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豆芽给我的启示】
八月暑假中的一天,我看见妈妈做绿豆汤时浸泡好了豆子,掉了几颗,便随手将豆子拾起来,又随手丢在小区花园路旁的泥土里。
过了几天,我到花园里散步,经过那条小路,心血来潮,想看看那豆子。我弯下腰仔细地寻找,终于在几块小石头缝隙中看见一颗豆子了,它居然冒出了一小截白白的芽儿。我惊讶极了,心想:小小的绿豆怎么能在石头缝中生长呢?于是我一有空就去看看那颗豆子。
一个多星期过后,那颗豆子的芽儿差不多有两厘米了,而且还长出了两片嫩绿的新叶。此时的豆子就像一位头戴绿色蝴蝶结、身穿白色纱裙的少女。它早已掀翻盖在它身上的小石子,茁壮成长。它在石子堆中鹤立鸡群,引人注目。这绿色豆芽儿和石子真可以算是花园中的一处微型景观了。
现在这颗绿豆芽还在生长。是啊!种子可以掀翻压着它的石块,顽强向上生长,这就是生命的力量。草烧了还能再长,树砍断枝条还能再生,悬崖边上的松树茁壮成长,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这些都是坚强不屈的生命。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没有经历过烈日暴晒,它们离开了温室就会死去,这是脆弱的生命。没有苦难就没有成功,生命只要坚持就能创造奇迹,我们应该学习那些顽强的生命,经受磨砺,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命的美好。
【篇二:绿豆的启示】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两颗绿豆放置于同样的环境中——阳光、温度、湿度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一个绿豆盒子里放了水,另一个没有放水。这是一个关于“水分对绿豆有多大作用”的实验,和我预测的结果一样:放了水的绿豆在短短一周内发芽了,而没有放水的绿豆丝毫没有变化。
实验结束了,但我忘记把两颗绿豆处理掉,一直把它们放在平台上。
大概过了半月,一次,我到五楼平台上去看书时,无意间发现没有放水的那盒绿豆竟有发芽的迹象,芽儿从绿豆的下侧长了出来,嫩嫩的。虽然很小,但能在没有放水的情况下长出芽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的目光又转移到另一盒放了水的绿豆上去,经过水的长时间浸泡,绿豆的外衣已经脱落,而先前那停休的芽也弯曲了不少。这下子我来了兴趣,想看看它们以后有什么变化。
又是一段时间过去了。这段时间里,我仍旧把它们放在平台上,不去理会,看看它们有什么新变化。这次,放了水的那盒绿豆芽儿已经缩回根部,体表转为红色,发芽的口子已枯焉,并逐渐腐烂,整颗绿豆像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奄奄一息。
可是,那盒没有放水的绿豆并没有要腐烂的样子,而是更加努力的抽芽,体表越来越绿,外皮也紧紧地包住体肉,根本没有要脱落的样子,芽比先前长了一倍多,大约有3~5厘米。我越来越好奇。
两个星期后,令我大跌眼镜的是,那颗没有放水的绿豆已经完成抽芽任务,长成一颗非常健壮的绿豆芽,而那颗放了水的绿豆,却已完全腐烂。
同样是绿豆,它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颗在逆境厚积薄发,绝处逢生,成功地抽出了芽,而另一颗虽处在有利的生长环境中却走向腐烂的结局。两颗绿豆的命运告诉我们,环境并不能决定一切,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和对待事情的态度。
【篇三:种黄豆的启示】
在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大都随时间的推移淡忘了,其中有一件事却使我难以忘怀。
记得有一天,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写一篇黄豆生长的作文,让我们先回家去种黄豆。种黄豆?这不是小菜一碟吗!不就是把黄豆埋在土里,按时浇水嘛?我一定会种得非常好。
回到家,我先找来一个盛图的大花盆和几粒黄豆,便把黄豆随意地撒进花盆里,上面又铺上点土,浇了水,等待他们发芽。好几天过去了,我也没看见黄豆有一丝发芽的意思,还仍旧躺在土里睡大觉那。这不是故意和我做对吗?难道黄豆不长了,还是坏了?我连忙把他们挖了出来。黄豆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太大变化,仍然小小的,硬硬的。我把他们捧在手里,垂头上气地看着这些豆子。他们在我手里滚来滚去,好像在摇头晃脑的嘲笑我。快要上作文课了,我的豆子连芽都没发,怎么办那?顿时,我急得眼泪直在眼眶中打转。
这时,妈妈过来了,“你干吗呢,把手弄得这么脏?”“我要种豆子,可他怎么也不发芽!”我委屈地说。妈妈笑了笑,说:“如果你在种黄豆之前把它们先泡一段时间,它就会比现在发芽快了。做事要讲究方法。”
噢,原来是这样。我照妈妈的方法去泡黄豆。第二天一放学,我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察我泡的豆子。哇!只见豆子比
以前胖了许多,闪闪发亮。我在妈妈的指导下,把豆子均匀的撒在土里,上面在填上土,浇了适量的水,豆子就这样种好了。
没过几天,豆子发芽了,那小小的嫩芽显得格外鲜亮。可爱。我轻轻的触摸这嫩绿的。毛茸茸的小芽,高兴极了,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有‘心’。
一是热心,二是责任心,三是耐心!
