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的本质内涵是将城市视作人类成长和愉悦生命的现实空间,所以健康城市的创意有益于人们的健康生活,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创建健康城市的活动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创建健康城市的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魅力钢城、绿色迁安后花园”奋斗目标,以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创建成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促进健康”的思路,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根本,以落实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共健康服务和管理职能,通过一年进步、两年推进、三年提升,不断完善健康服务观、改善健康环境、培育健康人群、构建健康社会,提高村民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完成健康健康城市创建各项目标。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全乡健康人群明显增加,健康服务水平更加便捷,健康环境明显改善,健康社会更加和谐。通过扎实开展建设健康城市活动,努力把我乡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良、乡村容貌整洁优美、社会风尚文明良好、公共服务健全高效、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一流健康环境、一流健康服务、一流健康人群”的健康乡镇。到 2013年,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养老保障、人人享有15分钟卫生服务圈和 15分钟体育健身圈、人人享有安全食品、洁净饮水、清新空气、宜居环境,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6岁的目标。
三、工作任务
重点实施八项工程,开展28个项目
(一)健康服务优化工程
1、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1)落实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综合改革,大力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培训和岗位培训等多层次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切实提高全乡整体医疗服务水平。(2)进 一步完善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切实提高我乡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标准化水平,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有效落实各项医疗惠民举措,引导居民合理就医、就近就医、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的目标(3)完善新农合医疗制度,落实农村医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财政补贴,使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到 2013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条件优良、动作规范、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体系。
2、紧急体系建设项目。完善紧急应急指挥系统和院前急救体系,缩短院前反应时间和急救服务半径,加强专业急救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医院急救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急救人员接到救援指令至到达求救者的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普及大众急救知识,提高居民自救和互救能力。
3、重点人群健康服务。(1)为全乡65岁居民进行年度复检和新进入45岁居民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制订健康计划并落实有针对性德健康干预措施。对全乡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普查,建立学生视力档案。(2)继续完善、规范全民健康档案工作,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计划,将健康计划内容及时反馈给本人。
4、妇女、儿童健康管理项目。(1)投入10万元,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5000例;投入5万元,开展孕前免费优生健康检查服务3000例;投入6万元,为已婚妇女免费防治吉妮环6000 例;对全乡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缺陷。(2)切实提高孕产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并针对育龄妇女大力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3)对0---3岁儿童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等健康管理,不断儿童系统管理率,有效预防儿童发育缺陷和发育异常。
5、慢性病防治项目。不断完善和落实慢性病管理规定,将高血压、糖尿病和重症精神病纳入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范畴。定期进行随访,实行生活式指导、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等综合性干预措施,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6、“老有所依”项目。强化社会养老工作。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加快养老基地建设,通过敬老院,使老人们获得生活上的照料和便利、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满足他们多层次、宽领域的需求,使老人们安度晚年。
7、居民健康“一卡通”项目。参与并纳入唐山市“一卡通”项目。按照相关需求,让全市居民享用方便的“健康卡”,进一步提高健康服务水平。
(二)健康环境改善工程
8、环境卫生整治项目。(1)在做好城各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同时,着力加强垃圾填埋场建设和垃圾清运管理,健全各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机制,实现全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2)组织开展以消灭虫害孽生地和降低“四害”密度为目的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确保“四害”密度保持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3)强化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消毒管理,减少病菌病毒传播。
9、厕所改造项目。在农村继续推行“三格式”、“双瓮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项目。
10、饮用水安全保护项目。(1)科学划分保护区域,落实综合保护措施,确保水源地水质不受污染。(2)完善水管网建设,年内区域供水普及率达97%(3)定期开展水源水质监测工作,确保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达标率保持在100%。
11、禁烟控烟项目。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增强广大烟民禁烟、控烟意识,突出在校生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禁烟控烟干预。大力开展“无烟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院”、“无烟餐厅”“无烟家庭”创建活动,有效降低人群吸烟率,大力营造无烟环境。
(三)健康社会构建工程
12、职业安全保障项目。(1)加大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相关工作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培训,增强其保障职工职业安全的意识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2)依法监督督促企业改善工作环境,实现安全生产,有效维护职工的健康权益,形成和谐劳资关系。
