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创业经历 返乡养殖创业成功经历

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经历,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勇敢面对困难。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养殖创业成功经历,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返乡养殖创业成功经历一

养鸽赚钱从上当开始

核心提示:放弃年薪三万的工作回乡养鸽子,遭遇挫折不气馁,利用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把养鸽事业做大做强。

致富项目:肉鸽

养殖案例地点:平顶山舞钢市

致富人物:杨明军

适合人群:喜欢养殖业的人

所需场地:固定场地?

2006年12月10号,在平顶山舞钢市武功乡的一个养鸽场里,33岁的杨明军正满面春风的和工人们一起卸货。虽然已是身家上千万的养鸽场的董事长,但他却依然习惯于和工人们一起干活。

冬天在普通的养鸽户那里,一般两三对种鸽一个月只能出一只乳鸽,而在杨明军这里,凭借这套电脑孵化设备,一对种鸽每月可以出3到4只乳鸽。目前,杨明军已经拥有将近五万对的种鸽,年产乳鸽100万只左右。按一直乳鸽十五块钱来算,杨明军的养鸽场的产值已经超过千万元了。

1992年,高考落榜的杨明军决定开始养鸽子,当时鸽子的价格高,而且还不愁销路,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杨明军:没有听说鸽子有大批的传染病,好养、好管。

然而杨明军面临的大问题,就是技术问题。虽然自己平时比较爱看养殖类的报纸和杂志,但毕竟没有实践经验,无奈之下,他就开始跑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去请教养殖业有名的专家。

杨明军:他们对农村出去的人有一种同情心,感觉着有这种上进心,最后可以说被感动了。

他的朴实和上进心打动了专家们,专家教会了他很多知识,有的甚至还推荐他到一些养殖基地去参观、学习。有了一定经验之后,1997年年底,杨明军东拼西凑的2万多元钱,买了180对种鸽,开始在自家的几间石棉瓦棚里试养鸽子。

杨明军:经过选育后,留下了不到三十对鸽子。

原来是种鸽场老板欺骗了他。由于种鸽品种不纯,给接下来的乳鸽繁育带来了很大困难。于是他开始狠抓鸽子的良种培育工作,经常参加各种行业展会,跟业内精英和专家交流,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剩下的三十对种鸽中,多次选育、优中选优、提纯复壮。1998年春天,第一批成品乳鸽终于进入了市场。

杨明军妻子:有了第一笔收入吧,一万元左右。

经过认真的市场分析后,杨明军发现,乳鸽和鸽蛋的主要客户是一些较大的宾馆、酒店.,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

杨明军:他们有一道菜叫掌上明珠,就是一个鹅掌上面放一个煮熟的鸽蛋。一百多元一道。.?

于是他开始把目光盯向了大城市。然而,事情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扬明军妻子:有一次往郑州发了两批货,就7000元,要了几次账,他总是推。最后他只给我1500块钱,还让我写保证以后不准再要。

长时间的打拼之后,杨明军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然而这时候,意外发生了。他的几百只种鸽被偷了。

养殖创业经历 返乡养殖创业成功经历

杨明军:因为价值十几万,全是精华部分,派了十多个人去寻找。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说在离当地百十公里外的一个禽类市场上,看到有一批鸽子很像他家的。

杨明军:因为脚环在(鸽子)不到十天时戴上,终生去不下来。有场名、鸽舍号、它的系谱,还有我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在警察的帮助下,杨明军终于要回了这批种鸽。事后了解到,偷种鸽的人是附近去厂里参观学习的人,因为杨明军向他们介绍过这批种鸽最珍贵,他们当晚就把鸽子给偷走了。即使如此,杨明军对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依然敞开大门。

杨明军:通过来学这个东西,有心人会提出很多问题,普通职工不提问题,对企业发展没有好处,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

杨明军把养鸽子所得的收益全部用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了企业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如今,杨明军的新鸽场占地60亩,引进了自动调控光照系统、微型探头显示、自动饮水、人工育肥等国际先进技术程序,产量和效益成倍增长。

武功乡副乡长刘俊绍:杨明军同志是一个青年养殖能手,是一个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

杨明军取得今天的成就,在这中间他不但体会到了辛酸和失败,还总结出了很多独到的养鸽经验。

杨明军:第一是不断引种,每年都要引进新鸽种,看它的适应性,提纯抚壮、优中选优、双优结合,给它编上编号,把它的系谱信息都存留到上面,保证不会近亲繁殖。最优良的品种再杂交选育进行八次选育。

在引进设备方面,杨明军也尝到了甜头。

杨明军:这是自动饮水器,可以自动控制流量,不用人提水加水。

技术员:我们过来后,种鸽出现惊悸,这种应激现象把它的表皮就蹬破了。像这种就不用管它,所以人在室内待的时间比较短,这样鸽子按它自身的生活规律最恰当的调配自己的时间。

企业规模扩大以后,重用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杨明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传统农民那种自由散漫、自以为是等很多缺点都暴露出来了,来实习的大学生我们择优选用,留作为技术储备。他们进步的过程也就是咱企业进步的过程。

