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状况 大学生健康状况论文_有关关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论文

  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这些心理疾病产生于各方面的原因,它不但会残害人的精神还会给人的生理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健康状况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健康状况论文篇一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一步步融入我们的生活,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是精神方面的享受,再加上生活富裕后饮食质量提高,人群逐渐肥胖化,这两方面共同导致当代大学生健康状况低下、身体素质下降。

  对此,我们做了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状况的报告。

  二、研究方案 由于受研究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我们决定主要以浙师大的在校学生为目标群体进行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数据,并据此从大学生饮食情况、大学生的睡眠情况、大学生的身体情况、大学生的锻炼情况及其生活方式,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数据,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我们也对其中的一些人进行调,查访问从中再发现一些其他的问题,为我们课题报告做更多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及相关结论一.大学生饮食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得出,在校大学生饮食情况是否规律的比例大体如下: 大学生的饮食情况(1) 70.00 64.78 63.04 60.00 50.00 36.22 36.96 男 40.00 女 30.00 20.00 10.00 0.00 比较规律 不规律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 64.78的男生和 63.04的女生饮食比较科学。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生饮食规律程度比例大体相同,而且饮食科学的人数占了大多数。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还应看到 1/3 的大学生饮食不规律。

  并且我们小组进行了个人访问调查,根据这些调查可以从中反映出大学生在饮食方面不科学的问题包括:例如大多数日常饮食没有规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时间经常不固定。

  尤其是在被调查的大二和大一学生中,50以上的学生都没有固定吃三餐的习惯,主要原因是没时间。

  (大一大二的同学其中的大部分理由是大家都爬不起,想睡觉就决定不吃早饭以节省时间。

  中午晚上由于大家的每天的课的安排不同,吃饭时间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大家如果没课的话就不打算吃了)。

  大三和大四学生大部分都不在学校食堂用餐;大学生中很多人不重视吃早饭,但是吃夜宵、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66.7的学生一周会去北门吃夜宵2-3 次。

  此外,我们组员更从“面对面交流”活动中了解到,无论男女,不管年级,大学生在夜宵上的支出占饮食支出的 33.3。

  并且,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大家都有保持好身材的习惯,都比较重视自己的体重,尤其是女生居多,有时会用节食的方法来保持自己的身材但是又抵挡不住美食诱惑,这就造成饮食失衡。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会选择一周至少吃两种以上的水果;多数同学都选择了荤素搭配作为配菜,这些都是比较科学的饮食习惯。

  针对以上的问题,希望大学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早睡早起,按时吃饭。

  另外,吃零食、夜宵方面要适可而止;不要盲目减肥,应该选择合理的减肥方式,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二、大学生的睡眠情况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睡眠时间的多少,我们就请问你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多 少?这一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睡眠时间的比较10 小时以上 1.41 610 小时 32.39 少于 6 小时 66.2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如图可知,有 66.2的同学会使用少于 6 小时的睡眠时间,32.39的同学睡眠的时间在 610 小时之间,而仅 1.41的同学睡眠的时间超过 10 小时。

  并且由问卷的第三题,关于大学生一般何时睡觉的问题,我们也统计出如下数据:2.78学生 10 点前睡觉,44.26学生在 10—12 点睡觉,45.72学生在 12—2 点睡觉,7.24学生在 2 点后睡觉。

  据我们深入了解,各年级学生晚睡或者是熬夜的原因各不相同。

  由问卷分析可知,大一学生主要忙于社团工作或是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大二学生,部分是因为学习,更多数的是将时间投入到网络游戏(男生),看电影、聊天上(女生)大三学生各种情况都有;大四学生普遍忙于社会工作兼职等等。

  由以上数据可知,我们大学生存在“睡得晚、睡得少、频熬夜”的不良睡眠习惯。

  部分是由学习压力,活动比赛需要产生的。

  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大学生没有把握好自己玩电脑的尺度,将自己泡在数码产品的世界。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希望大学生能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合理规划自己的日常安排;更不要让电脑霸占了自己的睡眠时间,要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

  唯有保障自己的睡眠质量,让身体得到深度休息,才能让我们的健康由内而外。

  因此,大学生定要重视自身的睡眠。

  除了靠自己克制外,学校可以适度的管管,例如可以规定大一不准带电脑,晚上 10 点半熄灯并断网等等,当然这些要制定得合理,毕竟大学里的生活是靠自己的自觉的,别人不会来管什么,但适度的管理还是要的。

