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我们要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论文篇1【摘 要】: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心理共同体,每个家庭都笼罩着一定的心理氛围。家庭的心理氛围体现着家庭内部的精神面貌,也体现着家庭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典型的、占优势的情绪状态。它既反映着家庭成员对社会的态度,也反映着家庭成员之间,在情感上的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的相互关系。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家庭成员各尽其社会和家庭之职责,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热心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家庭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同享欢乐,共分忧愁,平等互助,彼此信任和尊重,即使偶尔发生矛盾冲突,也能顺利解决。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抚养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使孩子能感到“这是我的家”,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挫折、灰心气馁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相反,在空气沉闷、压抑,充满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家庭中,尤其是父母双方的矛盾冲突激化,导致离婚所引起的家庭破裂,首先受到伤害的是孩子,令其受到无所适从的心灵上的创伤。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和谐而气氛紧张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诸如,喜怒无常,闷闷不乐,胆小怕事,固执己见,不听劝说,不能自制,不爱交际,自卑、孤僻、冷漠和撒谎欺骗等等心理障碍或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还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家庭是孩子温馨的港湾,是孩子实现理想放飞希望的摇篮,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宽松和谐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又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疲劳、紧张和烦恼,
为成长中的孩子注入生机和活力,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和谐是一种氛围,需要家长用心去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在成长中没有压迫感,身心得到正常、自然、健康的发展。孩子的个性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家庭氛围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乃至人格的形成,孩子呱呱落地,首先进入的就是家庭,而且,孩子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无可选择地接受着家庭生活的种种信息。家长生活习惯、志趣爱好以及由家长布置和安排的家庭生活环境等,无时无刻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家庭的氛围如何,对孩子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呢?提高家长素质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关键、家庭教育要民主化(平等、尊重、信任)、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有一颗尊重孩子的心,有一颗宽容的心,家长应该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关 键 词】:健康发展和谐 家庭氛围 孩子
(一)家庭氛围对孩子心智的影响
家庭环境可以加强也可以抑制一个孩子心智的发展。一个对人、事、物拥有丰富体验的孩子,能呈现多样化可能性和创造力。一般来说,家庭氛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鼓励性(如鼓励发明创造),严厉型(如坚持考试为本),放任型(如父母赌博不管教子女),宽松型(如父母任由孩子自由发展)。在一个鼓励型家庭中,孩子往往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人成才。因此,父母应仔细观察自己孩子的特点,根据他的特点给与他最大的帮助,帮助他开发智力,发展兴趣。
(二)家庭氛围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现在的家庭多数是三口之家或“四二一”式家庭,孩子往往处在中心位置。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得到过多的关心和爱 护,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这样对其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很大伤害。此外,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姐妹等关系的好坏对孩子性格品质形成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作为父母必须尊重、孝敬老人,对待兄弟姐妹要宽容和帮助,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信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才可能获得稳定、温暖的家庭幸福,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并从中学习到关心与信任。有句老话说得好:什么样的家庭出来什么样的孩子。和睦家庭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开朗活泼;父母娇纵溺爱的家庭的孩子一定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经常吵闹的家庭里孩子通常性格内向、沉默而且忧郁„„由此可见,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家庭氛围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家庭气氛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双方合力营造的。在有些家庭中,夫妻俩在事业、社会地位上发展不平衡,情感上就容易 出现障碍,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如果夫妻之间不能相互理解和尊重,某些不和谐的情感流露与心态行为,就会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和评价方式。若因种种原因又不可能离婚,随之夫妻、亲子之间的关系往往出现微妙的“异化”,孩子就成了“替罪羊”,可能成为父母的出气筒,或导致孩子对家庭产生强大的“离心力”。这样的家庭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归属感,甚至因压力过大而心理失衡。
家庭是孩子温馨的港湾,是孩子实现理想放飞希望的摇篮,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宽松和谐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又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疲劳、紧张和烦恼,为成长中的孩子注入生机和活力,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和谐是一种氛围,需要家长用心去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在成长中没有压迫感,身心得到正常、自然、健康的发展。据美国心理学家对4000名7岁儿童的调查表明,和睦家庭中的孩子远比气氛紧张家庭的孩子智商高。在这方面,我国心理学家亦做过专门研究,结果表明,紧张的环境对儿童智商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若婆婆与妈妈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无休止争吵甚至打骂或者冷战到底,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会对智力发展、学习兴趣以及良好心理 素质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父母应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 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呢?
