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最早是从家长身上学习到的,所以说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很是重要,3岁之前是孩子成长的很重要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家长如何教育?家长不妨参考一下由小编整理的教育3岁之前孩子的方法。
教育3岁之前孩子的方法一
一、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点滴
每个孩子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存在好奇心。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父母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比如孩子想要做某项家务时,不妨让他试一试,别担心他捣乱或做不好,只要有心,没有学不会的事。
当孩子想要学习某项才艺时,可以带他先去了解和体验,如果真的有信心和耐心坚持下去,那就鼓励他学。当孩子想外出游玩时,听一听他的想法,为什么想要去那里,能否全家一起出发……孩子的每一次体验都是对未来生活的良好积淀,不要因为时间、金钱或“你不懂”等原因,浇灭孩子体验生活、学习生活技能的热情。
二、教会孩子付出和责任感
别让自己的一味付出成为习惯,适当地做“懒”父母:下班回到家,向孩子撒撒娇,能否给爸妈一个拥抱?能否帮爸妈拿拖鞋?吃饭时,告诉孩子做饭并不容易,能否给家人夹点菜?能否试着洗碗?玩耍时,告诉孩子家里保持整洁需要经常打扫,下次打扫能否帮帮忙?做作业时,告诉孩子学习都是艰辛的,不努力付出,就不能收获丰富的知识。
带孩子外出时,告诉孩子如果自己愿意可以和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物品,付出时间,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平时不妨带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照顾孤寡老人,或为山区的孩子捐衣物、书籍、钱等,或喂养小动物等,让他懂得付出的意义。
三、给孩子表达爱和感激的机会
作为父母,家庭和睦相处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的范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帮助他人。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下,经常告诉孩子“我爱你”。当孩子给你分享他喜欢的事物或为你准备的东西时,请欣然接受他的好意,感激他给你的爱。适当地向孩子示示弱,在自己不舒服或累了或难受时,请求孩子帮忙照顾你,倒杯水、捏捏腿、唱首歌等,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充满力量的,从而更有动力。
偶尔和孩子角色互换,让孩子体验当父母是有多么辛苦,每天除了工作、家务还要照顾家庭。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颗“爱”的种子,需要父母的悉心浇灌,才能稳稳扎根、发芽。其实孩子并不是“不懂”,反而他们拥有强大的给予“爱”的能力。只有引导孩子感受生活,体会爱与被爱,TA才会心怀感恩、热爱人生!
教育3岁之前孩子的方法二
保护好了孩子的安全感,就可以严格教育了,这样孩子有对父母有信任为基础,不容易产生抵触,容易从被管教的情绪中走出来。《正面管教》中介绍了“温和而坚定”的方法,换句话说也可以叫“严而不厉”,对孩子用温柔、尊重的态度坚持自己的决定。很多家长做不好这一点,态度温和了就骄纵,想坚持原则就发脾气,这样会把孩子培养得蔑视规则、不懂尊重、喜欢情感操纵别人,孔子所说的“……小人难养也”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不想要这个结果就一定得改。
尊重孩子要从点滴做起,即使是在管教他时也要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请到你的小凳子上去冷静一下”,不可以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他屈辱感。
向孩子指示人物、地点时要用并拢的五指而不要用一根食指,介绍某人时更是如此。想象一下当你说“请到这里来”、“那是邻居家的奶奶”、“把果酱放在这儿”时,用五指和只用食指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好习惯的提醒是平等的,既然认可是好习惯,大家就都应该遵守。当孩子提醒大人坐姿端正或安静进餐时,对他说“谢谢提醒”然后照做,会让孩子对好习惯更加认可,并让他看到大人平时对他的管教是平等的,给他一个共同进步的气氛。不要让孩子觉得提点别人是资格,不要让他以被提点为耻。
教育3岁之前孩子应该注意的方面
一、不许孩子哭泣
哭声是很让人神烦的。绝大多数家长,都见不得孩子哭。当听到孩子哭的时候,家长各种负面的情绪,如恼火、不安、愤怒、焦虑都会涌上心头,以致情绪失控。
常见的做法
父母为了让孩子尽快停止哭泣,会恐吓孩子,对孩子说:“不要哭,不许哭!” “你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后果
在父母的重压下,孩子不得不勉为其难让自己安静下来。可是,孩子如此压抑自己情绪,找不到合适的出口释放,情绪就会越积越多,引起情绪阻滞,让孩子变抑郁或暴躁。
建议的做法
哭泣是人类自我疗愈的康复过程,孩子的哭泣需要我们耐心去感受,去接纳。
粑粑麻麻们可以这么做:
面对孩子哭时保持冷静,不烦不燥;
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哭的权利,倾听孩子的心声;
引导孩子学习管理情绪的方法。
二:大量的负面暗示
出于谦虚或口头禅,有的父母会经常把“你真笨!”“你真傻”之类的含有负面暗示的语言挂在嘴边。
常见的做法
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出于谦虚,家长们会在朋友面前说:“我宝贝没有你家的优秀,他很笨的!”“你家孩子真聪明,我家的笨死了”
后果
孩子在年龄尚小时,是无法分辨家长更深一层的含义,他们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长期下去孩子无形之中被家长贴上了标签,这种标签的作用会使得孩子有一种心理暗示,认为自己能力差,不如别人好,长期的自卑加上自我怀疑会让孩子深信自己确实很笨,结果就真的成为“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了。
建议的做法
按照心理学家库利的观点,人们判断自己是好的还是坏的,基本上靠外界评价,儿童尤其如此。因此这位爸爸尽管只是玩笑话,但是孩子却会认为是真的。
粑粑麻麻们可以这么做:
摒弃带负面暗示的口头禅和谦词;
注意日常的用语和措辞;
和孩子进行交谈、给予评价的时候,注意要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善于用友好、包容、 鼓励的话语来让宝宝感受你的爱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