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褒贬义各可用
结构:补充式成语
近义词:不可企及、瞠乎其后;相形见绌
反义词:后来居上,望其项背
谜语:思凡;徒步追汽车
歇后语:驴子跟马跑
英语翻译:too far behind to catch up
望尘莫及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赵咨传》:"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望尘莫及成语辨析正音:莫,不能读作"mù"。
辨形:及,不能写作"急"。
辨析:
(1)"望尘莫及"和"可望不可及"都有能看得见,但接近不了的意思。但"望尘莫及"重在比喻远远落后;"可望不可及"用来比喻一时还实现不了或得不到的事物。
(2)"望尘莫及"与"鞭长莫及"不同。"鞭长莫及"有虽然努力但无法达到,有无可奈何之意;而"望尘莫及"重在比喻远远落后。
望尘莫及词语造句:1, 我的绘画技术,与你比,相去甚远,真是望尘莫及。
2, 陈寅恪先生的学问,后人望尘莫及。
3, 我跟他比较起来,何止望尘莫及,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4, 以脚踏车和汽车比赛,那当然望尘莫及。
5, 他的数学是我所望尘莫及的。
6, 他表现得太优异了,让其余参赛者望尘莫及,个个自叹弗如。
7, 他能力太强了,让我们望尘莫及。
8, 商代铜器铸作技术之高明,就连今天的科技也望尘莫及。
延伸阅读:
望尘莫及典故溯源《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后汉书·赵咨传》:"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注释
莫:不;及:赶上。
望尘莫及成语故事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官员,他叫赵咨。赵咨为官清廉,从不欺压百姓。
有一次,他的一个手下和一个小贩发生了矛盾,那个手下把小贩打得鼻青脸肿,临走前还张狂说:不服你到官府告我去啊!小贩知道他是赵咨的手下,但是赵咨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是一个清官,因此他相信赵咨肯定会为他伸张正义。于是,小贩就去找赵咨,说明了一切情况。赵咨听后,非常地生气,把那个手下叫来说:你怎么这么张狂,是谁叫你打人的?来人,打五十大板!那个手下一下子吓倒了,忙喊:赵大人,我下次不敢了,你就饶了我吧!最后,赵咨还是没有饶他,把他赶出了官府。随后,赵咨把所有的手下叫来,告诉他们谁都不许欺负老百姓,否则严厉处置!
就这样,赵咨在当地的老百姓中树立了威信,人们都很尊敬他!
在汉灵帝时,赵咨被调到敦煌当太守。在当太守期间,赵咨向上不畏权势,向下不欺负老百姓。在那个政治腐败的年代,像赵咨这样的官员很少!因此,官场的赵咨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有一次,自己上司的一个亲信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杀了一个人。赵咨想把他法办,但是在上司的极力阻挠下,那个人还是被带回去了。为此,赵咨生了一场大病。经过这件事,他也看明白了官场的黑暗,觉得自己心灰意冷了。于是,他决定辞官回乡。
朋友听到他要辞官回乡的消息,都纷纷劝他。可是赵咨去意已决,谁也挽留不住。就这样,赵咨借病辞职归乡,带领子孙回家务农去了。
由于赵咨是个人才,因此朝廷多次派人劝他再次出来做官。赵咨开始极力婉言拒绝,但是还是经不住别人的再三推荐,不得已应召出来,担任东海(今山东省和江苏省东北交界一带)相。赵咨的再次出山,让很多的人高兴,这其中就包括曹暠(hào)。赵咨任敦煌太守时,曾推荐曹暠为孝廉,为此曹暠非常感激赵咨。
赵咨赴任的时候,路经荥阳(今属河南省)。当时的县令正是当年他曾经举荐的曹暠(hào)。曹暠听说赵咨要路过他那,非常地高兴。于是,一大早就到郊外去迎接。他心想:赵大人对我可有知遇之恩啊,这次我一定要好好地招待他。终于,赵咨的车到了。曹暠那个激动啊,大步向前迎了上去。不料,赵咨根本不停车,继续往前赶路。曹暠一看,大叫:赵大人,我是曹暠,请留一下!但是,赵咨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车子继续向前。这下,可急坏了曹暠,他赶忙向前追赶。可是赵咨的车子跑得实在太快,曹暠只能见到车马扬起的尘土,根本追不上他们。
曹暠的手下看到这样情况,纷纷表示不解:赵大人和你不是好朋友吗?他见到你怎么不停下来呢?
曹暠对手下说:赵咨声望很高,可能不想见我们这些小官吧。
没有见到赵咨,曹暠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我一大早的出来迎接,结果赵大人却没有和我们见面,这要是传到别人那里,一定会耻笑我们。于是,曹暠把官印交给主簿,又去追赵咨的车了。就这样,他一直追到东海,与赵咨相见后,才告别回家。
"望尘莫及"原意是远望着前行者车马所扬起的灰尘,就是追赶不上。比喻别人进步快,自己远远落后,怎么努力也赶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