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希望你被骂的时候要有被骂的样子
有越来越多的主管不太骂下属了。我曾在座谈时问过主管们这一点,有七成的主管回说:“我不想骂人。”原因包括“不想被下属讨厌”、“骂完人之后双方很尴尬,不喜欢那种感觉”、“怕下属反弹”、“要是话说得重一点,怕下属会递辞呈”,全是消极的回答。让我们来分析主管为什么会变成这种消极模式。
许多主管都有过如下的经验:在由下属制作、预计提交给外部的文件当中发现了错误,于是主管先以红笔标出,交代下属:“把这个地方订正一下。”便将文件还给下属。这时主管还没生气,只是暗自说服自己:“真是的,怎么犯这种错。不过,应该只是偶发状况吧。”然而到了第二天,这位下属又犯了同样的错,这时主管就会开始想很多了。“这个得好好盯一下才行。可是我现在手边事情一堆,晚一点有空的时候再讲好了。不,说不定不用提醒,他下次交来的东西就会是正确的。”
前思后想一番之后,主管还是决定叫下属来讲一下。“你这个地方还是错的啊,昨天也讲过了,你工作要仔细一点嘛。”这位下属始终没和主管对上眼,很快地回了一句:“抱歉,我再改过来。”便回座位去了。主管总觉得心里不畅快,事情却谈到这里为止,不过主管手边也有许多工作,只好暂时放下这事儿,着手处理其他的工作。
一天的工作结束,下班回家的电车上,这位主管发现心里还是不畅快,开始回想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发现自己在意的是今天那位下属的反应。于是主管又开始想很多。
“那家伙嘴上说‘抱歉’,可是总觉得他是在敷衍。每次都这样,上次被我念的时候也是这副德性。该怎么好好念他一顿呢?不,讲他也没用吧,一定又像今天一样,一再犯同样的错。唉,那家伙实在不堪用,真希望他被调去其他部门啊!”这时的主管,已经不知不觉从消极模式转为怨念模式了。
虽然上述是极端的状况,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所有主管都很在意下属被骂的时候的反应,要是下属的表现很敷衍,主管会一直耿耿于怀。话虽如此,也不是要你被骂时露出一副天要塌下来的哭丧模样。
■ 让主管看到你真心诚意认错的态度
我曾听一位餐饮业的店长说过一个案例。他店里的一名新人负责洗盘子,动作却很粗鲁,收放碗盘都像用扔的,店长于是把新人叫来,对他说:“你这样洗盘子,很容易伤到碗盘,而且发出那么大的声响也会吓到客人的。麻烦你细心一点,轻拿轻放。你是可以好好工作的人,不要这么粗鲁呀!”
这位新人大学时代是橄榄球社的,外形就是一副强健的体育系男孩模样,但他在听了店长的话之后,居然一副快哭出来的模样。“连体育系男孩也不经骂,这世界真的没救了。唉,不过现在是连内阁大臣都会当众掉泪的时代,没办法吧。”店长感叹着。
现今被主管骂过之后,还能让主管觉得心里没疙瘩的下属简直是稀有动物,难怪主管会说:“希望你被骂的时候要有被骂的样子。”
对于主管的这项期待,我们该怎么做呢?其实非常简单。
只要做到一点——用心聆听主管的指教,勇敢直率地反省,最后谢谢主管的指导。主管看到下属诚恳受教、真心反省的模样,当下就原谅你了,又听到你的致谢,心上更是舒坦,觉得自己念的事你都有听进去,就不会再说什么了。而从结果来看,这么做也能让主管早早放人,对下属自身也有好处。
现代很多的年轻人在学时期很少被老师骂,导致不懂得被骂时该怎么应对,而这状况恐怕会越来越严重吧。正因为我们处在这样的时代,身为下属的人只要真诚地响应主管这项单纯的期待,就能获得主管莫大的好评。
三、希望你回话要有回话的样子
根据我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现今上班族中擅长下指令的“驾驭型人际风格”的人不到一成,兼具直觉与行动力的“表现型人际风格”约一成,喜好协商的“平易型人际风格”占三成,但惯于思考的“分析型人际风格”的人占了五成以上。
接下来我将探讨这超过50%的分析型工作者。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属于分析型的人,只要回想自己在讨论会上的表现就知道了,引导话题或带头发言的人都不是分析型的,如果是一边聆听其他人的意见,慢慢整理得出自己的想法,直到讨论会后段才发言的人,就有可能是分析型的。此外,这类型的人还有个特征,那就是尤其在意小细节。
分析型的人很不擅长立刻回话,因为他们总是需要时间思考,因此这类型的下属要是被主管问到话,也没办法当场回话,要不就是沉默不语,要不就是嘀咕着“这问题很难啊……”,一边回些无关紧要的开场白一边争取时间思考。
眼见这类型的下属逐渐增加,主管们内心的焦虑也与日俱增,因为所有主管都希望一抛出问题马上得到回应,这就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主管希望下属“回话要有回话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