第一,提高家长素质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关键。孩子最初是从母亲温柔的维系笑傲,甜蜜的摇篮曲,父亲慈爱的目光和强壮有力而充满温暖的双手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是从母亲怎样对待父亲,父亲怎样对待母亲开始逐渐认识这个世界的。在一个有教养的家庭里,父母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支持。那么,父母展现在孩子面前的这一切,都使他确信人间的美好,使他的心境平和,心胸坦荡。假如这个信念破灭,悲哀和痛苦就会闯入儿童的心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利斯基认为,对于即将结婚和已经结婚的人来说,选择了婚姻的同时,就要为教育孩子做好准备。夫妻双方要互相爱护、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因为夫妻间的爱情、信任、忠诚和帮助,是使父母智慧之树常青的营养源泉。托尔斯泰的话更明确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夫妻之间的和睦是成功地教育儿童的首要条件。”当妻子为辛苦劳动的丈夫擦汗时,你的孩子也学会了为你们擦汗;当丈夫向自己心爱的妻子献花时,孩子也学会了爱护自己的母亲。家庭教育从来都是蕴含在无声的爱之中。
当然,夫妻之间也难免会吵架、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可是,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万一被孩子撞见了,要尽快在孩子面前和解,不要把孩子拉入吵架中,也不要让孩子当你们的“法官”,更不要让孩子支持或选择任何一方。因为对于孩子(特别是小于14岁的孩子)来说,父亲和母亲都是自己最亲、最值得信任和爱戴的人,支持或选择任何一方都让他面临巨大的心理失衡,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怀疑、不安等情绪。长期处于这种消极情绪中的孩子,往往心灵闭塞,不喜欢学习。
夫妻双方要共同维护自己的家庭幸福,要善于为家庭生活创造最高尚、最珍贵的财富——相亲相爱。只有这样,家庭才能营造出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气氛。家庭教育是言传身教、迁移默化的,家长的以身作则非常重要,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对孩子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兑现,兑现有困难的事不要轻易许诺。因为如果父母经常言出不行,说话不算数,就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也会让孩子效仿,如果家长有出言不行的“过错’,就一定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解释,郑重其事地向孩子道歉,求得孩子的谅解。向孩子承认错误也是教育,要强化教育要求,淡化教育痕迹。可以在孩子的学习桌子上贴一些座右铭,曾经获得的荣誉等,以此来增强学习的信心。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可以在一边看看书或读读报,不要整天打麻将、看电视,试想,晚饭后,家长或看电视或玩麻将放松自己的心情,让孩子坐在一旁做作业、看书,少不更事的孩子怎会甘心?
