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故事传说 中元节的由来与传说

由来

      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书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为三官大帝的诞辰。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则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成为农历7月15日的中元节,民间则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徒根据印度一种佛教仪式追荐祖先,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说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莲遵佛旨意,于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其母,其母亲终得食物。"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中元节的故事传说 中元节的由来与传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1997871/690012761.html

更多阅读

山茶花的传说 山茶花的故事传说

   山茶花的故事传说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派吴三桂镇守山海关,后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了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见形势不好,吴三桂投降了清军,并充当先锋,把清军引进城镇压农民起义军。清军进关后,巾下吴三桂功居首位,被封为平西

风信子的花语和传说 风信子花语的故事传说

   雅辛托斯是缪斯克莉奥和马其顿国王皮埃罗斯的儿子,是一个美丽的青年,为阿波罗神所钟爱,在希腊神话中, 雅辛托斯被阿波罗掷铁饼时所误伤而死,传说中,在雅辛托斯的血泊中,长出了一种美丽的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风信子,下面我们就

关于除夕的故事 关于除夕的故事传说

 关于除夕的故事传说:  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除夕夜有一只一角四足,形貌狰狞,生性凶残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腊梅的传说 腊梅的故事传说

   腊梅花的花语  慈爱之心,高尚的心灵,忠实,独立,坚毅,忠贞,刚强,坚贞,高洁,高风亮节,傲气凌人,澄澈的心,浩然正气,独立创新。  腊梅和梅花的区别  蜡梅并非梅类,两者亲缘甚远,在植物分类学上,蜡梅属蜡梅科,落叶灌木,而梅花则是蔷薇

白兰花的花语和传说 白兰花的故事传说

   唐代诗人咏:“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天天赏视玉兰,嗅着浓郁的芳香,可人老心童,留住岁月,永著青春。白兰花以其美容、沐浴、饮食及医疗的特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兰花的花语和故事传说吧! 

声明:《中元节的故事传说 中元节的由来与传说》为网友顺自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