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本质就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创新思维:克弱转换法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创新思维:克弱转换法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四十多年前,世界体育运动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要发展体育,运动鞋是不可缺少的。”这个有价值的信息很快被日本一位名叫鬼冢八郎的人捕捉到,他首先想到要占领这个市场,就必须生产出优越于当时市场上销售的运动鞋。他选择了篮球运动鞋作为突破口,从市场上买来各种篮球运动鞋,专门研究它们的缺点,并通过各种渠道拜访许多优秀篮球运动员,请他们挑运动鞋的毛病。通过反复调查和研究.他发现容易打滑、止步不稳。
从而影响投篮准确性是传统篮球运动鞋的主要缺点,为了证实这一点,他还亲自试穿各种运动鞋到球场打球,从中体验。当他确凿无误的认为“打滑”是当时篮球运动鞋的主要毛病以后,便想方设法克服这一毛病。有一次,他在吃鱿鱼时,忽然发现鱿鱼的触足上长着一个个吸盘,他的思想一下子跳到他要试制的球鞋上,一种带有“吸盘”的篮球运动鞋在他的脑际开始出现:如果运动鞋的鞋底做成吸盘状,不就可以避免打滑了吗?经过一番反复试验,一种新型的凹底篮球运动鞋终于问世。当这种球鞋出现在琳琅满目的商店里时,立即得到运动爱好者的青睐。
这里,鬼冢八郎采用的镐挑毛病”的方法是一种在创造活动中普遍适用的发明方法——克弱
思维与智慧1998/6转换法。所谓克弱转换法,就是创造者在创造思维活动中,潜心寻觅有关事物的弱点或缺点,并将其作为新的研究瞄准点,努力克服它,从而导致革新和发明的成功。
克弱转换法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是有重要作用的,它往往是创造发明的关键起点。一位发明家在谈到他发明的关键起点时曾说,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看成是不完善的,都是暂时的稳定.一切都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改造或再创造。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本身
.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所以,‘克弱转换法是一种可以普遍使用的创造思维方法。
在古今中外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克弱转换法往往能打通发明者的思维障碍,寻找到创造发明的新线索、新思路,通过不断克服弱点、排除障碍,达到创新的成功。如秦朝之前,人们只知道用于抄书,到了汉朝,为了克服手抄书太费事的弱点,有人把文章刻在石板上,再涂上墨,然后在上面用纸一拓,印成书。然而,石印刻字艰难。到了隋朝,有人发明了雕板印刷术。不过,雕板印刷术还有石板上刻字的弱点,若刻错一字,便前功尽弃。到北宋,毕升克服了雕板印刷术“死”的弱点,创造出活字印刷术。时至今日.不知又克服了多少缺点或弱点,才有了现代化激光照排的印刷术。
近代科技发明活动中,克弱转换法同样显示出它是行之有效的创造方法。因为任何一个时期的任何一个技术领域都会存在着不足之处或弱点,创新者只要努力寻找到它的弱点,并努力克服它,就能取得革新的成功。如1705年,英国的纽康门制造出纽康门大气机:并且广泛用于矿山排水。然而瓦特在观察它的实用时,发现它不仅需要大量铁矿做原料,而且耗煤量也很大。针对这一缺点,瓦特反复改进和试制,创新出第一代蒸汽机,其耗煤量减少了3/4。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