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能力,孩子也很努力,但经常收效不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所谓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们应该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放在第一位。据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家长们一定要好好抓住。只要做到下面这8条中的5条,孩子进名校、走上人生巅峰将不再是梦。
1、主动学习的习惯
不是每个孩子都天生“爱”学习的,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孩子的兴趣点来激发学习动力,让他将学习当做自己的事。比如,对一个爱天文的孩子,就可以告诉他只有好好学习数学、物理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天文学家。还可以经常经常讲一些伽利略、牛顿等人的故事给他听,让其收到感染,主动学习。
2、勤于思考的习惯
要让孩子明白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的重要性,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一定不要帮他们解决。鼓励孩子平时要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千万不要“尽信书”。在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可以先放一放,等做完了别的作业再考虑两遍,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在家长或别人辅导下解决。做完后,最好再找两道同类型的题让孩子独立做一做。
3、按时学习的习惯
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例如,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或者在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一项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功课,这样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一到什么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愿望和情绪。这种时间定向能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
4、提高效率的习惯
在学习中要告诉孩子提高效率的重要性,力戒拖延和磨蹭。同样的作业和题目,只有集中精力,高效的利用每一分钟,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这样就可以做游戏或好好休息了。所以在对孩子的要求上,不要只满足于孩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要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干扰,训练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