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 返乡农民创业起家故事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大街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民创业起家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返乡农民创业起家故事一

竹荪狂人开启林下种植竹荪新时代

说顺昌竹荪专家高允旺要来授课,浦城不少竹荪种植户早早赶到了培训会场。从竹荪种植注意事项到最新技术林下竹荪的种植技巧,台上的高允旺讲得细致,底下村民听得认真。

近年来,为了传授竹荪栽培技术,高允旺的足迹遍布5个省、8个地区、15个县市,跑的乡镇更是数不胜数。现在,他的足迹图版面,还在不断扩大。

竹荪种植的林下时代

2014年4月30日,是高允旺忙碌的一天。下午五点多,他刚从南平市区回到大历镇,还没来得及回家,就立马赶到张发贵家,同他一起钻进了竹林。

近年来,张发贵在高允旺的指导下种竹荪致了富,成了他的忠实“粉丝”,所以,当高允旺推广种植林下竹荪,张发贵带头种了7亩。

揭开覆膜,高允旺看到了令人欣喜的一幕,竹荪已经长出了雪白的菌丝,非常粗壮。

高允旺所在的大历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少量农户种植竹荪,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2003年到2005年,大历镇竹荪每亩单产达到了100公斤至200公斤的高峰。巨大的收益让许多村民都开始种植竹荪。但是,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在田里种植竹荪,单产会逐年下降,到了第4年,每亩单产甚至不到40公斤。加上在田里种植搭遮阴棚、盖茅草的成本每亩要3000元,很多农民转向种烟叶了。2013年春季,大历镇竹荪种植面积仅剩80亩,不足10年前的两成。

田里种植竹荪遇到了瓶颈。难道要眼看着昔日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就这样被遗弃吗?

高允旺萌发了一个想法:竹荪属于野生食用菌,经过人工驯化,野生变家种。现在能否再将竹荪从大田“搬”到林下栽培呢?于是,从2007年起,他开始研究林下种植竹荪。

2012年,高允旺试验林下套种竹荪,选定了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三种不同的林地作示范。他首先选择的是在杉木林下试种了约1亩地,由于光线太暗、土质没选好,结果产量不高,但它们个头大、肉厚、品质高,无疑给了高允旺希望。

2013年,高允旺再次试验,示范地里的竹荪从6月份开始采摘,可采2~3批,亩产量41.5公斤,产值1.2万元。

2014年,经过多年的试验,高允旺的林下培养竹荪技术宣告成功,林下种植的竹荪品质比大田种植有明显提升。以2013年为例,那一年高允旺试验的林下竹荪所产竹荪,收购价至少达到每公斤300元,而大田竹荪的收购价每公斤还不到240元。

顺昌县林业局退休的教授级高工陈永清分析说:“林菌模式可算林下经济的最佳模式之一。以竹荪为例,竹荪生长需要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树木的光合作用则相反;而且种植竹荪的培养料是毛竹屑等,还能供给树木,起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作用。”

高允旺林下种植竹荪研究成功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原先的种植户纷纷回归。对农民来说,这代表着将省去了搭建遮阴棚的每亩3000元成本,而且按2014年的收购价计算,林下种植竹荪,农户每亩可获纯利润7000元。

从农经干部到“土专家”

农民工返乡创业 返乡农民创业起家故事

一提到顺昌有个“竹荪狂人”,当地百姓都知道说的是高允旺。

高允旺原是大历镇经管站的农业经济师。十几年前,他在参加一次技术咨询活动时,听到一位农民抱怨缺少竹荪栽培技术,就开始专心研究竹荪栽培技术。

2000年左右,高允旺开始在自家田地里试种竹荪,摸索研发了一套利用竹制企业下脚料竹屑替代木屑生态栽培竹荪的“三增加、建堆发酵”新技术,创下了亩产100公斤的高产纪录,使竹荪单产提高了120%以上。经省市食用菌专家组评审,高允旺的“三增加、建堆发酵”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原先竹制企业要花钱请人清理的废弃物,摇身一变,成了香馍馍,成功变废为宝,这样一来,既发展了循环经济,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此后,高允旺先后到周边县市甚至跨省到江西、浙江等地义务传授竹荪栽培技术,接待了各地一批又一批的取经人员,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他“竹荪专家”。

除了实践经验,高允旺的理论知识也是极为丰富的。作为第一起草人,他制订了福建省《竹荪栽培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填补了竹荪栽培技术规范的空白。同时,他参与编撰《中国食药用菌学》竹荪品种章节,独撰《农林下脚料栽培竹荪致富》,列入新农村建设致富典型示范丛书。此外,他还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顺昌县竹荪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曾经半路出道的“土专家”,已成为竹荪种植技术第一人。

科普产销超市

高允旺名声在外,常常有人来找他取经或来函索取技术资料,可他多半时间都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外地来的农民扑了个空,既费钱又误时。