13、“平安五重安”建设项目。(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建设组织严密、网络健全、反应迅速地打击犯罪、治安防范和社会维稳体系。(2)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为全乡学校、幼儿园配备专职保安。
14、出入安全保障项目。加强交通安全秩序整顿,深入开展酒后驾车治理活动,加强出租车管理。倡导出行,文明出行。
1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项目。(1)完善失业、工伤、养老、医疗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切实保证全乡村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2)健全残疾人社会化帮扶救助康复体系建设,在29个村设置残疾人专职委员为其发放任职补贴。(3)建设职工帮扶中心,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济、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医疗救助、就学求助、法律援助等服务。
(四)健康人群培育工程
16、全民建设项目。(1)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模式,在全乡所有村实现健身场所全覆盖。完善居民健身活动场所,做好健康设施的添置和维护管理工作,努力形成居民15分钟健身圈。(2)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组织农民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冬季长跑、登上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3)在乡机关落实工间操制度,每天不少于30分钟。(4)在全乡各学校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青少年每天运动不少于60分钟。
17、健康主题教育项目。(1)按文化展示、健身设施、健身器材。健康科普的“四配套”健身模式,健身“健康教育一条街”(2)在村公开栏设立健康知识宣传板块,提升广大村民的健康知识。
18、健康文化活动项目。(1)完成乡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体活动室配套建设,转好文化示范村和各村文艺配套建设。(2)提高文体设施利用率,学校和机关的文体设施节假日及课余时间免费向村民开放,积极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健康食品工程
19、食品药品安全保护项目。(1)加大农产品监测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和追溯制度。(2)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强化对食品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加工、销售食品及违法生产使用地沟油的行为。(3)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实现对五重安农贸市场的改建工作,强化卫生质量监管。(4)加强对五重安卫生院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加强其对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监测与药品抽验工作,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六)健康细胞工程
20、开展“健康单位”创建项目。在全乡开展“健康村、健康家庭、健康饭店”等创建活动,评选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进行挂牌示范,以示奖励。
21、争做“健康使者”项目。以提高生命质量、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倡导健康生活习惯为着力点,以注重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公共卫生为重点内容,在全乡开展争做“健康使者”活动。
(七)健康宣传工程
22、健康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开展健康知识大培训活动,对全乡医护人员、乡村医生、各村妇联负责人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增强健康知识宣教能力。
23健康宣传项目。(1)充分利用各村公示栏,在公示栏中设立专栏,对本村的创建行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在全乡坚持每季开展一次大型主题健康宣传促进活动。(2)定期举办各层次人员参加的健康论坛,激发村民健康行动的热情,提高村民对健康的关注度。(3)由乡宣传办每季组织一次健康知识大赛,由乡党委书记对优胜者颁发奖状,进行精神奖励。
(八)健康活动推进工程
24、开展“人人动手清洁家园”活动。广泛发动各村村民参与整治本村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公益性活动。建立义务劳动制度和群众监督机制,定期开展环境卫生督查及整治活动,引导村民主动关心公共卫生状况和环境状况,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摒弃乱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
25、“人人掌控油控盐”活动。广泛宣传“每人每天摄入盐控制在6克以内、摄油控制在25克以内”等健康膳食知识。
26、“人人劝阻室内吸烟”活动。全面倡导公共场所控烟。通过各种活动,增强村民的控烟意识,养成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劝阻室内吸烟的行为和习惯。全乡所有学校,卫生院,全面控烟,在公共场所标注控烟标志。
27、“人人坚持每日健身”活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从日常工作和生活入手,倡导村民每天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健身活动。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健身操、健康跑等形式,不断扩大参与人群的范围。
28、“健康大讲堂”活动。定期邀请有关健康的专家对村民进行有关健康的讲座和培训,提升村民的自身素质,养成注意健康卫生的好习惯,提高健康教育的普及率。
四、保障措施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设立创建健康城市办公室负责健康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陈春山任主任,政府乡长康继顺为副主任,政府副乡长杨全玲、李宝富、人武部长郭立生为成员的办公室,全面负责我乡的健康城市创建工作,切实保证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完善措施,多方支持。加大对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投入,将每年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引导和鼓励我乡企业参与健康城市建设工作中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局面。
3、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在创建健康城市办公室的领导下,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工作调度制度、现场办公制度、督查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强化协调联动,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4、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宣传的攻势,完善工作方案,统筹推进活动开展,将健康城市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主要内容作为宣传的重点,带动广大村民积极投身到健康城市的创建工作中来。同时加强对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的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5、注重总结,全面提高。坚持边实践、边创新、边总结,及时梳理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广创新的模式和典型,努力把鲜活的实践上升为规律性德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积极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取长补短,不断促进,使我乡的创建工作不断走出新路子,迈上新台阶。
