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的由来 大雪节气由来

大雪节气的由来 大雪节气由来

  大雪节气由来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爱华阅读配图)

  常说,“瑞雪兆丰年”。

  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1341171/24542583.html

更多阅读

24节气含义 24节气的由来英语

24节气的由来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处暑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处暑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处暑的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

24节气小雪怎么来的 小寒节气的由来

  小寒节气的由来气候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由于气温很低,

日记惊蛰节气的由来 惊蛰节气的由来

   惊蛰节气的由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今年3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

春分节气的由来及天气特征

   3月20日为春分节气,此时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农民也进入了农忙的时刻,在古代就已制定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反应了季节的变化,并且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人人们的衣食住行,每个节气都有每个节气的历史由来,那么春分节气的由来是怎

声明:《大雪节气的由来 大雪节气由来》为网友七色雾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