曾有孩子在自己的作文写道:“凭什么让我念书,他们在一边看电视、玩麻将?”一些家长会理由十足地教训不服气的孩子说:“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将来等你做父母了你也可以像我们这样。”有人说孩子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每天都在自己的眼中留下了父母的形象。孩子是看着父母长大的,孩子学做人,学敬业,第一个榜样就是父亲或母亲。一个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父亲或母亲,指着孩子的鼻子吼着“你给我念书去,不许看电视!”时,这样的命令是苍白与无效的。为什么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通常比较优秀?我认为不仅仅是智力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
第二、家庭教育要民主化。平等、尊重、信任是家庭民主的,优化教育环境,启发自我教育,创设自主学习的家庭氛围,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化教育环境,启发自我教育,创设自主学习的家庭氛围,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成员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是家庭实现民主化的基础,家长有民主,孩子才能有“自立”。家长要营造和谐环境,家庭氛围亲和成员之间才会建立人人平等、互相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和睦团结的关系。情感是双向交流,父母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有发言权。孩子虽小,同样需要理解和尊重。尊重他的想法,聆听他的意见,哪怕其意见是幼稚、不成熟的,也要对孩子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孩子的意见若能得到家长的采纳、重视,无疑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只有这样在民主的实行中孩子的自立意识才会随之诞生,作为父母必须尊重、孝敬老人,对待兄弟姐妹要宽容和帮助,夫妻之间理解和信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才可能获得稳定、温暖的家庭幸福,并从中学习到关心与信任。有这样一个案例:儿子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了年级组一等奖。他是个好强的孩子,回家后天天对着镜子背稿子,准备参加接下来的演讲比赛。孩子的精神固然可嘉,但他的朗诵、演讲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一天放学回家后,他翘着小嘴,一脸不悦地对我说:“妈妈,我真不明白,童老师为什么要请李宇彤参加演讲比赛,而不请我。” “李宇彤的朗诵、演讲水平比你高。上次家长开放日,家长对她都很佩服。”我说。“可她演讲的内容是我获奖的那篇文章呀!”“那有什么关系。” “有本事自己写稿子,这是不公平的。”孩子愤愤地说。“看来你很有意见,说说为什么?”我知道,他发泄够了,也许心里会好受些。孩子罗列了很多的理由,而我在绞尽脑汁想:他说完后,我如何向他解释这件事。最后,我是这样说的:“爸爸觉得你们老师真了不起,她发现你的写作优势,李宇彤的朗诵演讲优势,在比赛中你俩都得了奖,值得祝贺,还有什么不愉快的呢?你是最佳编剧奖,李宇彤是最佳演员奖。”“爸爸,那么编剧好,还是演员好?” “都好,只是承担的任务不一样,编剧在幕后创作,他的作品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示。演员要通过编剧的作品来展示高超的表演才 能,谁也离不开谁,但爸爸认为你更适合当编剧。”见儿子的脸已完全舒展了,我又说:“人的才能不一样,分工也不一样,我们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尽情地展示,这样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也要看到别人的优势,并由衷地赞赏,而且还要善于相互合作达到双赢。”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第二天,正好电影频道“佳片有约”栏目播放《音乐之声》,我有意让儿子看了这部电影,尽管看完电影已是深夜了,我们还继续讨论该片的编剧、女主角、导演。 孩子说:“爸爸,这个片子故事讲得好,演员也演得活灵活现。”我不失时机地说:“你、李宇彤和童老师不也是一样吗?” “爸爸,我昨天真傻。”儿子天真地笑着。我俩在和谐、快乐、名民族的快乐氛围中解决了孩子心中的疑惑。生命所在。家庭成员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是家庭实现民主化的基础,家长有民主,孩子才能有“自立”。家长要营造和谐环境,家庭氛围亲和成员之间才会建立人人平等、互相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和睦团结的关系。情感是双向交流,父母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有发言权。孩子虽小,同样需要理解和尊重。尊重他的想法,聆听他的意见,哪怕其意见是幼稚、不成熟的,也要对孩子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孩子的意见若能得到家长的采纳、重视,无疑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只有这样在民主的实行中孩子的自立意识才会随之诞生,作为父母必须尊重、孝敬老人,对待兄弟姐妹要宽容和帮助,夫妻之间理解和信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才可能获得稳定、温暖的家庭幸福,并从中学习到关心与信任。
第三、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孩子叛逆是在表达他对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满,他在宣告自己的独立自主,他在成长,他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走上极端叛逆的道路呢?那就是,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经常和孩子交流谈心,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距离近了,感情深了,孩子也就不会叛逆了,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好朋友,成为孩子的知己呢?