【篇四:豆芽的启示】
有时候身边发生的小事,如果细细想来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是我最近通过种豆芽才深深体会到的。
开学以来,科学老师要求我们在小杯子里种下几颗种子,并要求我们要注意观察。我将几颗绿豆种子用湿的纸巾包裹起来,放在小杯子来。当然,我也不忘天天去看看它。两三天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杯子里长出了几个嫩嫩的小芽儿,我好奇地打开纸巾,发现几根雪白的根,旁边还长出了几根细须。可惜的是其中一颗种子的根折断了,我以为它活不成了,于是就挖了个洞把它埋了。
又过了几天,被子里的豆芽长出了两篇小小的叶子,只是茎看上去面条还细,好像弱不禁风的样子。我又想到了断根的豆芽,走到院子里一看,发现它不仅没有死,居然还长出了两片小小的叶子,看起来还很茁壮呢!我不禁感叹:豆芽的生命力太顽强了,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断地努力生长,我要向它学习啊。看到土里的豆芽长得这么好,我又把被子里那几颗纤细的幼苗也买进了土里。几天后,它们的茎越来越粗了,靠近土的一边也变红了,还长出了更多的叶子。
种在杯子了的豆子纤弱的很,而种在土里的豆芽长得很好,说明土里的养分更多更适合它的生长。由此,我就想到书就像是养分充足的土地,我们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更茁长地成长。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像纸巾里的豆芽那样长得弱不禁风的。
评语一次种豆芽的经历让作者悟到了一个道理,可见作者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文章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写,让我们明白了人应该多读书的道理。
【篇五:黄豆芽实验的启示】
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个实验:把已经发芽的黄豆苗放进两个花盆里:一盆在阳台上,有阳光照耀、雨露滋润;另一盆在黑暗处,没有阳光。两盆都浇水,看看两盆豆芽生长的区别是什么。
回到家后,我把一颗颗黄豆芽小心翼翼地取了出来。黄豆芽长了白白胖胖的根,好可爱哦!我把五棵种在一个大花盆里,一棵种在一个小花盆里。两盆都了浇水。过了几天,两盆都茁壮成长,长出了嫩嫩的叶子。这时,我就把那个小花盆里的黄豆芽放在卫生间的角落里,观察两盆豆芽的变化情况。
开始几天,两盆黄豆芽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于是我继续观察。卫生间里的黄豆苗的茎越来越细,窜得越来越高,茎越来越白,叶子慢慢变黄了。渐渐地,要不是走近看,它都细得让我看不出来呢!差不都一个礼拜过去了,于是,我和妈妈开始对黄豆盆栽开始检测。结果出乎意料:在阳台上的黄豆苗茎很粗壮、结实,呈翠绿色,并且长得很高,已经长出了五六片叶子了。叶子是翠绿色的,叶面宽大,生机勃勃;微风吹来,摇曳生姿。卫生间里的黄豆苗,长得更高了,阳台上的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卫生间里的黄豆苗茎很细,呈乳白色,仅有的两片叶子呈嫩黄色,无力地耷拉在茎上,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它发疯似得把自己病态地拉长至26厘米!它这么做,仅仅是为了想取得一缕阳光。它的茎已经无法载起自身的重量,只能病怏怏地靠着墙,等待生命结束。(这棵豆芽,让我想起了“豆芽菜”这个词)
两种豆芽的差别原因很简单,因为放在阳台上的豆芽经过阳光照耀、晨露滋润、风雨洗礼,经历了种种磨难,才能健康成长;而卫生间里的豆芽,终日不见阳光,没有养分提供,也没有种种磨难,所以病得只能奄奄一息地靠着墙了。一个人一定要经历种种磨难,才能健康成长;《西游记》中的取经路没有一天是安稳的。我们不能整天待在家里,像温室里的花朵一般娇弱,我们应该多去感受大自然,感受那太阳照在你的皮肤上时是多么舒畅,感受拿一把清泉洗洗脸时的惬意,感受鸟语花香给你带来的欢乐。这样,我们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注:更多精彩知识请关注爱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