创建健康城市的活动方案篇2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共建共享“支点武汉核心区”,以保障人的健康为出发点,营造健康文化、改善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发展健康产业、构建健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让江岸老百姓寿命更长、生活品质更高。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作为建设健康城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做到建设为人民、建设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设成效让人民检验。
(二)统筹兼顾、公平和谐。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各项健康事业共同进步,逐步实现城乡平衡、区域平衡、群体平衡,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坚持统一领导、统一部署,把建设健康城市与卫生创建、文明创建等创建载体有机结合,做到齐头并进、整体联动,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实现政府主导力、群众主体力、社会推动力“三力合一”,形成建设健康城市的强大合力。
(四)弘扬特色、走在前列。立足江岸实际,充分发挥江岸资源优势、体制优势和环境优势,以理念创新和思路创新推动体制、机制、工作、服务的创新,以创新促建设、以特色创优势,力争使我区建设健康城市的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五)全民参与、持之以恒。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构建党政、媒体、市民“三位一体”的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形成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常抓不懈,积小胜为大胜,使我区建设健康城市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
二、创建目标和主要指标
通过3年的努力,到2014年把江岸初步建设成为湖北省首批健康城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卫生明显改善。主要指标为:
(一)健康环境指标
全年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8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6%。建成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绿化覆盖率≥40.2%,绿地率≥35.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2平方米。
(二)健康社会指标
建立较为完善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各环节食品抽查合格率85%以上,引导居民合理膳食;城乡社区有较完善的健身活动场所,建立比较完善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大于千分之二十以上。
(三)健康人群指标。
创建城市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意外伤害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较大提升;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85%以上。
三、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巩固卫生创建成果。
1、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在巩固和提高城市环境卫生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市空气、水环境、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综合治理和处置,加大公共绿地建设,促进环境健康因素持续改善。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创建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
(二)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2、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医保参保人员健康管理激励机制。
责任单位:区发改委、财政局、江岸社保处、卫生局、人社局、民政局
3、加强居民健康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体检。每年对辖区居民的健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科学分析和全面掌握健康现状。逐步建立完善卫生信息平台。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人社局、财政局
4、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未达标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使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到建设标准。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管理,鼓励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居民慢性病报销办法,引导居民首选到社区看病就医。鼓励城区二三级医院采取紧密型托管的方式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双向转诊模式。建立完善医疗紧急救援体系,加强各级医院的紧急救援服务能力建设。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
(三)建立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5、建立医疗、疾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与、“三位一体”、分工明确、流程清晰、转诊顺畅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责任单位:区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卫生局
6、推进社区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现与区域卫生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促进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发展。规划与协调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监督执法等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合作。实现公共卫生的全程信息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人社局、财政局
7、加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医疗机构以电子病历共享为基础,加快“数字医院”等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临床路径、区域影像等应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实现跨机构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立区、街道、社区的
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与转诊网络,不断扩大覆盖面,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人社局、财政局
(四)全面实施“健康湖北”全民工程。
8、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健康家庭创建率达到60%以上。
责任单位:区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卫生局
9、深入开展“健康知识五进”活动。建立健全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宣讲团和志愿者宣教团,强化区健康教育所的专业指导作用。区健康教育讲师团每年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讲解、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每年分别组织24场。教育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健康知识进学校活动,工会组织要组织企业开展健康知识进企业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深入辖区开展健康知识进家庭、进社区活动,每年至少开展12次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卫生服务站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在辖区举办1次针对家庭和居民的健康讲座。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教育局、总工会
