相同。有几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作家要表达与之朝夕相处的现实,他常常会感到难以承受,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怪就怪在这里,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换句话说,人的友爱和同情往往只是作为情绪来到,而相反的事实则是伸手便可触及。正像一位诗人所表达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为了活着而活着!想想自己正在经历的这些遭遇,想想小说中主人公福贵的坎坷命运,我有些茫然,有些释然。前途漫漫,在经历这太多的悲欢之后,我又该何去何从?!!

活着读书随笔篇2

活着,轻描淡写的两个字,却有着难以承载的厚重,不是 to be or not to be 的哲学命题,也没有为什么而活,要活出精彩的励志思考,仿佛是5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写就的华夏儿女在苦难中蜿蜒前行的民族烙印。

平淡的叙事,跌宕的人生,作者为我们展示的主人公“福贵”一生悲惨的境遇令人唏嘘不已,甚至不忍直视。但是正如我们这个民族在无数苦难中表现出的坚忍和乐观,福贵就这样活着。这在西方人眼中可能不可思议,但与我们而言,它确有着残酷的真实性。有人可以把它理解为苟且,有人则给它贴上了劣根的标签,但当人类所有古老的文明都出现断代甚至消亡时,中华的文明却得以延续,这种植根于土地,植根于农田的文明所具有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难道不值得记忆和传承吗?

人类所面临的考验不仅来自大自然的无常和多变,更来自于由人类社会自身所制造出的动荡与纷乱。在历史滚滚的洪流中,有几人能成为弄潮儿,又有多少人的沉浮能够自我把控?面对“活着”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凝重的命题,多数人交出的答卷也仅仅是“活着”。早已窥破其中奥秘的上古先贤们从此将命理与儒道薪火相传,并最终变成了一个民族的DNA,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可以繁衍生息,但却始终难以称霸一方的原因。

活着是一种诉求,也是一种人生观,它始于周而复始的苦难,却也造就着苦难的轮回,没有民族的牺牲和反抗也许很难跳出这样的轮回,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和挣扎才做出如此无奈的选择,这究竟是智慧还是奴性,恐怕也很难轻易地给出定论。历史浩瀚、人生短暂,人究竟为何而活、怎样去活始终是令人纠结的千古难题,然而唯有活着才能思考,才能继续。是烈焰燃烧、百炼成钢,还是细细潺流,滴水穿石,在灼热与宁静、富贵与平安的选择中,中国人往往会选择后者,这种文化上的取舍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世界的融合,面对列强的环伺,强权政治和狼性文化步步紧逼,生存的空间将会不断受到来自各方的挤压,活着,谈何容易!

余华的小说拨开了所有的粉饰,让我们如此清晰地看清血淋淋的疮疤,也触发我们去反思面对苦难我们是该继续的坚忍,还是要去尝试挣脱历史赋予我们这个民族的宿命。

活着读书随笔篇3

小说以主人公福贵一生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现象。

福贵本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少爷,但是由于沉迷于赌博,将整个宅子都输掉了,落得无家可归,其父亲更是因为仅剩的宅子被输光,一气之下不幸逝世。在这之前,妻子由于规劝他不要赌博失败,对主人公失望透顶最后回娘家了。福贵在落魄之后,曾到大街上乞讨为生,供养病危的老母。在这窘迫的环境里,其妻为其诞下幼子,并前来帮助他度过难关,总算是家庭团聚了!重拾家庭的福贵发誓不赌了,并发誓好好生活。福贵从小生长在优越的环境里,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本事,只会唱两口皮影戏,还好被赶出来之前赵老板给了他一些皮影的小道具,于是福贵便已耍皮影为生。然而不幸的是,在一次耍皮影回来的途中,福贵跟同伴遇到了军队,在濒临死亡的境况,福贵更是意识到了活下去的重要性,活着还有希望,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大难不死的福贵在共产党的军队里还唱过皮影,给解放军带来了久违的乐趣,并成功的回到了家。

回到家的福贵看到的是正在努力讨生活的妻子跟女儿,其母还没来得及见他最后一面就逝世了,女儿更是由于一次的高烧而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是这些苦难都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他们都还活着,艰难的活着。那时的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大锅饭盛行,每个人都得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福贵的工作就是每晚给乡亲们唱皮影戏!日子就这样过着,有一天,福贵看到赵老板因不愿那么大的宅子被剥夺而被枪毙,这一幕更是让福贵明白,这个时候活着就是希望,活着就行。再后来,福贵以为一家就这样平安的生活着,然而,不幸降临了,儿子因为太累躲在墙角睡觉,被一位开汽车的共产党员不小心撞死,给这个原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阴影跟极度的痛苦。这单纯是一次意外,还是大锅饭制度下的必然的悲惨结局,答案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这时候的某些制度是有问题的,大锅饭的社会生产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的,矛盾是时常发生的。

痛失爱子的福贵及其妻子无可奈何,人死不能复生,只好继续过日子,心里的伤痛,只能让时间来抚平。渐渐地,不会讲话且有点耳背的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福贵为其选了一个标准的工人阶级的丈夫。在唱着歌颂毛主席的歌声中,风光而简朴的出嫁了。夫妻恩爱的女儿女婿很快就有了孩子,在孩子将要出生的那一天,医院里竟然只有学生娃娃在当值,没有看到稍微年长一点的大夫或者医生。这就是十年文革的悲哀,而富贵的善良淳朴的女儿,成了这个错误的牺牲品,由于没有医生的接生,在儿子出世后,血崩而死。福贵一家再次陷进了阴霾里。十年文革给中国带来的惨痛经历仅仅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十年文革是一个错误,给千千万万像福贵这样的普通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活着的人只是暂时的活着,也许在某个意外的早上,就因种种的必然或者偶然因素而牺牲。当时的中国,是贫穷落后的,当时的中国人,活着就是最大的胜利,只要还活着,就有了希望跟未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06161/424139447.html

更多阅读

科学真好玩读书笔记 珍惜生命-《活着真好》读书笔记800字

珍惜生命-《活着真好》读书笔记800字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是由万晓燕所写的一本书,它的名字就叫做《活着真好》。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它的内容主要讲:广州市建设六路小学英语教师许美云在1980年剖产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张云峰。在云峰3岁那年,

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读书笔记1000字

《活着》读书笔记1000字“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

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的价值――邂逅霍金读书笔记

  无论是一个正常人还是残疾人,只要活着,只要还有生命,他都应该有自己活着的价值。  霍金是个残疾人,但他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气质和聪明,却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认同,它是伟大的,是独特的伟大,是超常的伟大。  宇宙无限,生命有限,一个人

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活着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活着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好句摘抄:  1.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

活着余华读书笔记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体会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体会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体会1  再次翻开余华的《活着》,一种莫名的感动再次涌上心头。我不知道作者在写时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我知道作为一个读者,在品味这篇叙说一代人历程时的深切感受!  作者

声明:《读书随笔 活着读书随笔_活着读书随笔范文》为网友夏始夏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