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天中最佳学习时间
有的人白天精神好,回到家马上变成泄气的皮球,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上床睡一觉再说;有的人习惯三更半夜不睡觉,晚上躲在被窝里听音乐当夜猫子,越晚精神越亢奋。可见,每个人的生物钟都不一样。
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是相似的,一般是晚上十一二点就寝,白天六七点起床。然而一天之中,一定会有精神特别好与精神特别差的时段,同样用工一小时,如果精力充足,效果当然好;倘若精神萎靡,效果自然降低。经常保持充满干劲的情绪,读起书来当然得心应手,但一天当中最有精神的时间因人而异,必须依照自己的生物钟,安排精神最好的时段来进行学习。
一般人的休息时间约从晚上六七点开始,如果长久以来都先吃饭、洗澡,然后再开始学习、记忆,结果却一直觉得这段时间的学习效果不好,建议不妨回家后先睡觉,待到半夜12点或1点时在开始阅读。此时夜深人静,沸沸扬扬的城市喧闹声及家中干扰读书的电视声都已陷入沉寂。
至于会赖床、只睡四五个小时很难恢复清醒的人,或是半夜一个人读书会害怕的人,建议不妨再将时间往后延,试试凌晨3点起床读书,读到早上六七点,这段时间也是阅读的好时段。
总之,根据个人的生理特点找出可以让自己达到最高效率的读书时间,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可以尽量多方面的尝试,将不同的时段混合运用,如晚饭后把当天阅读过的内容趁印象还清楚时回忆一遍,然后在八九点左右上床睡觉,凌晨三四点再起床读一些辅助学习的书。如果发现自己半夜精神最好,可以选择晚上回家后马上睡觉,再趁半夜12点到凌晨3点四周寂静的环境来学习,之后再小睡两个钟头后起床,把当天要上的课程内容预习一遍以加强印象。总之,就寝和起床时间可依个人需要适当调整,不必强迫自己;找出一个最自然、最能符合生物钟的时间为上策。
另外,学习效率高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懂得合理分配与利用时间,劳逸结合,不迷信长时间的学习能出效果的说法,也不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浪费在娱乐上。对学习渐渐限度的利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个人一天究竟学习多长时间效率最高,这就是人们需要掌握的学习时间的最佳点。这个最佳点,实质上就是时间、效果与疲劳之间的转折点。它是一个变量,因人而异,因学习内容、类型的不同而有别。在学习过程中,当感到疲劳的时候,就是从最佳点开始转折的时候,这种信号提示应当立即变换花样去做另一件事,使脑筋得到休息,使时间利用效率不至于低落。
确定个人学习的最佳时间点,经过长期合理的使用,便可以形成习惯的节奏和规律。一日之中几点钟做什么,接下来做什么,有条不紊,时间长了便自成一种用时规律。在这规律的时间中,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无疑要用来背诵、记忆、创造;其他时间则用来阅读、浏览、整理资料、观察、实验。合理的安排时间,一定会大幅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善于抓住最高效的时间学习
我们说利用时间,并非是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到的东西越多,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有人统计,连续工作36小时,只睡3小时,工作效率反而为原先的55%;连续工作44小时,只睡4小时,工作效率更是下降为充足睡眠的36%;古人苏秦悬梁刺骨,虽说可歌可泣,然而细细想来却是愚蠢的,因为这样做违背了人的生理节奏,长此下去是非常有害的。
人脑活动的效率在一天内是有规律的,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效能,要善于抓住高效时间。所谓高效时间,就是一天中思维能力,活动能力最旺盛的时间。前苏联格雷斌指出:人体的生理功能在一昼夜内有五个增长时间和五个下降时间。
在生理功能增长时间内,工作效率最高,生病可能性减少。在生理功能下降时间内,人一般想休息,此时容易发生事故,心肌梗塞和血压增高的发病机会增加。根据这个实验,人们应当在生理功能增长时间内从事最重要、最紧张的工作,这样工作的效率就会有所提高。
英国伦敦大教授麦伯逊在《怎样学习》一文中,用曲线图表示一个人一天中学习效果与学习时间的关系。在前面5个小时里,随着时间的延长,学到的东西越多;第5小时是学习效果最佳时间;5小时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学习效率越来越差,最后几乎等于零。
据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人在一天24小时工作,有高潮和低谷,发现大多数人在上午8~10点,下午3~6点是效率最高的时间,晚上读书的人在8~10 时是高效时间,上午8点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力,下午2点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点记忆力最强。而中午1点左右是脑力和体力最低的时间,也是学习效率最低的时间。
一般来说,早晨是学习的最好时光,中国有句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例如有人就属于“百灵鸟型”的人,早晨头脑清醒,学习最好。当然个人因情况不同,具体的最佳学习效果时间会有所不同。