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患者对上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
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网络成瘾多发于青少年,由于长期重复地使用网络,从而导致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并对正常的学习与交往产生不良影响。
虽然对于网络成瘾是否应该定为精神类疾病,医学界还存在诸多争论,但青少年对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心理缺失,确实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也让网络成瘾超越“贪玩”的界限,成为未成年人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曾经,对于贪玩的孩子,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小红帽》这样的童话。其实,如同故事中的小红帽一样,搜集坚果、追逐蝴蝶、编织花篮是绝大多数孩子的最爱,而大量的社会研究也表明,游戏是孩子获得成就感和心理满足最佳的途径。
但是,社会化教育所要塑造的社会人却不能把捉蝴蝶当成一件正经事,他要完成的任务是学习礼仪、应付考试、与人交往等等,是“把礼物送到外婆那里”,而不能被个人欲望“大灰狼”所诱惑。
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童话《小红帽》诞生之初,社会发展的快节奏,让孩子与父辈几乎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通过自我教育,常常能更早地拥有成人感,他们渴望能与家长进行平等的对话,但多数家长仍然把青春期的孩子看作儿童,看作完全的被教育者。
我国当前代际间的交往困境,从前不久公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中可见端倪:21%的中国高中生表示无人可倾诉,妈妈不是诉烦恼的首选对象,而父亲更位居朋友、母亲和兄弟姐妹之后,甚至还有近两成的高中生表示遇到烦恼宁选网友不选父亲。
成长中缺乏与亲密群体交往的青少年,就如同森林中独自漫步的小红帽,很容易受到诱惑,迷恋于“捉蝴蝶”带来的简单快乐,并最终耽误行程。而对于网瘾少年来说,现实中缺乏和谐的家庭环境,往往会导致他们内心孤独感的增加。而当这种孤独感遇到丰富而充满诱惑的网络丛林,就很容易出现网络成瘾,并忽视社会交往的快乐甚至学习和成长的目标。爱华阅读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
因此,对于网络成瘾的孩子,不是不让他们接触互联网,而是要在网络之外、现实之中为他们建立一个更和谐而“有趣”的交往环境。通过和谐的家庭交往、丰富的素质训练活动等,让他们在现实中感受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体验到与网络丛林“捉蝴蝶”一样的乐趣,这样,他们对虚拟网络的依赖也就不再那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