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刘善平同志学习先进事迹材料
46岁这年夏天,刘善平走了,以一种英雄的姿态,燃尽了生命最后的火花。
6月20日送别的前一天晚上,九潮村村民谁也无法入睡。凌晨5点,全村男女老少有100多人自发集中,赶往61公里外的黎平县城,送他们的“好支书”最后一程。
除了他们,黎平县还有5万余名干部群众自发前来送行,送别队伍长达8公里。
送别的路有尽头,刘善平的人生路也止在了46岁。
虽然英雄走了,留下的却不仅仅是洪水中救人那一幕的感动。
随着他英勇救人牺牲的故事传开,刘善平为村为民的更多感人事迹一幅幅、一帧帧呈现在人们面前。
2007年底,刘善平走马上任九潮村党支部书记。
刚上任一个月,他就迎来了一次“大考”,正赶上2008年初那次百年不遇的雪凝冰冻灾害。
灾害造成九潮镇全镇停电停水,一些个体户却从中觅到“商机”,把平时2角钱一根的蜡烛乘机涨到5元。
刘善平的妻子闵启秀也有些“心动”,但刘善平却给她泼了冷水,“我是村支书,不能做昧良心的事,我们卖的蜡烛、盐巴、火柴、煤油一分都不能涨!”
刘善平一边“以身作则”,一边做其他个体户的思想工作,还免费为一些老弱病残等贫困家庭发放蜡烛和日用品。
在他的感召下,原先提价的那些个体户纷纷又把价格降了回来,大家携手渡过了难关。
第一次“大考”完成得很漂亮,九潮村村民们自发为他送来了一块牌匾。
随后,第二块、第三块……接着来了。
2009年6月8日,洪水来袭之时,住在河边的21户80多名男女老少全被刘善平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但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自家店里近万元的货物泡了汤。
九潮村6000多米的机耕道修建起来了,是刘善平自掏腰包垫付的资金。
距九潮村村委15公里远的柳洞自然寨村民户户水泥步道相连,告别了烂泥巴路,是刘善平东奔西跑,跑来了30多吨水泥等物资,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建成的。
九潮村群众翘首期盼几十年的九潮侗寨鼓楼,是刘善平争取上级资助加上群众自筹的28万元修建起来的,自始至终,他自己没吃过村里的一顿饭,没花村里的一分钱。
村民潘昌银多年瘫痪在家,妻子也体弱多病,刘善平一直像亲人一样照料他们,并年年发动党员干部捐款捐物,救济他们。
村里一个叫杨卜逵的五保户,去世的时候连口棺材都没有,是刘善平拿出了老母亲的寿材安葬了他。
……
一件件、一桩桩,九潮村民们对刘善平的种种奉献铭记在心,他们自发为他送来了“为民做主办实事”、“九潮的大禹”、“金匾送功臣”等一块块牌匾。
担任支书的九年里,刘善平共收到了九块牌匾。
就这样,刘善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温暖着村民们的心,凡遇困难,村民都喜欢找他,有纠纷,村民们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他。
作为一个与2县3村相邻的接边地区,九潮村社情民意复杂,特别是为了一些山林纠纷村民们常扯皮打架。
上任后,刘善平不是等纠纷闹上门,而是带领村两委主动出击,积极协调,因为做到了不激化矛盾、不回避问题,坚持心中有尺度,一起断断续续闹了50年的山林纠纷终得化解。
四书五经_四书五经全文_四书五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