10、建设“五大健康阵地”。一是以社区为单位,在适宜地段至少建设1个“健康广场”,为居民提供“寓教于乐,寓教于练”的场所;二是以街办为单位,在人流量大的地段至少建设1个“健康知识长廊”,长期固定宣传“健康素养66条”;三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建立1个以上“健康俱乐部”,为慢性病患者创造学习、交流、锻炼的机会;四是在各媒体建立健康知识宣传专栏,宣传健康城市、健康湖北和“健康素养66条”;五是在车站、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宣传健康知识。
创建健康城市的活动方案篇3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为指导,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树立健康也是生产力的新理念,培养健康文化,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身行为,创建全民健康环境,打造健康型社会,以人民群众身心的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三是坚持立足实际、注重特色;四是坚持城乡统筹、协调推进;五是坚持开放创新、全面提高。
二、活动目标和主要指标
通过5年的努力,至2015年,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城乡健康环境明显改善,全县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一)健康环境指标
1、环保指标:①全年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85%。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③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0%。④垃圾集中处理率≥95%。(县环保局、县水务局负责)
2、绿化指标: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省里要求的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由10.03平方米、41.76%、35.01%提高到13.8平方米、45.2%、40.3%。(县农业局、县住建局负责)
3、环卫指标:城区生活垃圾清运作业机械化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环卫管理公共厕所水冲率达8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初步建立一个设施完善、机械先进、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县住建局负责)
(二)健康服务指标
1、建立完善县、乡、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每个乡镇建立一所达标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立一所标准的卫生室。(县卫生局、县发改局负责)
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服务能力达到B级,具备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服务资质。(县卫生局负责)
3、县级建立专业性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医疗紧急救援队伍和职业病防治队伍,完善工作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形成完善的职业病防治网络。(县卫生局负责)
4、建立食品及药品安全长效机制。(县卫生局、县食药监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负责)
5、城乡社区有较完善的健身活动场所。(县体旅局、县住建局负责)
6、建立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工作。(县卫生局负责)
7、建立比较完善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县体旅局负责)
(三)健康人群指标
1、到“十二五”末全县人均预期寿命比“十一五”末增加1岁。(县计生局、县卫生局负责)
2、孕产妇死亡率24/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11‰以下。(县计生局、县卫生局负责)
3、慢性病防治知识人群知晓率达到70%以上,35岁以上人群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8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50%,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50%。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70%。(县卫生局负责)
4、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单位创建率100%,无烟学校创建率100%,其他无烟单位创建率50%以上。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县卫生局、县爱卫办负责)
5、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以上。(县卫生局负责)
6、居民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半小时的成年人比例达到35%以上。(县体旅局负责)
三、主要任务
实施六大工程、25项重点项目。
(一)健康教育工程
1、健康教育进家庭项目。向每户居民免费发放《居民健康指南》,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营养膳食、居民健康素养等内容。(县卫生局负责)
2、健康教育进校园项目。中小学校要编写健康知识读本,开设健康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学校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橱窗,开展健康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活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追求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的健康氛围。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动,至2015年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100%、9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100%、90%。(县教育局负责)
3、健康教育进医院项目。各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医疗救治的基础上,要根据各自的不同专业对病人及病人家属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开具健康处方,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引导活动。医学专家面向社会举办健康知识、卫生救护讲座,提高目标人群对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在各级医院中开展健康促进活动,至2012年县级推出至少一家“健康促进医院”示范医院,至2013年全部县级医院和30%的乡镇卫生院院达到“健康促进医院”,至2015年健康促进县、乡级医院达到100%。(县卫生局负责)
4、健康教育进社区项目。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医学专家深入社区举行讲座。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个社区一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每个社区建立一个健康教育小课堂,每个月开展一次健康促进活动,每年进行一次社区健康问题调查;在日常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医护人员通过日常门诊、义诊、电话、入户和咨询等形式,开展咨询宣传,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解答居民提出的健康和疾病疑难问题,指导求询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工作日通过DVD和电视等多媒体设备播放卫生科普片,以图文并茂和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卫生墙报、宣传橱窗、宣传展板、实物模型展示等形式开展传播活动。组织动员社区群众组织、居民志愿者参与“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大课堂”、“健康俱乐部”、卫生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培育„社区-家庭-个人”健康管理模式,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专业力量,动员并培育家庭中的妇女、中老年人成为家庭保健员,开展家庭健康管理,定期参加健康体检并实施自我健康监测,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县文广新局、县卫生局、县爱卫办负责)