为方便农民咨询,高允旺在农历逢一逢六的圩日开设“科普产销超市”,为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大历镇农民官建青来在高允旺的指导下,所种竹荪价高畅销,每亩纯收入超6000元。官建青说:“我从未种过竹荪,可是有这么好的产量和收入,全靠高允旺的耐心指导,既教我们种植又帮助推销产品,我们欢迎这样的‘科普产销超市’。”

一次,高允旺从网上获知南安成功果蔬食品有限公司要建立蔬菜基地,立即与该公司联系,引进法国细刀豆订单种植310亩,在“科普产销超市”发布信息。菇农纷纷种植细刀豆,采用菌豆连作,增加收入。立墩村范地组菇农张远启说:“几十天一亩地的收入就有500元,这得感谢高允旺的牵线搭桥。”

为让“科普产销超市”更具活力,他还经常邀请市、县里的专家来坐诊、授课,开办柑橘、莲子、养猪等技术讲座,还请当地种养能手、流通大户现身说法。

“我的梦想就是把我的技术变成农民口袋的钱。”高允旺说。

返乡农民创业起家故事二

养殖人参鸡价格1000元只开启致富路

一枚鸡蛋售价35元,差不多是土鸡蛋的40倍;一只鸡售价1200到2500元不等,在市场上可以买20到40只土鸡——这些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靠谱?

靠谱!因为长潭河中坝村9组有个“养鸡怪人”龚伦朋,他从家传古医书中得到启示,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创制出“人参+大米”的人参鸡饲养秘方,并经试喂获得成功。此后,他用独家研制的鸡饲料喂养乌鸡,生产“能鹏”人参鸡和人参鸡蛋投向市场,市场行情和经济效益看好。

在长潭河侗族乡龚姓是大姓。“我们祖籍在江西,后迁入湖南,因逃水灾迁入现居地。”中坝村书记龚光义介绍。当地龚氏是中医世家,明代有宫廷御医龚廷贤,清代有地方名医龚祖辉。龚伦朋打开保险柜,向记者展示龚廷贤的著作《寿世保元》等系列古医书和龚祖辉的照片原件。

“十几岁的时候,我得了‘歪嘴风’,也就是现在的面瘫。当时到医院拿了些药没治好,父亲就叫我用醋和生石灰调和后涂在脸上,没过几天病就好了。”龚伦朋回忆当年的情形。他知道父亲讲的偏方来自家里的祖传医书,从此就对这些珍宝着了迷。

和妻子在外地打工的十余年间,龚伦朋一直把家传医书带在身边。然而,阴阳术数、经络穴位……这个既非古文专业又非医学专业毕业的农民,要看懂古医书谈何容易!好在他生在中医世家。他买来字典,自制新旧词对照表,别人放工后休息,他一有空就学习,日积月累,记的笔记本有一摞,终于学有所获。

龚伦朋从先祖龚廷贤的著述中看到“人参鸡”,在长辈的片言只语中得知些许信息,他决定喂养人参鸡,走好“研发、投产、销售”之路。“创新创业不是容易的事,每一步都非常艰难。”年近50的龚伦朋感慨道。

由于饲料配方比不当、鸡子生长条件不优,喂养技术不到位……两三年下来,夫妻俩积攒的20余万元辛苦钱全交了“学费”。“最难的时候,我家电饭煲坏了都没钱添置。”妻子李绍琼回忆。虽然衣食无着,为学喂养技术,龚伦朋到外地办得好的鸡厂去义务劳动,学习知识,积累经验。

由于养殖“人参鸡”成本高,2008年,每只“人参鸡”售价达500元、鸡蛋达15元每个。当时很多村民说:“500元一只的鸡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更别说买来吃。”由于“人参鸡”价格昂贵,农村普通百姓消费不起,导致当地顾客很少。几个月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卖出去的“人参鸡”却屈指可数,这让陷入销售困境的龚伦鹏犯难了。

但是,即使销售情况不理想,龚伦鹏却始终坚信“人参鸡”的市场潜力和食疗疗效。白天他在网上读报,加强业务学习,晚上在鸡舍一待就是一夜,仔细观察“人参鸡”的生长特点。那段时间,妻子李绍琼以为丈夫“疯”了,成天和鸡住在一起,简直是不可理喻。为此,夫妻间发生了很多争执。“如果不是我一直坚信养殖‘人参鸡’的前途,或许我早就放弃了。但是,我就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这么多年,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咬牙挺过来了,现在总算是有点盼头了。”在谈到前几年的经历时,龚伦鹏还是很感慨。