1、转变心态,平等待之。
不少家长的“家长意识”特别强,在家里经常是父母“独裁专制”,孩子根本就没有发言权,在父母看来,孩子要绝对服从他们的意志。虽然父母尽量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但孩子仍然 “不听话”。为什么?因为忽视了孩子心灵上的需求。可有的家长说:我总在与孩子交谈,为什么不奏效呢?原来,这些家长忽视了交谈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语言方式。一般家长通常用教训式或单向式谈话,诸如:“你应该„„”“必须„„”“马上„„”等。孩子呢,听时点头,听过就抛在脑后,因为这种单向灌输式的谈话,无法触及孩子的心灵,引起孩子的共鸣。倘若父母用“我觉得„„”“你觉得„„”这种句型进行交流,孩子就会体验到父母对他的尊重,体验到自我价值所在,孩子就乐意向父母敞开心扉,亲子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孩子也就不会叛逆了。
2、不回避谈性知识,要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
不少家长对孩子触及到性关系的问题避而不答。其实这样,反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甚至会让孩子做出越轨的行为。如:某家长也同其他家长一样常带孩子参加婚礼,不同的是这位家长善于把握时机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孩子曾提出过的性知识问题则从人类进化的生理角度,从婚姻基础、人生价值实现的角度去阐述。既淡化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帮助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婚姻观。才能避免孩子因踏入早恋误区而走向叛逆,在青少年成长学习阶段,把恋爱当作人生的价值所在。
3、关注点滴,熟悉孩子的爱好,并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兴趣爱好、休闲活动中。
家长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就必须与孩子有共同语言。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所在,找到共同语言之后,要经常与孩子交流,这样才能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这样,当孩子在学习、生活方面存在困扰时,才会坦诚的与父母交流;当孩子在学习、特长方面取得进步,获得肯定时,才会与家长分享他的喜悦与成就。当亲子之间的交流达到这样一种最佳的状态时,哪里还会有孩子叛逆呢?有一颗尊重孩子的心,有一颗宽容的心,家长应该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做知心朋友。家长不仅要在生活上照顾孩子,在学习中引导孩子,还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与恰当的关怀与抚慰。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时,应该像对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犯错误时,更要表现出家长的民主性,允许孩子申辩自己的行动理由和自己的感受,在听清楚明白后再进行理智的帮助和教育,避免纯发泄性的责备和带侮辱性的谩骂。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其实这也是父母和孩子交朋友的第一个要求——坐下来听孩子倾述,跟孩子交流,有时并不需要作父母的自己说,只要静静地听孩子把话讲完,让孩子觉得您真正理解了他的想法,体味出父母对他是尊重的,孩子也就满足了。父母作为倾听者给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所有的孩子都盼望父母成为他们的朋友。
四、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人是有差别的,成长的基础和环境各不相同,成功的道路也是千万条,但对个人来讲仅有一条最佳的道路,也就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成功在于选择,选择在于自知,成功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家长不要用分数和名次让孩子过早的成为“失败者”。家长要努力创造适合孩子的天资需要的丰富多样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条件。灵活运用各种知识传递途径,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项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就会主动去学习,久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建立起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系统。同时,成才教育绝不单纯把成为伟人、名人、领导,作为终极目标,就社会需要的多样性来讲,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伟人、名人和领导,也不可能都成为栋梁之才,经济建设对人才需要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学历要求的多层次化,鼓励孩子根据个人特长、爱好多方面发展,使孩子在各类学习中都获得成就感,都有所收获。作为家长对孩子成长的目标,需要一个统一的“定位”,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而全家人的意见有可能也有所偏差。所以有必要研究社会的需要,综合自己的成长经验,在全家人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定位”。要真正做到和谐的步调一致,使整个家庭教育形成一个合力。
为了使我们的孩子身心都能健康发展,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具有完善的人格,每个家长都要努力,都要积极主动的多方面配合。通过家庭成员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一定会全面发展,健康地成长。
【参考资料】
1、《和谐家庭》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儿童成长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