5、媒体健康宣传项目。在媒体开设创建“健康城市”活动专栏,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在电视台播放健康知识公益广告片,开办健康知识讲座;在网上开设“就医指南”、“健康讲坛”等专栏,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娱乐宣传活动,扩大健康教育引导覆盖面。(县委宣传部、县卫生局、县文广新局负责)
6、禁烟、控烟项目。从在校生和青少年抓起,广泛开展禁烟、控烟干预活动,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广大烟民禁烟、控烟自律意识;大力实施“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餐馆”、“无烟家庭”等创建活动,在禁烟场所设置专门吸烟区。人群吸烟率在现有基础上逐年递减。至2013年100%的中小学校、100%的医院成为无烟场所。(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卫生局、县爱卫办负责)
(二)健康服务工程
7、居民健康信息管理项目。为每人制定一个健康计划、建立一个电子档案、每人每年体检一次。积极推广居民电子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对居民健康情况进行管理,将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纳入电子健康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信息即时采集和调取利用,方便居民通过互联网、短信等形式查询自己的健康信息,同时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手机健康信息、电子健康邮件等。到2015年为全部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对城乡居民的健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科学分析和全面掌握健康现状。调查数据录入微机数据库,撰写和发布辖区居民健康状况报告。进一步强化政府卫生监管、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县卫生局负责)
8、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全面完成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任务。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构筑30分钟的医疗服务圈。着力加强县级医院建设,发挥好县级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启动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项目。完成规划确定的未达标乡镇卫生院建设,实现全县每个行政村都建有一个标准的卫生室,一个能看病的医生,建立起基本药物的保障机制,配备基本的诊疗设备。基本实现一般疾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明显提高。建立完善医疗紧急救援体系,加强县级医院的紧急救援服务能力建设。(2)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实现科学化管理。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医保,制订居民慢性病报销办法,引导居民到社区看病就医。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双向转诊模式。(3)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网络。要开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人力资源,建立健全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宣讲团和志愿者宣教团;成立专业健康教育机构,配置具备社会动员、倡导、传播与教育、计划设计、实施、监督与评价等基本技能的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社会各行业和单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医院、学校、单位等配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专、兼职人员,负责辖区内或本单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县卫生局、县发改局负责)
9、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保障项目。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通过对口支援、定向培养、转岗培训、在职教育、社会招聘等多种途径力争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局负责)
10、慢性病干预项目。开展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干预措施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等活动。积极创建“健康促进及慢性病防治”示范区,以社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平台,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健康促进及慢性病防治示范区创建活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示范区工作经验和工作模式,并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推进健康促进及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2013前以乡为单位至少抓好一个健康促进及慢性病防治示范点,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县卫生局负责)
11、职业相关疾病防治项目。对工业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培训,做好有毒有害岗位工人的体检和健康培训工作。职工健康体检率、建档率逐步提高。(县卫生局负责)
12、精神卫生项目。深入学校、企业、社区,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引导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实施早期干预策略,消除焦虑、抑郁、悲伤、恐惧、恼怒和成瘾等异常心理行为,引导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逐步提高。加快精神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加快建设功能比较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县卫生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三)健康饮食工程
13、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项目。对所有食品和食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食品加工小作坊、销售企业、餐饮(集体食堂)单位、仓储场所进行全面集中彻底清查,严厉查处和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实行“五个一批”,即关闭取缔一批、停产整顿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派监督员入驻企业监控一批,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县卫生局、县食药监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商务局、县工信局负责)
14、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立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机制、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机制、食品安全质量保证机制、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建立药品安全长效机制。建立药品安全质量保证机制、药品安全监测预警机制、药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药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药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等五个机制,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县卫生局、县食药监局、县质监局、县工商局负责)