3月14日,在广东工作的好友李俊从东莞来到龚伦鹏家,详细了解“人参鸡”的销售情况。当谈到“人参鸡”价格过高、本地销售量少的情况时,两人商定由李俊联系广东商家拓宽外围销售渠道,龚伦鹏在家发展养殖。李俊回到东莞后,充分发挥自己人脉关系广的优势,通过将“人参鸡”和鸡蛋赠送给亲戚、朋友、同事试吃的方式,对“人参鸡”进行广泛宣传。随后,浙江、广东等地慕名而来的商家越来越多,每只“人参鸡”卖到1000至1200元,鸡蛋卖到每个30元。本地村民看到“人参鸡”对外销售的情况越来越好,也开始尝试购买。“现在好了,外地的销售渠道逐渐打开,我相信本地的销售情况也会越来越好。我对自己选的产业很有信心。”不管经历多少困难、遇到多少挫折,谈到“人参鸡”养殖,龚伦鹏总是信心十足。

难关一道道攻克后,龚伦朋的事业走上正轨。在组建人参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2014年3月,宣恩县能鹏人参鸡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同时注册“能鹏”牌29类、31类两个商标。

此后,该公司的人参鸡、人参鸡蛋作为宣恩县的特色产品之一,先后参加23届食博会、第九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连续参加第一、第二届“中国恩施·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会”,在第二届硒博会上,人参鸡蛋获“中国名优硒产品”称号。

经送恩施州产品质量监测监督检验所“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能鹏”人参鸡蛋硒含量为53.6μg/100g,标准要求是≥15g/㎎,高于标准3倍多。“能鹏”人参鸡和人参鸡蛋获质监部门发放的“三颗星”(富有机硒)标志标识。

经州质监所检测,“能鹏”人参鸡蛋VB1含量1.25㎎/㎏、VB2含量3.84㎎/㎏;16种氨基酸总量186.04g/㎏;棕榈酸2.386g/100g,测定低限是0.005g/100g;锌含量3.5㎎/㎏,DHA含量0.08g/100g,等等。通过省兽药监察所检测,“能鹏”人参鸡蛋不含A02、AM02等7种常规抗生素……

2015年7月5日,宣恩县伦鹏人参鸡开发有限公司授权武汉源实原商贸有限公司为华中地区代理销售商。人参鸡以其独特的保健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公司现有三家代理商,分布在北京、广州、武汉。

目前,公司有三家加盟养殖户,喂养人参鸡400余只,日均产蛋200枚,年产值可达250余万元。“下一步,我将扩大生产,同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人参鸡饲料专利,开发人参鸡蛋粉。”谈起公司前景,龚伦朋信心十足。 相关新闻:

“人参鸡场”的场主名叫龚伦朋,今年48岁,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中坝村的一名土家族农民。龚伦朋出生于中医世家,5年前他跟妻子带着打工挣下的20多万元,准备回家修建新房。在整理旧屋中祖父留下的医术书籍时,他偶然发现了其中关于“人参鸡”养殖方法和药用食疗价值的介绍,于是他跟妻子商量,先暂缓修房,将积蓄用来投资养殖“人参鸡”。

虽然最开始妻子和邻居纷纷表示不理解,但这并未阻挡龚伦朋尝试的脚步。按照祖父留下的方法,龚伦朋几经尝试并不断改进,终于成功探索出了适合饲养“人参鸡”的“人参饲料”,逐渐形成一整套“人参鸡”养殖系统。他养殖的“人参鸡”,每只价格都在千元以上,“人参鸡蛋”也能卖出30元一个的天价。

今年初,龚伦朋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有6户人家加入,他们按照龚伦朋的要求喂养人参鸡,再由龚伦朋统一回收外销。“接下来,我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决定合作社的发展规模”,龚伦朋说到,“在我们这样偏僻、贫穷的山村里,如果能发展到5000只的养殖规模,村民增收致富将不再是梦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04561/658565412.html

更多阅读

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陕西丹凤 农民返乡创业

        丹凤县充分发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今年600余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2000余人。  去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丹凤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升温,出现了“风还巢”的现象。该县

农民工返乡创业 返乡农民创业成功事例

鼓励和促进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劳动者就业门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还有利于劳动者实现个人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在这个创业社会中有很多人为了找到的成功机遇,选择返乡。那么下面

返乡农民工创业事迹 返乡农民就业创业事迹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活跃起来。在这个创业的时代里,很多人选择返乡做农民寻找机遇。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民就业创业事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民就业创业事迹一

返乡农民工创业事迹 返乡农民成功创业事迹

想要做成功的创业事业,多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民成功创业事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民成功创业事迹一他养竹鼠“听”世界

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例 返乡农民白手创业案例

推销不怕丢面子,创业不怕丢银子,大事可成也!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案例,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民白手创业案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民白手创业案例一大学生村官创业卖土鸡蛋火了会上吐

声明:《农民工返乡创业 返乡农民创业起家故事》为网友貳歪骚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