返乡养殖创业成功经历二

高松涛和他的新西兰车厘子

“你看到的这一片车厘子树可不普通,是从新西兰引进的改良品种。明年,500亩车厘子挂果成熟后,将成为武汉乃至湖北最大的车厘子种植示范基地,到时候你们就可以品尝到武汉产的车厘子了。”指着一片绿油油的车厘子树,高松涛对记者说。

做过餐饮和房地产

回归田园种车厘子

今年42岁的高松涛是土生土长的江夏人,从小在农村长大。1993年从葛店化工厂下岗后,他做过餐饮、化工贸易、房地产等行业,积累下一笔资金。但从小便有土地情结的他,一直希望能在家乡做点什么。

高松涛打算投资农业,可做什么创业项目呢?头脑精明、爱思考的他发现,近年来车厘子这种水果在国内渐渐受宠,特别是春节前后,尽管价格比一般水果高,还是卖得很俏。同时,他了解到,在武汉乃至湖北地区还没有大规模的车厘子种植基地。

高松涛兴奋起来,“何不种植车厘子”。可他又担心了:很多资料显示,车厘子对种植条件要求很高。受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国内虽有引进但数量不多。能不能成功引种,创业风险似乎有点大。

到底武汉能不能种?他跑遍全国,请教了多名农业科研院所专家,结论是:车厘子根据品种不同,有的喜欢温暖潮湿,有的喜凉爽干燥,生长气温在-20℃以上即可,花粉期不能低于-3℃。土壤方面,保水力较强的砂壤土或砾质壤土都适合栽培。“物以稀为贵,如果在武汉种植成功,一定能够赚钱。”胆大的高松涛决定赌一把。

既然做,就要全盘规划。2011年初,高松涛创办了湖北腾飞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随后的一年时间内,他多次赴日本、中国台湾、山东等地考察,学习相关技术。

之后,他在江夏孙家店村流转了1505亩土地,从山东、新西兰引进一批改良的大规格车厘子苗木,每亩种植70棵,共种了500亩,以早、中、晚品种搭配,共引种了黄蜜、红灯笼、美早、先锋等8个品种。

还没挂果先有订单

拟打造特色观光园

“赚钱没有那么容易,虽然前景看好,但是结不出果子来也是白搭。”自从种下果苗后,高松涛坦言,“每一天都寝食难安”。他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农田里,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成为行家里手,如何保证果苗顺利挂果?这些都是盘桓在他脑海里的问题。

车厘子挂果需要4至7年,在这么长的培育期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实有些方面也可以省省,但既然要做,就争取做到完美。”眼界开阔的他暗下决心,不仅要种出车厘子,还想种出高质量的无公害绿色果子。

为此,他不断地烧钱。车厘子使用的肥料是从中化国际定制的有机肥。每亩需要4至6吨有机肥,每年还要不断补充。市面上普通肥料一吨卖700元至1500元。他购买的有机肥一吨需要3500元。如此悬殊的成本投入,在高松涛看来是值得的,“施有机肥结出的果实颜色好、糖分高”。

从前期拿地、购苗木,到后期养护、买肥料等,迄今为止高松涛已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

边种树边学技术。早在七八年前,高松涛就参加过北京农和论坛,结交了很多农业博士、种植专家。因此,在种植过程中碰到问题,他便虚心地向专家请教。“目前,武汉市场上,进口车厘子每斤售价近百元,国产的每斤最低也得四五十元,一般成年树年产量约3000斤/亩,预计总产量将达到150万斤,初略算下来,一年经济效益近亿元。”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在几年的种植过程中,他利用各种机会向外界推介他的车厘子果园,甚至邀请别人到未挂果的果园来参观。目前,已经有几家水果批发市场老板与他签下预订单,承诺只要果子达到一定级别,有多少收多少。

未来,高松涛有自己更远大的目标。“公司的规划是打造现代农业特色观光采摘园。采摘园规划1505亩,除了种植车厘子,还有葡萄、火龙果园。此外,还将建立苗圃培育基地,种植樱花、紫薇、海棠等花卉苗木。”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返乡养殖创业成功经历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05561/178487886.html

更多阅读

发展特色养殖:务工小夫妻携手返乡创业

在社旗县兴隆镇后丁村,外出务工农民窦军旗、唐静云夫妻返乡创业,带领乡亲发展特色养殖,脱贫致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事情在社旗城乡传为佳话。他们不仅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还以其逆流创业、回报桑梓的吃苦奉献精神感召

返乡创业致富 返乡农村养殖致富创业故事

创业是成功的过程,成功也是一辈子的过程,看看那些返乡农村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村养殖致富创业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村养殖致富创

养殖创业经历 农村养殖创业励志经历

成功要学,健康要学,创业要学,所有让人积极向上的习惯都要学习。看看那些创业的成功经历,学习他们,激励自己的斗志。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农村养殖创业励志经历,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农村养殖创业励志经历一:种植红乔

返乡青年农村创业现状 返乡农村养殖创业事例

成功的比例幸运占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能,勤以创业,俭以聚财,诚以待人,逊以自处。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事例,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村养殖创业事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村养殖创

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返乡人员养殖创业经历

创业是就业来源,创业不但为创业者本人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具有缓解就业压力的极大潜力。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经历,学习他们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人员养殖创业经历,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

声明:《养殖创业经历 返乡养殖创业成功经历》为网友像个废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