15、放心饮水项目。加强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测,建立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检测机制。集中式供水单位建档率达100%。(县水务局负责)
16、安全饮食项目。以治理抗生素、雌激素、农兽药残留超标为重点,加强蔬菜、水果、肉蛋奶、饮品、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测,倡导使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食品经营单位的管理。全面推行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办法,A、B等级餐饮单位逐年递增5%。(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县质监局、县工商局、县食药监局、县商务局负责)
17、平衡膳食促进项目。倡导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实现“吃动两平衡”。倡导少盐少油饮食,倡导食用低钠盐、植物油。倡导集体食堂、餐饮单位对盐油实行总量控制、总量递减。倡导适量饮酒不过量,文明饮酒不劝酒,提高广大群众的自觉控制能力。为全县每户家庭免费发放一把定量盐勺和定量油杯,发放控盐、控油、控体重和酗酒有害健康的宣传材料。(县商务局、县爱卫办负责)
(四)健康信息服务工程
18、医药卫生信息化项目。加快以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为重点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和卫生行政管理水平。突出抓好居民就医“一卡通”,为每个人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县卫生局、县工信局负责)
19、医院信息化项目。积极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快远程诊疗服务系统建设,开展远程会诊项目。在二级以上医院推广患者满意度电子评价系统。(县卫生局、县工信局负责)
(五)健康文体工程
20、全民健身项目。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切实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组织好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提高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加快城市社区、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民体育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经常性体育锻炼人数明显提高。100%的城市街道和70%的社区,100%的乡镇和60%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设施。城区公园、广场体育健身设施安装率达到100%,按照《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标准》,每个社区建有不低于80平方米的活动室和健身广场,并配备相关器材。新小区和居住区必须按要求达到人均0.3平方米以上的室外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和人均0.1平方米以上的室内体育建筑面积。全县人均体育用地达到1.5平方米。健全全民健身运动组织,定期组织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鼓励社区、单位配备健身运动指导员,指导群众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等各种资源,开展健康主题公园、健康示范街、健康步道等建设,完善社区(村)健身场地和健身设施,鼓励各单位向群众开放健身和运动场所。倡导累加式、镶嵌式等多种形式的运动方式和工间操,在公共休闲和锻炼场所设置体育运动量的标识。倡导每人每天运动不少于30分钟,日行一万步,青少年每天运动不少于60分钟。(县体旅局、县住建局、县教育局、县爱卫办、县发改局负责)
21、文化活动项目。每个乡镇(街道)、每个村(居委会)都建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普及到每一个乡镇(街道)、每个村(居委会)。创作健康教育剧目,定期举办农民秧歌大赛、社区居民歌咏大赛、大学生和中学生街舞、健身操比赛、国标标准大赛和交谊舞大赛等活动。(县文广新局、县教育局、县体旅局负责)
22、民间组织健康促进项目。以现有的各种类舞蹈、歌唱等群众健身团体为依托,发展一批新的有益健康的疾病康复类社、健身中心、俱乐部等民间组织,全县民间健康、文体活动组织覆盖更多人口。(县文广新局、县体旅局负责)
(六)健康环境工程
23、碧水蓝天项目。以我县节能减排、企业治污减排、饮用水源环境综合整治、绿化攻坚行动等专项行动为重点,不断扩大绿化面积,改善我县城乡大气、水环境质量,使环境、绿化等主要指标达到环保目标要求。地表水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到省考核要求,或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断面水质。积极推广利用天然气等清洁和准清洁能源技术,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普及,燃气普及率达到99%以上,管道燃气使用率达到8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以上。(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局负责)
24、厕所改造项目。农村大力推行“三格式”、“双瓮式”、“沼气池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县爱卫办负责)
25、除害灭病项目。全县城乡每年开展两次大规模的卫生整治和“消杀”行动,积极开展城乡除四害工作,将蚊、蝇、鼠、蟑螂等虫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有效控制各类传染病和虫媒疾病的发生。农村要实行垃圾“户清、村集、乡运、县处理”的模式。(县爱卫办、县住建局负责)
四、方法步骤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6月一7月):制定方案。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县政府制定的《吴桥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工作职责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1年8月一2012年12月):组织实施。全面启动实施创建“健康城市”活动,2012年12月底前,六大工程、25个重点项目实现阶段性目标。推选出一批样板项目、精品项目、特色项目,发挥示范作用。
第三阶段(2013年1月一2015年12月):深化成果。巩固和深化前面阶段活动成果,推广先进创建模式,建立健全全民健康促进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进此项工作持续向更深层次迈进,实现五年活动目标。
五、组织实施
(一)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由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县医改办会同相关部门对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实施具体指导。
(二)各乡镇及各部门也要按照本方案对本乡镇及本部门开展“健康城市”活动作出相应部署,成立领导机构和相应办事机构,专人负责。推广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在全县形成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社区和村镇全员参与的活动组织方式。
(三)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要结合城市面貌三年上水平及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城市污水治理、废物垃圾处理等基本设施的建设改造,改善城乡环境。
(四)加大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的考核力度。要把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成效纳入年度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年度进行考核评比。
看过“创建健康城市的活动方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