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重在养心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5月5日,“立夏”。“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同时雨水增多。

  专家称,立夏后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动。

  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

爱华阅读配图

  炎热汗多,营养消耗大

  刚进入5月,天气就热得让人有点无所适从,一些疾病随之而来。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同时,天气炎热又影响着人的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和清淡为主外,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人生活在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中感觉最舒适,也最健康,但多风少雨的立夏天往往比较干燥,室内湿度达不到这个水平。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后感觉嗓子和鼻子发干,就说明该给室内空气加湿了。

  夏日烦躁跟“心”有关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想刻意进行调整,却日益萎靡不振、郁郁寡欢。专家认为,这跟心脏的承受度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

  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自我调节、笑口常开。

养生重在养心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1)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新鲜果蔬;(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3)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冰箱内取出食品别急吃

  随着天气转热,人们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等。有些人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在吃后半小时左右最易发生剧烈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和全身冷战等症状。

  专家指出,这种痉挛性腹痛是由于吃了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引起的。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8℃,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导致生理功能失调。预防的简单方法是,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不要急着吃,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注意。

  晚睡早起加午休

  由于“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夏季正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所以,中午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对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来说,午间时分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50分钟。赵世立认为,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让人感觉没有精神。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1071171/35605538.html

更多阅读

秋季养生重在防燥杏仁豆腐 28款润秋燥的甜品 日本杏仁豆腐

入秋的北京,秋高气爽。节气是很奇妙的,多少年的感受了,一过立秋之日,闷热暑湿之感立消。哪怕有秋老虎,温度高一些,但湿度低,总是感觉干爽通透,不像长夏时那么让人难受了。秋天,是最舒服的季节。不过清凉舒服之余,干燥也随之而来,燥易伤肺,秋

早起早睡以养肝 春三月养生攻略 夜卧早起重在养肝

春三月养生攻略 夜卧早起重在养肝――简介  春三月起居――夜卧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惊蛰养生重在养肝健脾 惊蛰养生重在护肝健脾

爱华阅读配图   今天(3月6日)就是惊蛰,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候人体内的肝阳之气容易渐升,相反的阴血会相对不足,尤其是那些老年人更易动怒,易出现眩晕、中风等疾病。所以惊蛰节气养生重在护肝健脾。  惊蛰节气特

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是从立夏开始,经小满、 芒 种、夏至、小暑、大暑,止于立秋前一天。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会之时,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而中医学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

中医春季养生 春季中医养生重在八个方面

爱华阅读配图   春季是一个气候多变的时节,在这个季节的养生也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中医认为,春季是养生最重要的季节,春季中医养生重在八个方面,分别为“阴、阳、气、脑、脾、胃、肾、热”,中医专家提醒。春季养生要注重这八“养

声明:《养生重在养心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为网友耳朵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