  三、大学生的锻炼情况及其生活方式 对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情况,我的调查结果如下 一周三四次,乃至四次以上 11.27 一周两三次 47.89 一周一次,或者几乎不锻炼 40.85 在调查数据中,有 47.89的同学一周锻炼两三次,却只有 11.27的同学锻 ,甚至就几乎不炼次数比较多,更有 40.85同学一周锻炼一次(想必是体育课)怎么锻炼。

  根据小组人员深入分析数据得,男生主要将篮球、乒乓球为锻炼的首选。

  女生则更偏向于慢跑、瑜伽等健身方式。

  调查显示,多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表示很少患病,而不怎么体育锻炼的同学经常会出于亚健康状态。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要待提高的,大学生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平时也要养成跑步的习惯,没事的时候就和几个同学一起运动运动,至于运动的形式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了。

  还有我们建议学校对在校学生要求他们每学期都选体育课,这样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大学生的身体情况 根据问卷结果提供的数据,同学们经常出现病状情况如下图所示 大学生经常出现的病状 100.00 81.69 77.46 80.00 71.83 57.75 60.00 50.70 38.03 40.00 20.00 0.00 头昏, 身体乏力, 胃不舒服 便秘等 亚健康状态 月经不调 想睡觉 精神有些萎靡 消化问题 痛经 由以上图表,不难看出,大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其中,81.69学生和77.65学生存在经常性头晕、身体乏力的情况。

  71.83学生总是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

  女生更是有超过半数有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问题。

  结题反思 这次关于大学生身体健康情况的课题研究的成果很多。

  首先,我们小组成员从开题到结题,经历了整个的调查研究过程,并最终呈上了完整的课题研究结果。

  我们在中间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困难,比如收发调查问卷的不便,时间的紧迫等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制约了我们的发挥,但总体上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这对于我们,不能不说是一次挑战。

  在我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同许多学长学姐进行了愉悦的交流,尝试着统计与分析数据,尝试着从我们自己的视角解读一个问题,试图用创造性的想法解决这个问题,在选择一种最佳的方式展示我们的成果。

  但从中我们感受最多的还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巨大力量,因为如此繁杂系统的工作,是任何人都无法在短期内完成的,但我们小组由组员积极参与、分工明确、任务落实有效,仅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相关的工作。

  这种团队精神指导我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集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学生健康状况论文篇二

  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与此同时,我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的想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偏差.特别是我们大学生,可塑性很强又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向成才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现在大学生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存在着很多的心理问题.为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适度运动,②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③保持心理健康,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⑤适时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水平的评定,一般参照四个标准:

  ⑴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心理健康进行评定,

  ⑵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

  ⑶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

  ⑷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及正常标准.

  大学生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有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心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展示出不同的特点.大学生作为特定年龄段,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社会群体,心理过程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如何根据这些特性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摆在高等院校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成因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⑴生活适应问题,

  ⑵学业问题,

  ⑶情绪情感问题,

  ⑷人际关系问题,

  ⑸人格与性教育问题,

  ⑹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社会层面,②家庭层面,③教育层面,④自身层面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有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许是受常规思维的影响,我也觉得

  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学习了这门课后,我对这件事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我主要是存在学业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进入大学后,要学习专业知识,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我们在理解和吸收上会越来越吃力,心情也会越来越烦躁,这时候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学习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大学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我们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这就涉及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也很容易冲动.还有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的尔虞我诈,极度的不信任.因此,我们要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真心待人.

  大学生一方面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另一方面要悦纳自己,优点长处,缺点短处都要接受,一个人的长相,出生是无法选择的,只有悦纳自己,才是最实际明智的态度.

身心健康状况 大学生健康状况论文_有关关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论文

  成功与失败不能简单归因.主观努力,个人能力强,机遇好,有外界力量相助,任务容易是获得成功的有利条件,而机遇不好,任务难度大,主观不努力,能力欠缺是造成失败的因素.要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扩大"视野",既要看到自身因素,又要看到外部因素,既要看到客观条件,又要分析主观努力程度,从而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相应的调整.

  大学生健康状况论文篇三

  内容提要:如今,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而身体状况也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心理疾病产生于各方面的原因,它不但会残害我们的精神,还会给我们的生理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因为,我们需要学习生理心理健康教育,了解自身的状况.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

  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30340;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由心理障碍导致的生理障碍也时非常普遍. 二,开展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以及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看过“大学生健康状况论文”的人还看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976271/165611105.html

更多阅读

大学生科研心得体会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提出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构建和完善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模式,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篇1  人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的健康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兴衰。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篇1  亲爱的同学: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生群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身体及心理上出现了多种疾病例如肥胖、近视、抑郁症等等,大学生健康管理问题急需解决。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报

声明:《身心健康状况 大学生健康状况论文_有关关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论文》为网友得体无完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